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梗是怎么回事?

 中单元东户 2019-02-07

这里有一些关于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数据:

中国高血压人口已达2.7亿

平均每30秒,就有一人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

心血管死亡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40%以上,居各大病因之首

而冬季是心梗发病的高峰期。

为什么冬季是心梗的高发期?

  • 天气变化

    突然的寒冷刺激,会引起冠状动脉(为心脏供应血液的动脉)骤然收缩,出现急性心肌缺血缺氧,严重时就会导致心肌梗死。

  • 冬季生活方式改变,吃得多但消耗少

    由于天气寒冷,人们户外运动减少,而冬季人们偏偏又爱吃一些高脂饮食,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液循环减慢,容易形成血栓,从而导致心梗的发生。

心梗,有哪些症状?

心梗是个突发病,每个人都应了解它的症状,做出及时判断。

心梗发作的典型表现为胸痛

多数人表现为胸口剧烈、持续的疼痛,呼吸困难,更换姿势也并不能缓解,常常会感到烦躁、恐惧,甚至会有一种快要窒息的感觉。

这些症状都是心梗的比较典型的症状,如出现这些症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不可大意!时间就是生命!

突发心梗,身边人应怎么做?

有时候,遇到家人或者陌生人突发心梗,许多人因为心急和知识缺乏,往往会好心办坏事。

其实,关键是要注意两件事:

  • 不要搬动病人

一般人遇到患者突然倒地,可能会很自然地去把人扶起来,甚至搬动患者到别的地方。 但是对于心梗患者来说,任何身体活动都会提高心脏耗氧量,如果贸然扶起或搬动有可能加重病情

  • 第一时间打 120

发现心梗患者,很多人认为打个车去医院会比等急救车去医院更快一点。

但是这种做法是万万不可取的。正如咱们前面所说,心梗患者活动身体是大忌,可能连坐起来都会出问题,更何况是在没有抢救条件的车上一路颠簸到医院。

正确的做法是:帮助患者平卧或半躺着休息后,要第一时间打120急救电话。

如何预防心梗的发生?

① 出门缓一会儿

在室内时,应避免将门窗开得过大,以防冷空气刺激诱发心肌梗死。当室内需要换气时,可把门窗开一条缝,使少许新鲜空气进入,但又不至于使室内温度一下子降得过低。

出门后可以选择在楼道里“缓一会儿”,让身体适应从温暖环境到寒冷环境的变化,避免寒冷刺激。

② 坚持日常运动

天冷很多人不愿意动,还有些高血压或者冠心病患者不敢运动。其实,在专业心脏康复医生的指导下,如果把运动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对促进血液循环、控制体重都是有利的。

此外清晨也是心梗高发时段,经过一夜的睡眠,人体血液循环减慢,建议老年人清晨起床不要太急太猛,醒来时先在床上活动几分钟,再下床活动。

③ 避免暴饮暴食

冬季人们比较偏爱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这些食物极易升高血脂,增加血液粘稠度,应控制食用量。

同时要多吃富含纤维素、维生素的食物,缩短食物通过小肠的时间,减少胆固醇的吸收,如蔬菜、水果、粗粮等。

总而言之,寒冬来临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时期,中老年人和心血管病患者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加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平安渡过每一个寒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