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悟空问答

 怡江南cyosuf9y 2019-02-08

他是一个很不平凡的人。

他的三个儿子要么是国民党政要,要么是豪商;他的三个女儿要么嫁给了国民党领袖,要么嫁给了国民党政要。

这个人是孙中山曾经的好朋友——宋嘉树。

宋嘉树比起他的儿子宋子文、女儿宋霭龄、宋庆龄和宋美龄,或许不是很有名,但是,他却是孙中山的革命生涯里一个不可或缺的朋友、支持者和追随者。

只是,他最后却和孙中山闹得很不愉快,甚至给孙下跪磕头。

宋嘉树生于1864年,字耀如,海南文昌人。孙中山生于1866年,宋虽然比孙大两岁,可是宋的经历却更为坎坷,当然,坎坷的经历也成就了宋嘉树,后来更是成为了孙的好朋友。

不过,却不知道他后不后悔成为孙的朋友,然后尽自己的一切努力去支持和帮助孙。或许,也不后悔,宋庆龄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最好地诠释了宋嘉树的所作所为——“是宋家为中国而存,而不是中国为宋家而存”。

宋嘉树原名叫韩教准,虽然他的祖上也曾阔错过,可是早已经穷困潦倒了,后来为了讨一份生活,他更是在9岁时跟着哥哥去了爪哇当童工,一直到12岁的时候,他才终于迎来了人生的逆转。

他在12岁这一年,被过继给了一个堂舅,也因此改姓宋,后来便跟着自己的嗣父去了美国——一个彻底改变他命运的国度。

人的命运就是如此奇妙,当年被过继给堂舅时宋嘉树很不乐意,可是后来即使他发达了,也一直没有改回韩姓,自己的儿女们也姓宋。因为他知道,如果他没有被过继给堂舅,没有改姓宋的话,他只会是一个农夫或者一个苦工的命。

成功可以走捷径,但是捷径却不是每个人都能走,如果走不了捷径,就拼命努力。

他不是一个甘于平庸的人,为了能够读书,他逃离了嗣父的丝茶店,偷偷蹭上了美国政府的一艘缉私船。后来几经辗转之下,他信了基督教,又进入了神学院学习。

他在1886年从美国留学回国后,在上海当起了牧师,后来因为印刷圣经而赚了一笔钱,这让宋嘉树突然打开了一扇通往成功的路——经商。一个传教的牧师当然少不了圣经,可是谁也没想到给教会印刷圣经也能发家致富,所以,“第一个吃螃蟹”的宋嘉树成功了,这是命,也是他的际遇。

从一个印刷圣经的牧师到一个买办商人,从一个买办商人到一个富甲一方的实业家,又从一个富甲一方的实业家到一个一心一意支持孙中山革命的革命家,他的人生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他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生而伟大的人,一个伟大的人格也需要修炼,无数的人想成为伟人,可是只是极少数几个人成功了,余下的有些人将自己修成了庸人,有些人则将自己修成了奸人。

宋嘉树虽然很少被人称为一个革命家,只作为宋氏三姐妹、娀氏三兄弟的父亲而为人所知,但是,他确实算得上是一个革命家,而革命家是伟大的。

他自从在1894年结识孙中山后,受到了孙中山革命思想的感染,然后毅然决然地成为了他的支持者和追随者,一个信念坚定而又有钱的追随者会对孙中山产生怎样的影响?

革命,从来不仅仅是靠一句两句激励人心的政治口号,想要成功革命,还需要一个不可或缺的助理——钱!

或者,叫作革命经费。

孙中山缺钱了,宋嘉树便掏钱给他,将自己的家产花完了以后,又想尽一切办法给他筹钱。所以,宋嘉树前半生积累的财富几乎全用在了革命事业上,以致于宋子文回国后和盛宣怀的女儿谈恋爱都被盛家嫌弃。

不是一个真正的革命家,不是一个无私的人,是做不到的。

有人会打着革命的旗号为自己揽权揽财,有人则会为了革命散尽千万家财。

对孙中山的支持,宋嘉树不仅给钱,还给人。

孙中山缺一个英文秘书,宋嘉树二话不说,让自己的女儿宋霭龄给他当了秘书,因为宋霭龄在美国待了很多年,英语水平好,而且还不用花钱,也值得信任。

后来,宋霭龄和孔祥熙结了婚要回国,孙中山一时之间又缺英文秘书了,这时候宋嘉树又是二话不说,让自己在美国留学刚毕业的二女儿宋庆龄回国,接任英文秘书一职。

宋嘉树对孙中山真是没话说的,可是孙中山对宋嘉树便没那么真诚了,先是和宋霭龄传出了绯闻,不过,这个绯闻应该是假的,至少我不是很相信。然后,又将宋庆龄追到了手,孙与宋嘉树是同龄朋友,宋庆龄相当于是他的侄女,叫他一声叔叔,可是......

宋嘉树的夫人倪桂珍坚决反对宋庆龄嫁给孙中山,宋考虑到孙的身份和地位,说要考虑考虑,可是孙竟然拐带着宋美龄跑去了日本,然后先斩后奏地结了婚。

宋嘉树当时气得直奔日本,然后嚷嚷着:“我要见抢走我女儿的总理!”

等到孙中山不尴不尬地出来后,当所有人以为他会找孙中山的麻烦时,他竟出乎所有人意料地跪在了孙的面前,然后哽咽着说道:“我的不懂规矩的女儿,就拜托给你了,请千万多关照!”

他说完后便起身离去,所有人目瞪口呆。

岳父跪女婿,千古稀奇!

宋嘉树这一跪,跪走了他们几十年的交情,跪走了他追随了几十年的信仰。

他下跪,是因为他无力反抗,更是因为他想要给自己和孙留一点颜面,他不想破坏孙在世人眼里的形象,所以他只能成全孙中山。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相知又贵在知心,不知道宋嘉树后来是否感叹过自己似乎从来看懂过自己的这个老朋友。

经此打击,宋嘉树很快地失去了精气神,仅仅过了两年半的时间,到了1918年5月,54岁的他便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宋嘉树的经济基因多数给了儿子,政治基因则多数给了女儿,是一代牛人,可是在生命的最后几年却也很憋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