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吴珊卓捧回金球奖的《杀死伊芙》是一部神仙百合剧

 昵称62097809 2019-02-08

*本篇含剧透,但配合此文食用剧集没准效果更佳。反正第二季马上就来了。swift 语言

《杀死伊芙》最初给我的观感很奇特,除了情节本身的吸引人,人物也让人觉得眼前一亮,又说不出到底为什么。

看到第二集我终于明白了,这片子主要人物的性别角色和我们习以为常的主流呈现是颠倒的。而这种颠倒又做得理所当然、漫不经心,就好像塞给你一本把性别角色全部对换过的武侠小说改写,并告诉你这是原著 —— 一切就好像本该如此

军情五处的职员伊芙(吴珊卓饰演)取代了侦探剧里常见的男英雄角色:一个生活作风乱糟糟的天才。剧集开始,她就作为唯一的迟到者出现在追查凶杀案的会议上,趁大家不注意偷偷往嘴里塞可颂。但她的侦探直觉敏锐,听到罪案细节后马上两眼放光,暗叫一声 Cool,并且准确判断出凶手是女性,因为 “被害者厌恶女性,又是性贩子,他可能不会把路过的女性视作威胁。” 伊芙显然不满足于现在的办公室职务,她渴望更多的刺激。

伊芙渴望一种不同于庸常的生活 | 图源《杀死伊芙》

这个刺激,随着剧情的展开,证实是来自变态女杀手薇拉内尔(朱迪·科默饰演)。她几乎是伊芙的对立面:出生于俄罗斯,童年悲惨,后来在极为残酷的俄罗斯监狱服刑,被邪恶组织 “十二门徒” 选中并且训练为执行特殊任务的杀手,从未有败绩。

说到这里,也许你脑海中出现一个性感俄国女间谍的形象,穿着贴身红裙或者是三点式内衣,手枪高举胸前,用性来狩猎对克里姆林宫上位者不利的西方男人们。但薇拉内尔的形象塑造小心地避开(甚至是批判)了这个男性凝视创造的女间谍形象,她不是摆摆造型空洞无物的客体,反而作为自己故事里无可争议的主角而存在,有自己的人格、历史和动机。她追求享乐到神经质的程度,花大把的钱购买奢侈品,往冰箱里塞满香槟,在时髦的巴黎公寓里放纵身体,做一切自己想做的事。华丽的表象下,薇拉内尔渴望与人连接却无法共情,开头在冰淇淋店的一幕很好地诠释了这点:她扯扯嘴角试图逗对面的小女孩笑,没想到女孩无动于衷,反而将目光转向站在吧台后的服务生,两人同时绽开笑容。薇拉内尔照猫画虎地学了一遍,终于让女孩笑起来。她站起身离开,顺势将女孩的冰淇淋杯掀翻在地。

事实上,她一切炫技的杀戮都是在寻求关注,伊芙就是那个回应并且理解她的人。

谁能想到杀手的日常装扮竟然是 ”粉红甜心“ | 图源《杀死伊芙》

由卢克·詹宁斯的系列小说《代号薇拉内尔》改编,《杀死伊芙》的主要女性角色还有处变不惊的军情六处负责人卡罗琳·马滕斯,和伊芙的助手埃琳娜 —— 两者都是由原著里的男性角色性别置换而来。

而剧里的重要男性角色也都很有意思,例如伊芙最好的朋友兼上司比尔,“十二门徒” 的传话人康斯坦丁,以及军情五处的内奸弗兰克等,他们大多填补了受害者的位置,就像那些不幸在薇拉内尔的杀戮名单上排队领死的男人们一样。

这又颠覆了影像传统。女性角色的死亡常作为推动情节的剧作装置,镜头格外 “偏爱”(其实是鞭笞)女性尸体—— 还记得希区柯克导演的 《Psycho》 吗?在影片最经典的浴室谋杀段落,镜头对女主角玛丽安被杀时的惊恐表情和全裸身体的多组特写至今是我的心理阴影。终于,在看完《杀死伊芙》后大家可以在记忆库里值得哀悼的男性尸体名单上补充一些名字了。其中死状最惨烈的是弗兰克,伊芙赶到安全屋时发现他毫无生命气息地躺在床上,健硕的身体被困在一套黑白相间的礼服裙里,大腿内侧还有血迹。

可怜的弗兰克(害怕的朋友请捂住眼睛) | 图源《杀死伊芙》

“她(薇拉内尔)……她……割掉了他的生殖器,” 伊芙跑回车上用几乎无法喘息的声音告诉卡罗琳。接着镜头切到薇拉内尔饶有兴致地煎香肠,够皮的。

生殖器作为男性气概的象征在剧中几乎是多余且无用的,甚至承载着死亡的重量。安娜的丈夫马克西成为薇拉内尔的第一个杀害对象,就是因为他的生殖器,“她(薇拉内尔)什么都按字面意思理解。几天前,她说我爱他的唯一原因是因为他有阴茎,” 安娜对伊芙解释道,“我告诉她,她也许是对的。” 在这之后阉割几乎成为薇拉内尔谋杀的惯用手段。不仅如此,枪这种(符号意义上)被视为男性生殖器的延伸似乎也失去了它应有的效用,薇拉内尔多是用具有女性特质的 “武器” 杀人毙命,例如发簪、匕首和有毒的香水等。

有了马克西作为先例,我们不禁要为伊芙的丈夫尼科捏一把汗。他可以说是整部剧的道德模范,置换了以往唠叨、渴望安全的 “Mrs. Everywife” 的角色。就像《至暗时刻》里丘吉尔的妻子克莱门汀在家庭庆祝会上的独白,“结婚前一晚我打了退堂鼓……是因为我知道就算那个时候,他也会把民众的福祉放在首位。不过这样会成为一个年轻女孩的心病,担心自己在他的心目中永远排第二,婚后也是这样。没过多久,咱们的孩子们也得接受同样的事实。我们也都以自己的方式接受了。” 而在《杀死伊芙》中,尼科才是平凡婚姻里在意更多的那个人,他 90% 的拍摄场景都是在家中的卧室或者是厨房。

可能又要有人误解了,我真的不仇男,也并不是在为剧中男性是受害者拍手叫好。事实上,《杀死伊芙》对男性的刻画要比传统侦探剧里高大全的英雄丰满得多,以至于目睹他们的死亡你会感到伤心。但就像吴珊卓接受采访时说的,“(剧里)女主人公不是由与男人的关系所定义的” 。以伊芙与比尔的关系为例:原本在军情五处比尔是伊芙的上司,来到军情六处后两者的工位对调,比尔要为伊芙工作。他当然会有不适应,第一次开会就以买巧克力为由离开办公室透风。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他的工作。在德国办案时他敏锐地察觉到薇拉内尔的存在,并且紧随她到酒吧给伊芙报信,即使知道自己将面临死亡。他还是个主动看娃的泛性恋男人,多么可贵。

比尔是剧里最可爱的男人,不容反驳 | 图源《杀死伊芙》

就像剧里的男性角色不是厌女怪物,两位女主人公们也不是常规又刻板的 “英雄” 和 “反英雄”,不需要用 “无敌” 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伊芙不是詹姆斯·邦德式会后空翻的侦探,虽然负责追踪薇拉内尔,但看到她闯入自己家的第一反应还是跑到浴室藏起来,惊慌间拿出一个马桶刷当武器。薇拉内尔也不是全然冷血无情的杀手,“我只是想和你一起吃顿晚饭!” 她打开水龙头制止伊芙的尖叫,说出这次来访的缘由。她们都是复杂、有血肉的角色,试图探寻作为女性生活的种种可能 —— 和我们一样。

因此《杀死伊芙》并不是围绕 “女性” 的概念来重塑 “猫鼠游戏” 这个充满男性气质的元叙事,而是围绕伊芙和薇拉内尔作为两个女性个体展开,呈现她们内在的矛盾和混乱。

好好的浴室谋杀戏变得有点荒诞 | 图源《杀死伊芙》

那么这样两个打破种种传统的女主,她们的情感线必然是全剧最精彩的看点。

这一季以伊芙和薇拉内尔不受打扰地面对彼此告终。“我时刻都在想着你,” 伊芙神情疲倦地地坐在薇拉内尔巴黎公寓的床上,对她坦白,“想着你穿了什么衣服,你在做什么,你有什么样的朋友,你工作前吃了什么,用了什么洗发水,家里发生了什么事。我想着你的双眸,你的嘴唇,你杀人时会是什么感受。我想着你早餐会吃什么。我就是……想知道一切。”

“我也在想你,我经常想着你自慰,” 薇拉内尔承认。

这样高度暧昧的对话通常会导向做爱的场面,一度我也以为搞到真的了 —— 她们面对面地躺倒在床上,薇拉内尔轻抚伊芙的头发,说 “你能陪我待一会儿吗?” 伊芙则看起来有点紧张,“我以前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事。” 然而在薇拉内尔俯身就要有所行动的时候,伊芙反过来将藏在身上的匕首刺进她的腹部。

“我真的喜欢过你!” 薇拉内尔绝望地吼道。

伊芙被瞬间袭来的怜悯和恐慌压倒,她急忙跑到厨房,试图找些能止血的东西。但当她再度转过身来时,(情感上)极度受伤的薇拉内尔已经逃离。

“小变态” 薇拉内尔终于袒露心声,却又是一次失望 | 图源《杀死伊芙》

很多粉丝对这个结局不满意,TA 们认为这是典型的 “卖腐/卖百合”。

美国同性恋者反污蔑协会(GLAAD)将 “卖腐”(queerbaiting)定义为:“引导粉丝相信某个角色可能是弯的,以吸引新的观众,却从来不把那个角色的性向或者是情感关系在银幕上坐实,也没打算做点超出细微暗示程度的动作。” 如今很多节目制作人、编剧都深谙 “卖腐” 法则 —— 无论是《神探夏洛克》里夏洛克和华生若有似无的暧昧,还是《神奇动物》里邓布利多和格林德沃的山盟血誓,总之就是吊着你的胃口,并且在你迫不及待想要求证实的时候又闭口不谈。GLAAD 协会负责人梅根·汤森德进一步在角色需要和 “卖腐” 之间划出界限,解释道,“如果一个角色是真心想要探索 TA 的性向,故事里应该有区别于含蓄映射的进展,以及这个角色该如何前行的最终方向。”

这正是粉丝对《杀死伊芙》的指责。尽管伊芙和薇拉内尔之间的相互迷恋已经明确,但她们始终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发展,甚至连亲吻都没有一个。最后的重场戏更像是用酷儿的情欲张力做诱饵,诱使观众和薇拉内尔一样放下戒备,相信她们即将原谅彼此,并且享受追逐和杀戮过后的温情时刻。然而剧情随之翻转 —— 杀死伊芙变成杀死薇拉内尔,伊芙的匕首刺碎的不仅是薇拉内尔的真心,还有观众对于两人关系走向明朗的预期。

那么为什么还有很多粉丝(尤其是 LGBTQ 粉丝)看得十分欣喜呢?

这还是要从剧情的设定说起,薇拉内尔明显喜好女性多过男性,安娜和伊芙这类有着蓬松卷发的中年女就是她的理想型。伊芙的性向则模糊不定,表面上是直女,薇拉内尔却比她待在家里的甜心丈夫更具诱惑力。《杀死伊芙》的主编剧兼执行制作人菲比·沃勒-布里奇谈到结局造成的争议时说,“剧里每一个时刻的存在都是为了这两个女人最终可以单独待在同一个房间。”

   

像这样坐在一起 | 图源《杀死伊芙》

8集的时间里,伊芙失去了最好的朋友比尔,将婚姻置于险境,甚至拿自己的理智赌博,只是为了追逐薇拉内尔。她们之间的化学反应建立在随时可能碎裂的冰面,处于势不两立的仇敌和可能的情人交界的灰色地带。但这丝毫没有削弱最终的酷儿倾向。丈夫尼科最后两集的淡出带走了阻碍在伊芙和薇拉内尔之间的异性恋威胁,安娜的存在交代了薇拉内尔的悲惨过去,也指明伊芙可能的情感走向。可以说,剧情的一切都是在帮助她们探索、确认自己的心意,也因此剧末两人坦白对彼此的欲望和迷恋的画面看起来如此真实,即便她们连亲吻都没有。

《杀死伊芙》的百合色彩是官方认证(就像前两年的美剧《汉尼拔》,虽然画面上没有直接展现,但创作者 Brian Fuller 直接承认:汉尼拔和 Will Graham 是有爱情的)。但同时,结尾的处理给之后的走向又留下了流动性的空间 —— 就像女人的情欲一样。很懂了。

总之,这是一部由懂女人和女人情欲的女人拍的,女人领衔的,让女人看得十分过瘾的剧。要真想想,这样的剧实在不多。

//作者;Cristina

//编辑:Alexwoo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