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uzuki机理细节

 啊鲁通 2019-02-08

关于suzuki反应的机理,可能大家都非常熟悉,氧化加成-转金属-还原消除, 这里为大家解析一些其中的反应细节(JOC, 1994, 59, 8151).

 

1.   催化剂

  这里是通过以一个药物Losartanpotassium(洛沙坦,抗高血压)为对象,进行研究.

     首先是催化剂的使用上,一般起作用的催化剂是Pd(0),有时候会直接使用Pd(0),有时候使用Pd(II),反应体系里面有一些还原剂(比如配体或者苯硼酸),会把Pd(II)先还原成Pd(0)再启动循环. 这里介绍下常见催化剂Pd(PPh)4的合成. 它是通过Pd(OAc)2PPh3THF60°C加热. 该反应进程可以通过在氘代THF,使用H或者C核磁进行检测.

  一般需要4eqPPh3,如果要在偶联反应中没有Pd黑产生,则至少要有三个PPh3. 但是在偶联反应中, 如果配体加多了,反应速率就会变慢,因为转金属需要金属上面有空的位点,配位点饱和了,芳基就没法转移到Pd. 比如,当使用6molPPh3代替4mmolPPh3, 反应速率降低到1/3. 这说明了解离对于产生活性Pd是很重要的。

2. 水和碱

一般suzuki偶联经常用含有OH的溶剂(水或者醇),并且需要加碱。为了研究它们两者的作用,对动力学进行研究。使用1%催化剂,2.5eq碱,3eq水,在75°C下加热。

四种情况:

a.      第一种情况是正常进程,2.5h附近完全转化。

b.      一开始加两倍量的K2CO3,反应在50%转化的时候停止了,但是如果在3h的时候补加水则继续转化至完全。有可能不溶解的K2CO3吸收了部分的水,使1当量的K2CO3并不能完全溶解到溶液中。

c.      如果一开始只加一半的水,那么反应在35%转化的时候停止了,当1.5h加入剩余的水的时候,转化继续进行至完全。

d.      如果一开始只加一半的K2CO3,那么反应在65%转化的时候停止了,当加入剩余部分的时候,反应继续进行至完全。

补加后的速率可以和原来持平, 这说明随着进程终端,但是催化剂的活性依然没有改变。

这说明反应需要2mol的水以及2molK2CO3在一篇文献(JACS, 1967, 89, 2408),通过使用11B NMR对反应进行跟踪, 表明硼酸是一个lewis酸,当在碱性条件下,有氢氧根存在下,会形成四面体离子。作者解释此处的两当量作用为,一当量水和碱用来活化硼酸,另一当量水和碱用来中和生成的硼酸。



研究(Can.J.  Chem.1963413081)表明在亲电反应中,硼酸盐2a的活性是普通硼酸的106倍。这表明在实际的偶联中,2a才是关键活性中间体。当使用K2CO3·1.5H2O的时候,其效果和无水K2CO3+H2O一样。

  当使用Na2CO3或者Cs2CO3代替K2CO3的时候,收率差不多。但是如果使用KHCO3,则偶联不发生, 这也说明了2a生成的重要性。根据pKa2pKa接近于苯硼酸(水溶液中为8.8), K2CO3 (pKa 10.3)。而KHCO3(pKa 6.35)太弱了,不能够和2成盐,形成2a

 

3. 反应速率与1或者2浓度的关系

根据反应机理,包括氧化加成,转金属,还原消除。对于化合物3,决速步在氧化加成,因为反应速率与1的浓度有很大的关系,但是与2的关系不明显。

6条曲线研究速率和浓度的关系

a: 正常情况(黑圆)

b:只加一半的溴化物1,则速率马上减半(白三角)

c:只加一半的硼酸2,则速率影响不大(黑倒方块)

d:同时减半,则速率明显降低(黑三角)

e:只加1/4溴化物1 则速率降低到1/4附近(白正方块)

f:同时降低到1/4量,则速率降低到1/4附近(黑正方块)

如果把溴化物1换成4-甲基碘苯,由于碘苯的氧化加成快的多, 发现反应速率与催化剂的浓度以及硼酸钾2a的浓度有关,与碘苯的关系不大,对于碘苯,转金属变成了决速步。所以suzuki偶联的决速步取决于芳基卤的活性。对于溴化物,决速步在氧化加成;而对于碘代物,决速步在转金属。

 

4.杂质毒化催化剂

一般情况下催化剂使用量都比较少,如果有一些组分会让催化剂失活,反应就会受到明显影响。这里有两个比较明显的干扰杂质,45.

    

通过动力学研究,可以确定出可以容忍的杂质含量。化合物4是上一步带进来的异构体。通过添加1%3%4,研究对速率的影响。发现添加1%的杂质4,要7-8h才能转化完,而添加3%杂质4则后续转化不完。但是在4h的时候补加催化剂,反应又可以转化完全。动力学研究表明如果加1%催化剂,那么可以容忍0.1%的杂质4

研究发现溴化物41的氧化加成都是很快的,但是紧接着和硼酸2偶联速率就差别很大了。如果把硼酸2换成位阻小很多的4-甲氧基苯硼酸,那么反应都可以在15分钟内结束。这说明了对催化剂的毒化原来来源于位阻因素,可能是杂质4氧化加成的中间体转化率太慢,占用了部分催化剂,导致速率变慢。(下图的6为杂质4的偶联产物,78为更换了硼酸后对应产物)。

第二种毒化的来源于不同批次原料,比如figure12的正常条件(芳基硼酸原料来源于batch1)和figure 4(芳基硼酸原料来源于batch2)的正常条件,速率有部分不同。尤其是当催化剂用量从1%降低到0.25%的时候,速率差距就更明显了(figure5),这可能是杂质含量相对催化剂更多了,影响更大了。

这可能是源于硼酸2衍生出来的几个杂质的影响,有三苯甲醇,脱保护硼酸9,脱硼化合物10,以及三个未知杂质。研究表明,加入三苯甲醇对速率不影响。Batch10.2%9batch20.4%9,但是在反应开始1h后,全部消失,等量的5出现了,5有可能是毒化物。

为了考察5的毒化,通过添加不同比例的5,发现毒化效果显著。0.2%5,速率降低明显。 0.8%的时候,速率基本已经很低。这说明了不同批次间的速率影响在于5的含量区别。

无论是催化剂最后加,还是把所有物料在75°C加热一段时间再加溴化物1,或者硼酸2最后加,起始反应速率都没有影响。这样看来,5毒化的可能并不是Pd0),而是ArPdBr或者Ar’PdAr, 因为要等到所有物料都混合以后才有毒化作用。

 

总结:

1 催化剂与配体的关系要合适,少了可能有Pd黑生成,多了抑制催化剂配体解离,要选择合适的量。配体既可以和催化剂络合,变非均相为均相,防止聚集;又可以改变催化剂周围电子密度,影响催化剂的氧化和还原能力,选择合适的配体非常重要。

2:水和碱的作用有双重作用,既可以形成新的活性物种硼酸盐,又可以中和生成的副产物硼酸。

3suzuki反应的决速步取决于底物卤代烃的活性,如果氧化加成慢,氧化加成就是决速步(比如溴化物),如果氧化加成快(比如碘苯),那么转金属就是绝速步骤。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可以有一些策略来影响速率。氧化加成慢,可以增加催化剂的氧化能力,选用合适的配体来调控金属周围的电子云密度,从而改变金属的催化能力。

4:催化剂毒化。了解一些化合物的毒化原理或者找出降低反应速率的毒化物质,对我们了解反应,改善反应都有好处。知道毒化物质是什么?才可以在反应中去控制和除去这些毒化物质。


众号:有机合成交流(搜索:everyday-oc


为了能让更多的人每天学习一点有机知识,请帮我推广,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