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0+35”时间模式 “10+35”课堂模式,就是教师在一节课45分钟内,自己活动时间不超过10分钟,其余的时间让学生参与活动。形式上看起来只是把一节课的时间重新分配了一下,可教学理念却有一个质的变化。课堂中,学生在明确了自己的学习任务后,在教学活动中必备的主观能动性、学习热情、学习动机、学习毅力等学习动力全由学生主宰,教师所承担的任务是对教学的设计、组织、对学生的启发、引导、解疑、监控、调节、配合和评价。 二、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杜郎口中学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讨论这一学习方式已被杜郎口的师生所认可和采纳。在杜郎口中学,各个班级根据学生学习的基础不同,从学生不同的知识结构、学习成绩、学习风格等来优化组合。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分成6个小组,每小组人数根据班额大小来定,有的班级小组是6-7人,有的是10人左右。桌对桌,面对面,以便于学生分组、交流、合作。组内合理分工,明确职责。 三、教师业务论坛 每周定时开设业务论坛,坚持教学研究,让教师结合自己的上课体会,谈思路、讲体会、说经验、找不足,每位教师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说课》《我的一堂精彩课》《我的帮扶工程》《学洋思有感》《我的课堂优与缺》《如何对待别人提不足》等教学论坛是杜郎口中学的一大特色,通过它给予了教师展示的舞台,学习的机会,使教师的理论水平、课堂技能得到极大提升。 四、课堂教学过程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 1、在预习阶段,教师根据所学内容,以教学目标引导同学们阅读文本、查阅资料、做预习笔记,为展示课作准备。预习时也有讨论,重点解决基础知识问题和寻找、确定难点问题。对于学习好的同学,则是准备地展示时突破难点的方案。 2、在展示阶段,一般是在教师指导下,首先进行小组展示、交流预习成果。在小组讨论中,每一个学生的思维都积极地投入,除了接受信息之外,更多的是带着怀疑的心态去思考,其反应除了听之外更多的是赞许、补充、质疑。然后是全班性的展示,同学们争先恐后争取发言机会。发言的人慷慨激昂,精彩纷呈;其他同学凝神倾听,聚精会神。对每一个学生而言,他们感到讲的人或听的人与自己是平等的,没有什么权威可言。尽管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程度各不相同,学习的尝试各不相同,但是通过发言,每个人都把自己最美的一面展示出来,日积月累,自信心便得到了培养。 3、反馈模块的主要任务是对前面的课进行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本环节尤其突出“弱势群体”,让他们说、谈、演、写,进一步检查落实情况,看能否达到三维目标。这一环节主要利用“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战略,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五、“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 1、三个特点:“主体式、大容量、快节奏”整体性教学。 2、自主学习“预习——展示——反馈”三大模块 3、课堂展示六环节:预习尝试、明确目标、分组合作、交流展示、巩固提升、成果测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