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群山中的古村落

 木香草堂 2019-02-07
        微信群里,一个朋友将她学生制作的家乡——房山南窖乡水峪村视频作业传给我,视频中的美景美食让我心动,于是有了这次古村落游的行程。

群山中的古村落
    从王佐镇南宫地热博物馆沿长青路经大灰厂路进入房山北山区,一路蜿蜒曲折,青山绿水,风光无限,终于来到这群山环抱中的古村落。下车后的第一印象就是原始、古朴,满眼看到的都是石头,这是山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原材料。路是石头铺的,墙是石头垒成的,房顶是用石片码成的。石碾子、石磨遍地都是,最有意思的是有村民在山石板上写上抗战故事、歌谣、古村落介绍,成为村子里最原始的石板报。站在山坡上俯瞰全村,到处是石头的杰作。
路是石头铺的
墙是石头垒的
房顶是石片码的
石碾子石磨遍地都是
古村落的石板报
    顺着崎岖的山路爬上山,对面的纱帽山清晰可见,盘山公路像一条丝带直通山顶。山下人家依稀可见。山坡上开垦的梯田种着蔬菜或玉米。接近山顶是一片松林,站在松林下,忽然望见前面山石上露出一只野兽的头,在那里蠢蠢欲动,引得孩子们一片惊叫;定神一看原来只是山石上长满了草形同野兽,令人虚惊一场。这时,习习的山风吹来,蓝天,绿树,天然大氧吧的清新空气,一扫酷暑的闷热。让我们这些从京城来的游客感到舒服而充满新鲜感。
纱帽山清晰可见
盘山公路通向山顶
山下人家依稀可见
山坡的梯田
呈现动物形态的山石

    水峪村是著名的民俗旅游村,也是北京市最美乡村之一。其最吸引游客的是古宅、古碾、古中幡。
    古宅保存比较完整的是东村的杨家大院。水峪村分东、西两村,西村是古商道的节点,一边通往山西,一边通往房山、良乡和京城,故而抗战时期,八路军常常沿古商道进村秘密活动,日本人发现后将西村房屋全部烧毁。去往杨家大院的路上,经过了村里的娘娘庙,看样子是新维修的,在布满石头的村子里很是抢眼。山间的小鸟发出悦耳的鸣叫,顺着山势而行,路边的老房子仿佛向人们诉说着历史的沧桑。
娘娘庙
山间小鸟发出悦耳的鸣叫
老房子诉说着历史的沧桑
    路上遇见了一位拄着拐棍慢慢走向杨家大院的老人,攀谈中得知,他已是97岁高龄,是村里了解杨家大院兴衰史有数的几位老人之一。杨家大院修建于乾隆年间,当年气势恢宏的学坊院而今已是残垣断壁。有村民带着游客参观杨家大院,村民详细地讲解了杨家大院这座古宅的建筑特点。院子里坐着一位老人,一打听也年过90,老人简要地为我们介绍了大约目前居住的情况,原来院子有14户人家,后来陆续搬走,而更多的年轻人到城里打工,院子里只剩下几位老年人居住……在水峪村,不仅仅杨家大院是这种情况,我们看到不少人去屋空、破败不堪的老房子,或是门上一把锈迹斑斑的铁锁,或是门户大开,任人随意出入。在村子里溜达的时候,经常能听到淳朴的村民叮嘱我们不要到旧房子里去,怕房顶的石片掉下来。
    从杨家大院出来,我们顺着石板路往山上走,见到一个圆台形建筑物,叫长岭坨,据说站在山顶俯瞰东村,可以看到古村落呈现一幅太极八卦图,而长岭坨则是太极八卦图中的阴阳鱼的眼。
见证杨家大院兴衰的高龄老人


古宅杨家大院
村民讲解古宅的故事
居住在古宅的老人
人去屋空

长岭坨
       古碾,是我们在村落里转悠,看得最多的古物,这些散落在乡间小路上的古碾盘,有的残破不全,碾框已经腐朽了。我们也发现了一些碾子不仅纹理清晰,碾盘上还残存着玉米面,看起来村里有人仍然在使用石碾子。
                                                                                 

                                                                                 
古碾
    古中幡是水峪村最叫得响的民间传统绝技。明朝初年开始,每逢庙会、重大民间节日,村民都要耍幡祈雨纳福,后来逐渐演变成表演项目。如今水峪中幡已成为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传承,在村子的舞台上,游人们经常可以看到男女村民正在排练。

村民们正在排练耍幡
    顺着山道往上行,蓝天下的大山怪石嶙峋,没费周折,我们很快找到了当地人称“工农兵水库”的地方。这是一个不大的水库,一汪清水给山村带来了灵气。水库修建于20世纪60年代,距今已有50多年之久。水库边上,有人垂钓、戏水。坐在水边,尽管是正午时分,头上骄阳似火,仍然感到凉风习习,让人一扫爬山的燥热。
怪石嶙峋
水库垂钓
打水漂
    漫步在丛山之中的古村落,一切都那么新鲜,渐行渐远的情侣,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背影,狭长的巷子,排水口前孩子的询问,满圈的羊群、墙头的猫咪、街头溜达的小狗,就连悬挂在房檐下的一穗穗玉米都那么吸引人的眼球。
背影
下山的路上
狭长的巷子
孩子的询问
村子里的动物
丰收的玉米
    古村中有不少农家乐,我们居住在“山情人家”。农家自己养了鸡、鸭、鹅,大雁,利用山地栽种蔬菜和果树,一种山野菜用辣椒油等调味,当地人叫“人间菜”,爽口好吃,酿豆腐做得有模有样,早晨端上来的柴鸡蛋、乌鸡蛋个头虽小,但新鲜、味香。山里人喜欢做莜面饸饹,一碗饸饹,配上黄酱,吃了真顶时候。晚上,就着焖酥鱼、花生米、山野菜,喝着牛二,棒子渣粥,那叫一个顺口、舒服、惬意。
山情人家
农家大炕
游客朋友的题字


花样翻新的农家菜
正在加工山上采摘的山野菜和木耳
    山里的夜晚,寂静而又神秘,只有满天的星星、月亮与我们做伴儿,耳边偶闻鸡鸣犬吠之声。山区早晚温差大,夜里躺在农家大炕上,还需盖被子,原来担心蚊虫叮咬,到晚上就见不到它们的踪影,不知躲到哪个角落中去了。清晨大家都早早地起床,这使我想起在辽宁宽甸的天桥沟也是这样,睡得晚,起得早,但你会感觉精神十足。这是因为山区空气中富含负氧离子,人就变得活跃,不爱睡懒觉
    山里人种了许多水果,主人家看到我们带着孩子,从树上摘了水杏(大黄杏,味道甜)、黄嘴杏(个小杏味十足)、李子(绿色个不大,但口感好)让我们品尝。
    两天下来,与农家乐老板混熟了,发现他家来的客人多是回头客,把客人当朋友处是他们的纯朴之处,也是他们独特的经营之道。这不,驱车返程,人刚到家就接到老板问询的电话,心里暖暖的……
    房山,南窖,水峪村,一个令人留恋,有空就想去,可以当做家的小山村。
       交通信息:
       公交车(天桥)乘坐836837路 ,(六里桥东)乘坐 831路到阎村站换乘833路至河东村换乘房23路公交车至水峪村。
       自驾车一:莲石路龙林路 G108京昆路红南路到终点
       自驾车二:京良路南宫迎宾路长青路泉湖路文林南街良三路阎河路京昆路红南路到终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