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说世界是只有两种动物到达金字塔顶,一种是老鹰,一种是蜗牛。教育是一项慢的艺术,任何一名教师在教学中不可操之过急、拔苗助长,要发扬蜗牛精神,静等花开。课上教师为什不愿放给学生,就是因为缺乏“慢教育”的思想,缺乏蜗牛精神,急功近利、只顾眼前,殊不知快了也就等于慢了。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慢教育”的思想要避免以下四中错误倾向! 1 讲知识快,育能力慢。 课上把知识讲完,很容易控制和体现。课上学生的能力培养,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绝不是一节两节就能完成的任务。比如让学生到讲台上展示,没有几节课的锻炼是培养不起来的。讲完知识是外显性的工作,见效快,立竿见影;培养能力是隐形的工作,见效慢,长期培养。 2 讲知识快,学生活动慢。 仔细观看教师的课堂设计,多数都是讲解的几条内容,教师在备课时多数考虑的是讲什么?但很少考虑学生怎么学?怎么动?因为考虑怎么讲省时、省劲,只需从教师自身的角度来设计即可。设计学生怎么学太麻烦、太费脑、太费时,甚至还会影响本节“讲不完”。内容是死的,活动是活的,“死”的好应付,活的难对付。 3 讲结果快,析过程慢。 课上简单核对答案是一蹴而就的事,但答案是怎样得来的最关键。而由答案到试题还有一段很遥远的距离,两者之间需要建立桥梁、建立联系,教师就是这座桥梁的设计者和建筑者。建立桥梁和建立联系这个过程往往要比说说结果“浪费”很多的时间。 4 看眼前快,看长远慢。 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发扬蜗牛精神,实施慢的教育。宁肯放弃快的前四项,也要高度重视慢的后四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