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流浪地球》别光看特效!这里的科学奥秘更厉害

 育则维善余言 2019-02-08

春节期间,由刘慈欣小说《流浪地球》改编的同名电影《流浪地球》好评如潮。为了打造中国第一部真正的硬科幻电影,剧组做了大量功课,整部电影对太空、航天、机械等有着丰富的表现。

硬科幻的魅力是什么?大概就是能跳出故事本身,让我们对生活产生不一样的思考。现实中,“流浪地球”真的可能发生吗?明知靠近木星有危险,为什么地球还要走这条路?一起走进科学的奥秘。

为什么要去木星?


影片的故事背景是这样的:太阳急速老化,不断膨胀,太阳系已经不适合人类生存,于是人类为自己选了一个新的家园——比邻星(半人马座三星)。

△比邻星同太阳一样,都是恒星,但质量只有太阳的八分之一。

地球是个庞然大物,但人类造出了同样庞大的行星发动机,足以在5年左右将地球推进到逃逸速度(脱离太阳引力的最低速度)。

△行星发动机示意图

但这个速度还远远不够。比邻星(半人马座三星)距离地球4.3光年。如果按照逃逸速度航行,需要7.7万年才能抵达,这实在太漫长。

即使行星发动机继续加速,达到光速的百分之一仍然不可行,这是因为行星发动机的能量来自重元素聚变。

重元素聚变有什么限制?


重元素聚变并不稀奇,在宇宙深处有不少恒星“巨无霸”,内部就在进行着重元素聚变。

重元素聚变的质能转换效率是相当低的。最乐观估计,地球要达到逃逸速度,也必须烧掉7亿亿吨石头,这相当于把全球的地面挖掉40米做为燃料;要达到光速的百分之一,则必须削去地壳的一半。

如果无法靠自己的力量推动地球,那就借助精巧的轨道计算,利用天文尺度的力量——万有引力。于是人类想到了借助木星的“引力弹弓”,令地球零消耗改变方向、提升速度,最后到达比邻星。这就是电影前半段上演的。

木星的“引力弹弓”是怎么回事?


航天中存在“引力弹弓”现象,利用它,可以令航天器零消耗低改变方向、提升速度,送达目标轨道。

“引力弹弓”一般发生在一对重量相差悬殊的天体之间。这里我们用木星(红色球)和地球(蓝色球)举个例子。

本文来源:科普中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