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去过的全国各地城隍庙(一)

 luzhoutj 2019-02-07
我去过的全国各地城隍庙(一)

城隍庙是用来祭祀城隍神的庙宇,城隍,有的地方又称城隍爷,是中国古代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中国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他是冥界的地方官,职权相当于阳界的市长。因此城隍就跟城市相关并随城市的发展而发展。城隍产生于古代祭祀而经道教演衍的地方守护神。城隍本指护城河,班固《两都赋序》:“京师修宫室,浚城隍。”祭祀城隍神的例规形成于南北朝时。唐宋时城隍神信仰滋盛。宋代列为国家祀典。元代封之为佑圣王。明初,大封天下城隍神爵位,分为王、公、侯、伯四等,岁时祭祀,分别由国王及府州县守令主之。明太祖此举之意,“以鉴察民之善恶而祸福之,俾幽明举不得幸免”。

城隍,从中国先民的原始信仰、民间信仰发展到后世的宗教信仰,它们原发于农耕文明。古长安作为农耕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又以其长期作为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它成为精神文化的传播地。由此,古长安也自然成为城隍信仰的原发地和传播地。

城隍神是由自然神逐渐过渡到人格神的,在传统社会中,人们希望英雄人物死后英灵还在,作为地方神来保护自己。在城隍由自然神演变为人神的过程中,汉代的纪信最早,长安不仅是城隍信仰的原发地和传播地,也产生了最早的城隍人神——纪信。

现如今,粗略统计,全国仍有奉纪信为城隍的城隍庙三十多处。最著名的有:古都西安,陕西阳曲、兴元、户县,安徽芜湖、宁国,甘肃兰州、天水、西固,河南郑州、方城、固始、荥阳、密县,江苏镇江,浙江临安、庆元,湖北襄阳,福建南安,上海,河北瓦房店复州,四川南充,广西太平,等等。其中,甘肃天水、四川南充、陕西户县都把纪信视为本地人,以桑梓故土的身份,建城隍庙以供奉。河南因是纪信行军战斗的主要战场所在地和最终诈降现身的地方,纷纷立庙拜纪信为城隍。

城隍神的职能:保城护民,惩恶扬善,监察万民,祛除灾厄。《太上老君说城隍感应消灾集福妙经》中说城隍神:“公忠正直,有求必应,如影随形,代天理物,剪恶除凶,护国保邦,功施社稷,溥降甘泽,普救生民”,“哀悯世间一切众生,或有年灾月厄,命运骞滞……,吾当速谴行瘟使者,收瘟圣众,即除罪簿,永灭恶根。”“世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广积阴功,行诸方便,施财周急,爱老怜贫……”则“增延福寿,世代荣昌,子嗣绵永,世世不绝。”“城隍尊神,显化无边,祷雨则甘霖苏槁,禾稼成熟,祈晴则化阴成阳,应时朗晴。”

城隍庙会

指在城隍庙附近聚会,进行祭神、娱乐和购物等活动,是中华文化传统的节日风俗。不同地区庙会时间不同。

公元934年(后唐末帝清泰元年)始封城隍为王爵。

元代文宗天历年间,朝廷让城隍爷配享夫人,从此城隍庙里就有了寝殿,专门供奉城隍爷及城隍夫人。

城隍庙是按照“都,府,州,县”四个级别严格分级的,代表着城市守护神的级别。

明代,朱元璋更是推崇有加。相传朱元璋称帝之前,曾经宿身城隍庙而幸免大难。

朱元璋称帝之后,于1368年(洪武元年),下旨:

“都城隍”

封都城隍为监察司显佑王,职位正一品;与朝廷的太师、太傅、太保“三公”和左右丞相平级。

“府城隍”

同时封各府城隍为监察司民城隍威灵公、职位正二品;

“州城隍” 

封州城隍为监察司民城隍显佑侯,职位正三品;

“县城隍”

封县城隍为监察司民城隍显佑伯,职位正四品。

正是在这一时期,各州府县,纷纷修建城隍庙。都城隍庙由皇帝亲自敕建,皇宫拨付银两,庙内住持由朝廷直接任命,各府、州、县则按照等级,依次效仿,规模等级完全参照地方官署衙门,按级别配制冕毓官服。1370(明洪武三年)年朝廷颁布了专门祭祀城隍的典章制度。并下诏去除了城隍封号,封京都城隍为“都城隍”。其它只称某府某州或某县城隍。

清代,基本完全继承了明代的城隍典章制度。

建筑特色为庙坐北面南,山门、前殿、戏楼、大殿、寝宫、东西廊庑等,沿中轴线依次排列,层次分明,布局结构合理,建筑均为琉璃瓦覆盖,卷棚出厦,飞檐四出,造型精致,结构紧凑。整个建筑红砖绿瓦,画梁雕栋,既凝重端庄,又古朴典雅,

1、福建泉州府城隍庙-2018.5.12

( 详见:隐藏民居里的只有一个大殿的福建泉州府城隍庙-2018.5.12   

我去过的全国各地城隍庙(一)

我去过的全国各地城隍庙(一)

我去过的全国各地城隍庙(一)

泉府城隍庙位于福建泉州。城隍是中国民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中国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 民间盛传城隍神能通灵山川、调风致云,监察官民,劝善除恶,以保民为职,是保护城池之神。故城隍信仰自唐宋以来在泉州就有广泛的社会基础。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6·祠庙志》记载,泉州最早的府城隍庙“故址旧在(泉州府)治东萼辉铺(镇抚司巷),(北)宋·嘉佑二年(1057年)侍郎赵涯建,名明烈王庙。”

2、福建泉州府城隍庙遗址(市保)-2018.5.12

( 详见: 被学校圈占的福建泉州府城隍庙遗址(市保)-2018.5.12

我去过的全国各地城隍庙(一)

我去过的全国各地城隍庙(一)

我去过的全国各地城隍庙(一)

在鲤城区新村小学校门口,竖立着一块写有“泉州府城隍庙遗址”的石碑。“这里就是过去的府城隍庙了。”现府城隍庙负责人林艺指着新村小学说,现在的新村小学校门曾是府城隍庙的山门,宽约30米,而山门对面,即石碑遗址后面为照墙,高5米、宽19米,墙分三堵,正中是“麒麟壁”。1974年,麒麟壁移至泉州开元寺西塔东北侧加以保护,如今的照墙已变成几座民房的外墙。

3、陕西西安龙华寺(城隍庙)-2014.7.19

(详见:       修建中的陕西西安龙华寺(城隍庙)-2014.7.19

 十月底,终南山西安市长安区龙华寺和相邻的十三省总城隍庙的大殿里香客寥寥,来自甘肃平凉的手工艺人正在塑佛像,大大小小的佛像虽然尚未完工,但在艺人们的手中已初具规模。 

我去过的全国各地城隍庙(一)

4、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2016.12.16

(详见: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第一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扶风城隍庙位于陕西省扶风县县城东大街。是古代汉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汉族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正德十三年(1518年)重修。后屡有增建修葺。

我去过的全国各地城隍庙(一)

我去过的全国各地城隍庙(一)


我去过的全国各地城隍庙(一)

我去过的全国各地城隍庙(一)


我去过的全国各地城隍庙(一)


我去过的全国各地城隍庙(一)

我去过的全国各地城隍庙(一)

我去过的全国各地城隍庙(一)

5、老济南的城隍庙

(详见:老济南的城隍庙

 城隍庙是供奉城隍神的庙宇。据道教的说法,城隍是古代守护城池的神,他的职责为剪恶除凶、护国保邦、管领亡魂。“城隍”二字按字意解释,“城”为城郭,“隍”为护城河。因为坚固的城墙为每一城市所必须,故取名“城隍爷”。

 

   旧时我国各地都设置有城隍庙庙会。明清以来,济南作为山东省、济南府和历城县的三级治所,在济南旧城中一度拥有督、府、县三级城隍庙。

6、江苏宁波城隍庙-2013.5.5

(详见:商业化的城隍庙-宁波行第二十站:城隍庙(郡庙)-2013.5.5

  宁波府城隍庙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城隍庙之一。该庙建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建成后屡遭火灾,现存的庙殿是清光绪十年(1884年)重建的。郡庙有照壁、头门、二门、戏台、大殿、后殿,建筑完整,气势宏伟。戏台建得尤其精美。戏台是单檐歇山顶,藻井呈鸡笼形,雕龙画凤,朱金装饰,远远看去,熠熠生辉。郡庙内保存着30余块碑刻及宋井等古迹。如今,城隍庙已经成为宁波最大的购物中心,这里商店林立,小吃遍布,实为了解宁波民间风情的一大好去处。

我去过的全国各地城隍庙(一)

我去过的全国各地城隍庙(一)

我去过的全国各地城隍庙(一)

我去过的全国各地城隍庙(一)


7、贵州黔南贵定县《城隍庙》-2012.11.29

(详见:贵州黔南贵定县《城隍庙》(明)-2012.11.29

   贵定县城隍庙占地上万平方米,位于县城东门。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至今已有613年历史,其建筑规模之宏大,在贵州各县(市)中绝无仅有,为黔南古建年代之最,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去过的全国各地城隍庙(一)

我去过的全国各地城隍庙(一)

我去过的全国各地城隍庙(一)



8、安徽合肥庐州府城隍庙-2017.8.9

(详见:缺款停建、建后失火的城隍庙---安徽合肥庐州府城隍庙(宋)(市保)-2017.8.9

庐州府城隍庙位于合肥市安庆路西段,为清代庐州府庙。城隍是中国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民间和道教信奉 守护城池之神。始建于北宋皇祐三年(1051)。

 

      庐州府城隍庙,始建于北宋皇祐三年(1051)。清咸丰四年(1854),太平军攻打合肥,毁于战火。同治十年(1871),地方官筹款重建,因经费缺乏,中途停工。光绪五年(1879),由李鸿章之弟李鹤章出面募捐续建。昔日,大庙前旗杆矗立,山门口石狮相对,山门3间,左右耳房各5间;戏楼5间,两旁耳房各4间;大殿3间,两侧耳房各3间;大殿和戏楼之间东西厢房各12间。大殿前有铁香炉一座。殿中有城隍像,厢房中有城隍夫人像。东西供奉十殿阎王,并有阴司刑狱设施。旧时,每年春节和农历七月二十九日城隍寿诞期间,庐州府和合肥县大小官员、善男信女都要前来拈香、礼拜,戏楼上有连台《目连救母》酬神戏演出,小商小贩和游人也蜂拥而至,庙街顿成闹市。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山门口石狮被砸,庙内塑像一扫而光,古建筑也遭破坏,仅存山门、戏楼、大殿、娘娘殿等建筑 。

我去过的全国各地城隍庙(一)


我去过的全国各地城隍庙(一)


我去过的全国各地城隍庙(一)

9、河南镇平城隍庙-2014.9.29

(详见:河南镇平城隍庙(清)(河南省保)-2014.9.29

城隍庙是我国古代规模较大、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几类庙宇之一。我国古代各地自然地理条件差别较大,建筑特征也各有特色,因此城隍庙建筑也各不相同。

 

    镇平城隍庙位于镇平县城中山大街西段北侧(现雪枫中学大院)。我去过的全国各地城隍庙(一)

我去过的全国各地城隍庙(一)

我去过的全国各地城隍庙(一)

我去过的全国各地城隍庙(一)

10、河南濮阳城隍庙--2017.8.20

(详见:三教九流齐聚、土地爷与勾命无常同处一室---河南濮阳城隍庙(北宋)(县保)--2017.8.20

  濮阳城隍庙历史悠久,据《濮阳县志》记载,濮阳城隍祭祀活动,始于北宋熙宁十年(1077),距今已近千年。濮阳县城隍庙特别受人尊崇,还有一个特殊的重要原因,那就是别处的城隍庙供奉的是神,而濮阳城隍庙供奉的却是人。这个人就是明弘治年间开州知州李嘉祥。

 

     据明《嘉靖开州志》载:李嘉祥个子不高,貌不惊人,却一身凛然正气。他刚直不阿,嫉恶如仇,不畏权贵,勤政为民,重视农业生产,办事雷厉风行。李嘉祥任开州知州时,开州领东明、长垣、濮阳三县,州治在如今的濮阳县城,相当于而今的地级市。

我去过的全国各地城隍庙(一)


我去过的全国各地城隍庙(一)

我去过的全国各地城隍庙(一)

我去过的全国各地城隍庙(一)


我去过的全国各地城隍庙(一)


我去过的全国各地城隍庙(一)

11、山西长治市都城隍庙--潞安府城隍庙-2010.9.4

(详见:2010年9月4日实拍山西长治市都城隍庙--潞安府城隍庙考察

     潞安府城隍庙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大北街庙道巷。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创建,明弘治五年(1492年)、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重修。现存的城隍庙中大殿和角殿为元代建筑,寝宫、戏楼、玄鉴楼等为明代建筑,廊庑、耳殿为清代建筑。城隍庙是为祭祀城隍神而营建的,城隍是古代神话传说中守护城池之神。城隍庙占地面积12229平方米,建筑面积5175.03平方米。纵轴线长达408米,由南往北依次有六龙壁、宏门、木牌楼、石牌楼、山门、重楼(玄鉴楼)、戏楼、献亭、中大殿、寝宫及各院东西配殿、廊房等建筑。

我去过的全国各地城隍庙(一)

我去过的全国各地城隍庙(一)


12、山西长治县都城隍庙--天下都城隍庙考察-2010.9.4

(详见: 2010年9月4日实拍山西长治县都城隍庙--天下都城隍庙考察

   位于长治县西火镇南大掌村西北。坐北向南,东西长22.1米、南北宽44.25米,占地面积977.9平方米。据庙内碑碣记载,清顺治二年(1645)、清光绪十年(1885)、民国三年(1914)屡有重修。一进上下两院布局,中轴线上从南到北依次有山门(戏台)、献亭、正殿,两侧分别对称有钟、鼓楼,东、西看楼,东、西配殿,东、西耳殿。正殿建于高0.65米的石砌台基之上,面宽三间,进深五椽,单檐硬山顶,琉璃剪边,六檩前廊式构架,柱头科装饰性斗拱,明、次均设隔扇门。庙内遗存碑3通。山西省人民政府年于2004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我去过的全国各地城隍庙(一)

我去过的全国各地城隍庙(一)


我去过的全国各地城隍庙(一)

13、山西襄垣城隍庙-2015.8.25

(详见:襄垣第二小学----山西襄垣城隍庙(明)(市保)-2015.8.25

    老城内的襄垣第二小学是城隍庙旧址,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原本是一组坐北朝南的庞大建筑群,现在仅剩下山门和两侧的钟、鼓楼以及前殿和最后一进的寝宫了,据说当年正殿规模宏大,可惜竟然在上个世纪末被拆除盖成了教学楼,把原来完整的城隍庙核心建筑给毁掉了,虽然侥幸残存的这几座古建筑在偌大的操场上显得有些形单影孤,但好歹总算是保存下来了,但愿在文保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的时代里,城隍庙剩余的建筑能妥善的继续保留下去。

我去过的全国各地城隍庙(一)


我去过的全国各地城隍庙(一)



14、山西运城芮城城隍庙-2018.3.4

(详见: 未开门的北宋遗构--运城芮城城隍庙(宋)(国保)-2018.3.4

  芮城城隍庙位于山西省芮城县城永乐南街,俗称南庙。城隍是中国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中国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创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年),明清两代多次修葺。1985年再次维修。建筑面积159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宋代大殿,元代享亭,清代的献殿、寝殿及配房。庙内有历代收藏的北魏、北周、隋、唐、宋、元、明、清的碑刻、造像、墓志铭98通,为珍贵史料。

我去过的全国各地城隍庙(一)

我去过的全国各地城隍庙(一)

我去过的全国各地城隍庙(一)

我去过的全国各地城隍庙(一)

15、上海青浦《城隍庙》-2012.4.19

(详见:上海青浦(明)《城隍庙》-2012.4.19

   青浦城隍庙道教庙宇。在上海市青浦县城东北隅。建于明代万历六年(1573),重修于崇祯十一年(1638),增修于崇祯十七年(1644);清乾隆十年(1745),知县乔式祖倡捐,别建灵园于左,环以楼台,水木明瑟,曲径幽邃,花香草绿,四时若春,五十二年(1787),知县孙凤鸣踵事增修。后废。

我去过的全国各地城隍庙(一)

我去过的全国各地城隍庙(一)

我去过的全国各地城隍庙(一)


16、上海豫园老城隍庙--2012.2.19

(详见:上海豫园老城隍庙“一庙三城隍”--2012.2.19

    上海市老城隍庙坐落于上海市最为繁华的城隍庙旅游区,是上海地区重要的道教宫观,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1403-1424),距今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从明代永乐(1403-1424)到清代道光(1821-1850)上海城隍庙的庙基不断扩大,宫观建筑不断增加,最为繁盛时期,总面积达到49.9亩土地,约三万三千多平方米。作为上海地区重要的道教宫观,上海城隍庙在“文革”时期,自然也遭受了重大的打击,神像被毁,庙宇被挪为它用。1994年,随着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逐步落实,上海城隍庙得到恢复,重新成为由正一派道士管理的道教宫观。2005年,上海城隍庙大殿前厢房的使用权得以归还,随即开始了二期修复工程。今天的上海城隍庙,包括霍光殿、甲子殿、财神殿、慈航殿、城隍殿、娘娘殿、父母殿、关圣殿、文昌殿九个殿堂,总面积约二千余平方米。

我去过的全国各地城隍庙(一)

我去过的全国各地城隍庙(一)


我去过的全国各地城隍庙(一)

17、渭南临渭城隍庙-2018.3.5

(详见:   不知老爷是谁---渭南临渭城隍庙-2018.3.5      渭南城隍庙位于中国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老城街北侧133号、渭南文庙东侧,传始建于隋唐,明嘉靖时因华县地震震毁,后于现址重建,清·严书麟,《光绪新续渭南县志·卷四》:“城隍庙在文庙东路北,同治元年捻回之乱,庙址全毁,三年邑令宋兟集捐修建寝殿一楹,光绪元年邑令张国钧续修献殿并大门、两司房等多间。”

我去过的全国各地城隍庙(一)


 18、上海金山廊下城隍庙-2017.1.18

(详见: 上海镇村级城隍庙中规模最大香火也最旺的金山廊下城隍庙(明)-2017.1.18我去过的全国各地城隍庙(一)

   

19、上海浦东川沙城隍庙-2015.1.18

(详见:   我去过的上海寺庙--上海浦东川沙城隍庙-2015.1.18我去过的全国各地城隍庙(一)

20、上海浦东航头镇城隍庙(区保)-2018.1.1

(详见:我去过的上海寺庙--原松江府城隍庙航头行台(分庙)--上海浦东航头镇城隍庙(区保)-2018.1.1我去过的全国各地城隍庙(一)

    21、上海浦东海城隍庙-2018.6.15

(详见:我去过的上海寺庙--上海浦东海城隍庙-2018.6.15)  我去过的全国各地城隍庙(一)

22、上海青浦金泽古镇府隍庙-2015.5.2

(详见:我去过的上海寺庙--上海青浦金泽古镇府隍庙-2015.5.2

我去过的全国各地城隍庙(一)

23、上海朱家角城隍庙(区保)-2015.5.23

(详见: 我去过的上海寺庙--上海朱家角城隍庙(区保)-2015.5.23我去过的全国各地城隍庙(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