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北朝专题史

 dongchang 2019-02-08
南北朝


南朝更替始末

北朝兴亡概略

魏孝文帝的汉化政策

魏晋以来的民族融合

六朝都城的建设

南北朝的科技发明

道、佛诸教的流行

魏晋以来的清谈玄学

南北朝的文学艺术


南朝更替始末


宋武帝 刘裕


北魏、刘宋对峙


齐高帝 萧道成


北魏、南齐对峙


梁武帝 萧衍


东魏、西魏与南梁对峙


陈武帝 陈霸先


北周、北齐、陳、後梁对峙图


 公元五世纪初期,当南方的东晋被刘宋所取代时,北方五胡十六国纷争也告一段落,被鲜卑人所建的北魏所统一,从而形成南北朝对峙的格局。


 南朝(公元420年-589年)是由刘裕篡晋立宋开始的,包括宋、齐、梁、陈四个先后更替的王朝。刘裕建宋(公元420年-479年)以后,进行过一番改革。到其子文帝时,锐意改革内政,史称「元嘉之治」。但他屡次兴师北伐未成,甚至被北魏所大败,形成北强南弱的形势。


 公元479年,刘宋大将萧道成乘机夺取帝位,改国号齐(公元479年-502年),史称南齐或萧齐。其子武帝执政期间,政治比较安定,史称「永明之治」。但后来宗室互相夺权残杀,内乱不休,九年中间就换了五个皇帝。到了公元502年,大将萧衍进兵建康,夺得帝位,改国号梁(公元502年-557年)。梁武帝萧衍在位四十八年,其统治的前期较为安定,被称为「天监之治」,但武帝晚年过度沉溺佛教,政治日趋腐败,后来叛将侯景作乱,攻入首都,武帝本人也被困而饿死。接著,平定侯景之乱的大将陈霸先,又于公元557年自立为帝,建立了陈朝(公元557年-589年)。


 在整个南朝时期,陈的疆域最小,经济也没有大起色。后主陈叔宝更是不理政务,终日纵情声色之中。公元589年,统一北方的隋文帝派兵南下,陈叔宝和他的两个满身香气的宠妃被隋军从一眼枯井中提了上来,成为俘虏。南朝前后经历一百七十年,至此结束。 


北朝兴亡概略


北魏(公元4-6世纪)


 公元439年,北魏太武帝统一了北方,结束了黄河流域以北一百多年分裂混乱的政治局面,北朝(公元439年-581年)自是开始。


 北魏在孝文帝期间(公元471年-499年),大力推行汉化政策,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大力实行改革,使北魏出现一个盛世。孝文帝死后,政治渐趋腐败。北方边塞的镇将曾发动一次「六镇之变」,以反抗朝廷。同时,民变亦不时发生,虽然都没有成功,但却动摇了北魏的统治根基。孝武帝时,朝政被一个叫高欢的汉人所操纵。孝武帝不甘受掣肘,于公元534年由洛阳逃至长安,投靠与高欢对立的关陇将领宇文泰。同年,高欢立元善见为孝静帝,迁都于邺,史称东魏(公元534年-550年)。次年,宇文泰杀了孝武帝,另立元宝炬为文帝,定都长安,史称西魏(公元535年-557年)。


 东西魏的寿命都不长,公元550年,高欢之子高洋废孝静帝自立,改国号齐,史称北齐(公元550年-577年)。六年后,宇文泰之子宇文觉也废掉魏文帝,于公元557年在长安称帝,国号周,史称北周(公元557年-581年)。


 自北魏分裂后,在大约半个世纪中,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在华北相互对立。它们或推行汉人鲜卑化政策,或推行鲜卑人汉化政策,结果形势大不相同。西魏及北周大致继续推行北魏的汉化政策,所以实力进一步加强。公元577年,北周灭掉了北齐,再度统一北方,为后来隋朝的重新统一中国奠下坚实的基础。及至公元581年,杨坚建隋代周,北朝终告结束。 


魏孝文帝的汉化政策


积极推行汉化运动的北魏孝文帝拓跋宏



北魏孝文帝吊比干文碑


 自五胡入主中原以后,北方的胡人政权统治者多有倾慕汉文化,甚至大力提倡汉文化的。其中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政策规模最大,影响亦最深远。


 北魏自统一北方之后,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尤其是孝文帝拓跋宏执政时(公元471年-499年),由于大力推行汉化改革,更使北魏的国力大为增强。孝文帝是北魏建国后的第六位皇帝。他自幼聪敏,五岁时即位,由太皇太后冯氏临朝听政。公元490年太皇太后去世,二十四岁的孝文帝才亲揽朝政。


 北魏在孝文帝时所实行的一系列政治改革,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汉化运动。拓跋宏从小受汉学薰陶,深慕华风。他一亲政,首建明堂太庙,议订礼乐。公元494年,他将都城由平城南迁到洛阳。接著推行了一系列使鲜卑人等胡族汉化的措施,例如:随迁来的胡人改籍为洛阳人,死后不准还葬原籍;提倡尊孔崇儒,设立太学等各级学校;採用汉族的官制、法律、礼仪、典章,废除鲜卑旧制;下令鲜卑臣民脱下胡服,一律改穿汉服;提倡汉语,规定三十岁以下的男女不淮说胡语,违者处罚;改鲜卑复姓为汉族单姓,如皇室原姓拓跋,后改为汉姓──元(取万善之始的意思);禁止同姓通婚,鼓励鲜卑人按门第与汉人通婚。


 通过这些汉化改革,北魏面貌一新,而臻于富强鼎盛。同时,也大大推动了胡汉之间的民族大融合。此后,中原地区的胡、汉界限渐趋泯灭,黄河流域的汉族大量注入胡人新血,成为由胡汉融合而成的新汉族。 


魏晋以来的民族融合


这是匈奴勇士复原的画像 (摘自摩登先生网:MrModern.Com)


内蒙古东大井汉代鲜卑人容貌复原报告:鲜卑人容貌复原图


羌族人



魏晋汉族名士


 魏晋南北朝之际,民族之间的冲突、战争不断。然而,由于各族之间的接触频密,也就加速了民族的融合,壮大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整体力量。


 自西汉武帝以降,西、北边境的匈奴、羯、鲜卑、氐、羌等胡人即不断内迁。西晋时,内迁的匈奴、羯、鲜卑人有几十万,氐、羌族也有五十万。当时关中地区人口共约百万,其中胡人即佔了一半左右。由于内徒之胡人和当地汉族形成交错杂居的状况,在经济、文化、生活诸方面不断交流,故产生各族之间自然同化的趋向。永嘉之乱后,五胡先后在中原地区建立了许多政权,这又大大加速其与汉族融合的过程。一些胡人统治者如匈奴人刘渊、羯人石勒、鲜卑人慕容皝、氐人符坚等,深慕汉族文化,本身都可读汉文经书,立国后又往往採用汉族的官制、政制,兴办学校,鼓励农桑。其中比较有远见者,如北魏的孝文帝,更主动而大规模地在政治、经济、文化、习俗上全面推行汉化运动,并且收到良好的效果。


 由于民间的自然同化,和胡人统治者的主动倡导汉化,经过二三百年时间,中原地区的胡、汉界限趋于泯灭。黄河流域的汉族已注入大量的胡人新血,成为由胡汉融合而成的新汉族了。


 当胡人不断向内陆迁徒的时候,中原汉族也在大量南迁。东汉末年,由于中原连年战祸,许多汉人已逐渐向长江流域迁徒;在晋代,政治腐败,内战频仍,特别是北方被胡人瓜分佔据,促使中原地区的世族和平民,大批渡淮过江,遍佈淮南、江南一带。到了东晋初,由北方迁到长江一带的汉人,已有百万人以上,有一部分甚至向今福建、广东、广西乃至越南迁徒。


 原来长江流域一带人口稀少,经济、文化也较落后,中原汉族的大举南下,使南方的经济和文化得以飞速发展。因为南下的汉人,不但给南方提供了大量劳动力,更重要是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令南方的农业面貌一新,冶铁、制瓷等手工业生产水平大大提高,商业贸易也日益繁荣。中原南下的汉族,通过和南方土著的密切接触以及彼此通婚,也吸收了许多南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南北各族就这样日渐融和起来了。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的民族大迁徒、大融和,使中华民族的内涵更为丰富,也为日后的隋唐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看到这裡,相信不少朋友会自问:「我有没有匈奴、鲜卑或其他胡人的血统呢?」也有人会说:「怎么我的祖先起源于北方?」原来今日之汉族早已是个大杂烩。


六朝都城的建设


《南朝都建康图》建康城地图


梁元帝萧绎所绘 《贡职图》,图中描述了三十五国使者的形象和特征。根据史载资料推断,此画创作于526年~539年。《职贡图》原图已不存在,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职贡图》为宋人摹本的残卷。


 六朝,是指三国时候的东吴、晋室南迁后的东晋及南朝时代的宋、齐、梁、陈。这六个南方的朝代,皆以建业/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为都城,故建业/建康就成了六朝时候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都城。


 建康在秦代称秣陵。东汉建安十七年(212年),孙权在此筑石头城,改称建业,西晋统一后仍名秣陵。太康三年(282年),分秣陵北另置建业县。后避愍帝司马邺之讳,更名建康,东晋、南朝相承不改。


 东汉建安十三年,诸葛亮出使江东,首先建议孙权以此为都。东吴时的建康城周20馀里。东傍锺山,南枕秦淮,西倚大江,北临后湖(玄武湖),处天然屏障之内。东晋、南朝沿以为都,分置建康、秣陵二县,城区范围为东西南北各40里。中心为宫城(台城),四周都屯有重兵,守卫坚固。秦淮河上游破岗渎东接江南运河,以通吴会。秦淮河两岸手工业作坊和商业市集星罗棋佈,物资充足,交通便利,中外商人沿水路至建康贸易者甚多。


 建康也是重要的文化中心,东晋时期达官贵族云集于此,谈玄论道。南齐竟陵王萧子良在鸡笼山开「西邸」,广延名士高僧,研讨文化异同。萧统的《文选》、刘勰的《文心雕龙》以及范缜的《神灭论》等名著,都是在这里完成的。孙吴时期,佛教已传到建业。南朝建康寺院建筑金碧辉煌,壁画光彩夺目,雕塑精美生动。


 繁华时的建康,人口曾达28万户。梁末侯景之乱后,始呈萧条景象。陈时又加修葺。开皇九年(589年),隋兵灭陈,除石头城外,把建康所有宫苑城池夷为平地,建康从此毁坏不堪。


 今天,如果我们略有空暇,不妨亲身到南京,游览一下这个曾经是「六朝金粉」的历史名城吧! 


南北朝的科技发明


贾思勰著《齐民要术》


祖冲之设计的千里船


 魏晋南北朝虽是一个动乱的时代,但其科技成就却甚为突出。


 「民以食为天」,在农业科技方面,北魏高阳太守贾思勰,著有《齐民要术》一书。该书在中国的农业科技发展史上有重要的意义,对北方的抗旱和耕作栽培技术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总结,标志著北方旱地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形成。


 地理学方面,北魏时期郦道元写了一部内容丰富、资料详实的著作《水经注》,全书四十卷,所提及水道达1252条,记述了河流的发源地、河道特徵、动植物、交通、历史沿革等,为一综合性的地理学经典。


 提到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成就,当然不得不提南朝宋、齐时期的大科学家祖冲之。他有巧思,善机械,曾发明粮食加工机──水堆磨和脚踏机械「千里船」。他又精确地计算出圆周率值(π)。祖冲之把圆形分割成若干个内接正多边形,利用求正多边形总边长的割圆方法,计算出圆周长的近似值,然后计算出圆直径与周长的比为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在世界上第一次提出了最精确的圆周率数据。在没有电子计算机,甚至连算盘也还未发明的时代,祖冲之的成就是惊人的。他使中国在当时世界数学成就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除了农业、地理、数学等成就外,南北朝时期的冶铸技术、器械制造、天文历法等多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今天,我们仍要向这些继往开来,对人类科技文明有重大贡献的南北朝科学家说一声:「谢谢你们!」 


道、佛诸教的流行


鸠摩罗什(Kumārajīva,344-413农历4月13), 一译“鸠摩罗什(耆)婆”,略称“罗什”或“什”,意译“童寿”。祖籍天竺,混血,出生于西域龟兹国(今新疆库车),家世显赫,其祖上为名门。鸠摩罗什自幼天资超凡,半岁会说话,三岁能认字,五岁开始博览群书,七岁跟随母亲一同出家,曾游学天竺诸国,遍访名师大德,深究妙义。他年少精进,又博闻强记,既通梵语,又闲汉文,佛学造诣极深。博通大乘小乘。精通经藏、律藏、论藏三藏,并能熟练运用,掌控自如,乃三藏法师第一人,与玄奘、不空、真谛并称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位列四大译经家之首,翻译学鼻祖,语言学大师。(百度百科)


寇谦之(365年-448年),字辅真,上谷郡昌平县(今北京市昌平区)人,家族因避难迁居冯翊郡万年县(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寇谦之对天师道进行了重大改革,对道教历史影响深远,是北天师道的代表人物。并力主排斥佛教,导致了北魏太武帝灭佛。(维基百科)


北魏开凿的云冈石窟佛像


北魏开凿的龙门石窟


北魏石雕观世音菩萨像


降魔变 敦煌254窟 北魏 魔军爲了破坏释迦牟尼成佛,先以美人计引诱(左下方)但三人经不住佛陀法力变爲三个丑婆(右下方)然后,魔军统领(左戴盔持剑者)号令魔军进攻,但武器折断不能接近,无法撼动释迦求道决心,表现邪不胜正的主题。(图片版权所有:flickr  pandahermit)


 南北朝时期,战乱频仍,民心思治,于是多转而寄望于来世。所谓「穷则呼天」,人们需要在乱世之中寻求精神上的出路,加上统治者的提倡和传教者的努力,使佛、道等教广为流行。


 东汉末年,道教已形成「五斗米道」和「太平道」的组织,太平道的传播更导致黄巾起事。不过道教在东汉影响虽然日大,其初主要传于民间,到了晋代才渐渐流行于上层社会。东晋葛洪曾著《抱朴子》,糅合儒、道思想,主张採药炼丹,使道教成为统治者驾驭民众、追求长生的宗教。因此葛洪曾被晋元帝封为「关内侯」。


 后来齐、梁之际,道士陶弘景又撰《真诰》一书,记述道教的源流法统,把道经系统化,又採入佛教轮迴之说,为道教奠定了新的理论基础,对道教的流传发展贡献很大。梁武帝虽笃信佛教,但对陶弘景亦十分敬重,每逢吉凶征讨,都召他垂询。在北方,道教也大为盛行。北魏太武帝时,道士寇谦之改革道教的经典和仪式,献《箓图真经》,创设道院神像。太武帝以道教为国教,尊寇谦之为天师,设天师道场,并亲到道坛接受符籙,以后每个皇帝即位都遵此例。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两晋时,西域高僧佛图澄、鸠摩罗什等来中原讲学译经,弘扬佛法,深得胡人君主之崇信。而高僧如法显等亦纷纷到天竺(印度)求佛经。


 南北朝时,君主大多笃信佛教。如梁武帝曾三度捨身同泰寺为「僧奴」。于是佛教空前鼎盛。当时建康一地,竟有寺院五百多所、僧尼十多万人。在北方,佛教石窟大量营建,如大同云岗石窟、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等。寺院庙所更比比皆是,足见佛教之盛行。


 道、佛二教的流行,对魏晋南北朝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思想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宗教的力量,确是难以估量。 


魏晋以来的清谈玄学


魏晋玄学代表人物为竹林七贤等,图为清 张大千《竹林七贤图》。


 自东汉末年以至魏、晋之世,由于政治混乱、国家分裂、战祸连连、社会动盪,许多士人身处乱世,遂悲观消极、逃避现实、不问政事,乃至专谈玄机,玩世不恭。同时,从西汉独尊儒术以来,经学独霸学坛,学者拘于烦琐考据而难以自拔,一些人遂倾向于老、庄,欲以道、佛等说来阐释儒家的问题。于是魏、晋及后来南北朝时期的学术界,清谈玄学的潮流大盛。


 玄学是由曹魏时何晏、王弼等人始创的,玄即玄奥、玄妙之意。何、王以老、庄思想为主,再加入儒家经义,形成一股「玄风」。他们推崇道家的《老子》、《庄子》及儒家的《周易》(即所谓「三玄」),提倡「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有」生于「无」,后来又渗入佛教教义。玄学的出现,一反两汉以明经释儒为依归的状况,使思想有所解放,学术转趋蓬勃。但是,由于空谈玄理、不理实务,也加剧后来政风的衰败,使本已腐朽的门阀制度更趋颓废。


 魏晋时的玄学是与清谈风气密不可分的。魏、晋之际,一些士子崇尚何晏、王弼的玄学,并加以发展,于是社会上形成了专研玄理、鄙弃礼教、竞尚清谈的风气。这种风气的代表者是「竹林七贤」。他们是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这些人每每游于竹林,竟日吟诗说玄、纵酒佯狂、放浪形骸。这种清谈放荡实际上是对两汉经学礼教的一种反抗,也是在黑暗政治中明哲保身的方法,其风气贯穿了整个魏晋南北朝时代。


 虽说清谈玄学加速了政风的衰败,但其中亦产生不少有趣的故事。如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时常喝得大醉,甚至脱光衣服在屋内狂饮。时至今日,我们仍称时常醉饮的人为「刘伶」,可见「竹林七贤」的代表性是跨越时代的。


南北朝的文学艺术


《庐山观莲图》 清 上官周 此图是故事画,描绘东晋僧人慧远于庐山结社,与当时文人交往。左上题云:“庐山远公开池种白莲,以十八人为社,社中陶渊明、谢灵运,一因无酒不至,一好游而长来。”可见图中人物主要应是谢灵运、慧远。四人神态各异,而无不细致生动,十分传神。


《文心雕龙》作者刘勰


《文选》作者昭明太子


 南北朝时期的文学艺术,可以用光辉灿烂来形容。


 南北朝的文学有多方面的成就。在诗歌方面,宋齐以来出现了以描写景物风光为主的山水诗,这种诗以谢灵运为祖,在谢朓时趋向成熟。齐永明年间,谢朓、沉约等人归纳了诗歌声律方面的特点,把平、上、去、入四声运用于诗歌中,并提出诗歌声律应当避免的所谓「八病」。他们开创的这种诗体,被称作永明体,是中国诗歌走向格律化的开端,是古体诗过渡到近体诗的桥梁。但到梁陈时期,宫体诗充斥,内容局限于宫廷奢华生活。


 除了文人诗作,两晋南北朝不论南、北方,都有许多乐府民歌传诵至今,内容多以恋爱为主。现存的北朝乐府民歌,份量比南方少,地位却很重要。其作者不但有汉人,还有鲜卑人和其他少数族人。这些乐府民歌题材较广,有朴质爽朗而又刚健的风格,脍炙人口的《木兰辞》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在赋文方面,南朝一度流行重辞藻、典故、格式的文体,称为「骈文」,南朝梁代的徐陵和庾信即为骈文的大师。庾信的《哀江南赋》,堪称骈文中的「史诗」。


 至于小说方面,主要有描写人物轶事的小说,其中以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最具代表性。志怪小说在魏晋南北朝时亦大为流行,其中东晋干宝的《搜神记》对南朝志怪小说的影响最大。


 由于文学的流行,南北朝期间遂出现一些文学批评的专书。齐刘勰的《文心雕龙》一书,是一部体大思精的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著作。梁代锺嵘亦写成了《诗品》一书,对后代诗评颇有影响。文学作品积累的丰富,文学批评的发展,促成了文学作品选集《文选》的出现。《文选》的编者是梁昭明太子萧统。其后,陈代的徐陵亦编成了一部由汉至南朝诗选《玉台新咏》。


 南北朝时期,其他艺术也有很大的发展。绘画、雕刻、书法等名家辈出。而随著佛教的盛行,雕绘艺术更臻登峰造极的境界,其中北朝的敦煌、云岗、龙门三大石窟艺术,尤为著名。敦煌石窟的塑像和壁画,更是人类艺术史上的一大奇蹟,甚至在近代形成一种名为「敦煌学」的专门研究范畴。另一方面,由于各民族之间的接触、融和,南北朝时期的音乐、舞蹈亦因而获得新的动力,对中国日后的音乐、舞蹈,甚至戏曲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转载自:中华万年网 历史

http://www./trad/history/index.htm


南北朝君主世系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