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新年伊始,忙忙碌碌之后,第一个寒假正式开始。 一整年中,假期最长的要数寒假了。 平时贪恋整块闲暇时间的大家,遇到像端午、国庆这样的假期,最希望的,就是把这零散的几天假期拼在一起,能去更远的地方,做更多的有趣的事。 于是在寒假,大家的选择就更多了。学习喝白茶的相关技能,也许就成为了茶友们的选择之一。 利用寒假学会喝白茶,到了平时忙碌的时候,也可以为自己泡出一杯好茶,放松头脑,舒缓身心。 如果在之前一直没什么时间,喝白茶只有半桶水,抓了一点点皮毛,不妨利用寒假来好好练习。 村姑陈为大家总结了一些喝白茶的技能,茶友们可以学起来啦! 《2》 技能一,三层包装法 白茶,最忌讳潮湿、高温、强光、异味。 茶友们或许早早地就给自己的假期屯了不少白茶,这些茶叶该如何存放?如何让它们安全度过漫长的时间? 这时采用三层包装法,不仅有铝袋,更有塑料袋和纸箱的帮助,白茶保存就能如虎添翼。 第一层铝袋,带有塑封拉链。刚购入的白茶往往有这层包装,能避免强光的照射,还能防水。 到了第二层,村姑陈建议各位再用塑料袋套在外面,并用绳子打好结,防止水汽进一步入侵。 第三层,该纸箱登场了。用厚纸板制成的纸箱,具有一定耐压、耐潮湿的功能。 将包装好的白茶存入纸箱中,最后用透明胶密封,白茶的三层盔甲,就这样制作完成了! 纸箱的放置,还要遵循“隔墙离地”,并避开窗边等阳光充足的地方,以及化妆台、厨房等气味重地。 三层包装法是不是很简单呢?这样保存的白茶,保障了当下的品质,还能存出陈茶和老茶的滋味。 《3》 技能二,快出水 冲泡白茶用盖碗,想要快出水,还是那句话,“熟能生巧”。 在这里,村姑陈可以教大家一些节省时间的小技巧,以达到快速出水的目的。 在注入沸水时,茶友们要是习惯用右手出水,不妨用左手拿水壶。 这样有个好处,就是左手注水后,不会妨碍右手出水,这样两只手左右开弓,就能节省许多时间。 想要速度再快一些的话,在注水之后,先不着急放下水壶,等右手出完水后再放下。 右手出水时,还有一个关键点可以提高我们出水的速度,这就是盖碗敞口的大小了。 敞口的大小,可以用盖子来调控。出水速度要快,意味着同样的时间出来的水量更大。 故而,我们在用盖碗出水时,可以尽量让盖子的敞口大一些,让碗中的茶汤更快倾倒出来。 既然说到了盖子,村姑陈在这里还要提醒一下,用盖子盖住碗口出汤,最好不要反复调整位置,否则也会影响速度。 用盖碗快出水,茶友们通过勤加练习,最终便能一步到位,冲泡出鲜爽甘甜的白茶了! 《4》 技能三,闻香品饮 用盖碗冲泡好一杯白茶,我们应该如何感受白茶的风味呢? 第一种,闻香。 白茶闻香,要趁热嗅闻,还讲究一定的顺序。 茶汤刚出水,我们通常先闻盖香,让盖子放在鼻子下方,轻轻用鼻子嗅闻几下。 这时,白茶的毫香、鲜笋香、花香、草药香等自然香气,会以或浓或淡的组合扑鼻而来,丰富多样。 接着,闻品茗杯的挂壁香。 一款品质好的白茶,它的香气还能牢牢挂在杯壁上,持久散发多层的香气。 如白毫银针的挂壁香,是充满着植物蛋白的鲜豆花香。老寿眉饼的挂壁香,是温暖甜蜜的枣香。 最后,别忘记叶底的香气。叶底香,可以说是白茶最原始的香气。 一款好的白茶,经过十余次的冲泡,茶叶洗饱了水,叶片中的芳香烃物质全部释放,叶底香干净、清爽,令人舒适。 第二种,啜饮。 啜,即喝下一口茶汤后,不要立马咽下,而是将嘴巴微微张开,呈小口状,连续吸气几次,发出“咻咻咻”的声音。 此为啜饮。 啜饮,能将落水的茶香放大,让香气更好地抵达味蕾,传递到鼻腔。 白茶的水香,主要靠喝来感受,用啜饮的方式,便能全方位地深入捕捉到白茶的香气。 白毫银针鲜爽的毫香,白牡丹馥郁的花香,寿眉温润的草药香……每一种香气,在汤水中都能找到它们的信号。 《5》 技能四,撬茶饼 家里有茶饼的茶友们,遇到这样硬邦邦的茶饼,即便有茶刀这样的工具,多少还是不知道该如何处理。 我们在最开始,一般从茶饼的侧面撬取。 仔细环绕茶饼一周,找到一个较为疏松的位置作为切入点,找准之后,就可以开始撬茶了。 首先,将茶刀轻轻插入茶饼当中,注意不能太厚,否则很难撬下。 接着将茶刀稍微拔出一些,再向上轻轻地撬起,如此,白茶就能轻松地撬下了。 《6》 学会喝白茶,保存、冲泡、撬饼、品饮,样样都不能少。 保存正确,才有源源不断的好茶等待我们品尝。 冲泡出美味的茶汤,才不枉费自己的荷包,以及茶叶的天时地利人和, 更重要的是,好茶也挑人。学会品饮,方能真正感受白茶的鲜、爽、香、甜。 利用这个寒假学会喝茶,不仅能充实自己的生活,还能让亲朋好友一同享用,岂不乐哉?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lanxiaoping198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