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己亥猪年, 虽然猪肉常吃, 但猪全身是宝你知道吗? 春节吃吃吃的安排里, 怎么能忘了它? 今天,小编来给大家推荐全猪菜单, 包你吃一周不重样, 赶紧Mark起来吧! 特邀专家 佛山市中医院营养科主任中医师潘永 Part1:传统意头菜 1 发菜炆猪手(发财就手) 发菜焖猪手寓意“发财就手”,简单焖煮即可,简单又好意头。其中,发菜含有多种矿物质,如钙、磷、镁、铁等;猪蹄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以及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等有益成分。但其脂肪含量也不低(约17%),对于患有血脂高、心血管疾病、肥胖的人群浅尝即可。 此外,因为发菜的采摘会极大地破坏土壤环境,已被国家明令禁止,市面上售卖的发菜难辨真伪,建议还是让“蚝豉”来代替发菜,一样好意头。 2 头抽爆炒猪脷(大吉大利) “猪脷”,即猪舌,广东称之猪脷以图吉利。猪脷肉质口感韧实,以头抽、干葱调味,醒胃可口。 其中,猪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A、烟酸、铁、硒等营养元素,有滋阴润燥的功效,一般人都可以食用。 3 梅菜扣肉(家肥屋润) 这道传统的客家菜在粤港地区的年夜饭中也经常出现,一是因为它够传统,二是也取它肥润的寓意。 在腌菜中,梅干菜营养价值较高,其胡萝卜素和镁的含量尤显突出,可开胃下气、益血生津、补虚劳。而五花肉中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及脂肪酸、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铁性贫血,具有补肾养血,滋阴润燥的功效。不过,由于猪肉中胆固醇含量偏高,故肥胖人群及血脂较高者不宜多食。 Part2:这些“小零件”都是宝贝 1 猪腰▶推荐菜:火爆腰花 猪腰,别名是猪肾,方言称为猪腰,因器形如古代的银锭而得名“银锭盒”。猪腰营养丰富,适宜肾虚之人、腰酸腰痛、遗精、盗汗者食用,老年人肾虚耳聋、耳鸣者也适宜食用。 但是血脂偏高者和高胆固醇者则要注意少吃或慎吃,潘永提醒,两者主要与内分泌功能失调有关,一周一、两次,每次吃少量(如半两或一两)猪肝、猪腰等内脏是没有问题的。 2 猪肝▶推荐菜:枸杞滚猪肝汤 猪肝是指猪的肝脏,肝脏是动物体内储存养料和解毒的重要器官,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是最理想的补血佳品之一,具有补肝明目、养血、营养保健等作用,可用于治疗血虚萎黄、夜盲、目赤、浮肿、脚气等症。该汤养肝清肝明目,是调养肝阴以清泄肝热的家庭常用饮品。 据潘永介绍,对于缺铁性贫血的病人,在进食足够米饭以保证机体基本的碳水化合物(葡萄糖)需求的前提下,每周吃一两次猪肝,每次吃半两(约25g),会显著改善贫血。 3 猪肚▶推荐菜:酱爆猪肚 猪肚是猪的胃,具有治虚劳羸弱、泄泻、下痢、消渴、小便频数、小儿疳积的功效,含有大量的钙、钾、钠、镁、铁等微量元素和维生素A、维生素E、蛋白质、脂肪等成分。对于胃虚胃寒的人来说,这道菜尤其适合。 4 猪横脷▶推荐菜:夏枯草猪横脷汤 猪横脷是猪的脾脏,因为横长在腹部,又似舌头样,故称为“猪横脷”。猪横脷有健脾胃、助消化、养肺润燥、泽颜面色、去肝火的功效,常被用来煲汤。其中,以加独脚金、夏枯草,清肝热最佳。 5 猪心▶推荐菜:猪心当归汤 自古即有“以脏补脏”“以心补心”的说法,猪心能补心,治疗心悸、心跳、怔忡。据现代营养学分析证明,猪心是一种营养十分丰富的食品。 它含有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以及烟酸等,这对加强心肌营养、增强心肌收缩力有很大的作用,适宜心虚多汗、自汗、惊悸恍惚、怔忡、失眠多梦之人食用。而当归则是补血、和血的佳品,还可以调经止痛,尤其适合女人服用。 6 猪皮▶推荐菜:黄豆炖猪皮 猪皮味甘、性凉、有滋阴补虚,清热利咽的功效。因为猪皮中含有大量的胶原蛋白,能减慢机体细胞老化,经常食用猪皮或猪蹄有延缓衰老和抗癌的作用。尤其是阴虚内热,出现咽喉疼痛、低热等症的患者食用更佳。 而且,猪皮里蛋白质含量是猪肉的2.5倍,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比猪肉高4倍,但脂肪含量仅为猪肉的一半。 要注意的是,外感咽痛、寒下利者忌食;患有肝病疾病、动脉硬化、高血压病的患者应少食或不食。同时,在烹饪猪皮的时候,一定要先将猪皮上面的毛弄干净,吃入猪毛是有害健康的。此外,黄豆在消化吸收过程中会产生过多的气体造成胀肚,故消化功能不良、有慢性消化道疾病的人应尽量少食。 最后,潘永也提醒大家,古话有云鱼生痰,肉生火。丰盛的年夜饭必不可少,但吃多吃少还是掌握分寸哦~ 那么,最后小编提前祝愿大家 猪年顺遂!诸事大吉! 新年快乐! (宣传科整理) 专家介绍:潘永 主任中医师,营养科副主任。担任中西医结合学会广东省重症医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围手术期专业委员常委,佛山市医学会营养学分会常委,佛山市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医院医院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通过中医体质辨识进行辨证施膳,采用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方法,如中药调理、中医药膳、不同人群的个性化饮食治疗、益生菌疗法、穴位艾灸等,以改善身体机能,提高人体免疫能力,以预防和延缓慢性疾病的发展。诊疗范围包括慢性疾病需要调理者、特殊时期人群、亚健康人群,中西医治疗各种内科疾病,各种原因导致的营养不良的调理。 看营养门诊前建议提前三天做一个饮食记录,包括进食种类、量、地点、时间,并带上最近一年的体检报告、检查单以及病历,梳理一下自己的不适症状以及疑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