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评价《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鹏天阁隐龙斋主 2019-02-08

大概是1992年在小学语文课本上学的两首诗,个人文学水平不怎么样,只说说自己的看法:

唐代诗人刘禹锡写的诗“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同一时期的“唐宋八大家”之首柳宗元写的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两首诗的背景和两位诗人写这两首诗时的际遇是一样的,唐顺宗在位期间为了扭转衰败颓废的唐朝国运,进行了加强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和反对宦官专权的“永贞革新”。光是老百姓的负担就大大减轻了,“永贞革新”的内容里有取消“宫市”,大诗人白居易的《卖炭翁》就是在抨击揭露“宫市”就是皇宫的宦官们赤裸裸的在抢劫老百姓。还有取消地方向皇帝的“进奉”,说穿了就是地方藩镇和官员给皇帝送钱,给皇帝送钱数额必须是巨大的,因为财政恶化皇帝也缺钱,这钱怎么来的?还不是对老百姓敲骨吸髓搜刮来的。可惜“永贞革新”失败了,本来就健康状况恶化连话都不能说的唐顺宗被迫退位,传位唐宪宗,核心领导人物王叔文王文丕被赐死,八位核心人物都被贬往偏远荒凉的外地任司马,又称“二王八司马事件”,刘禹锡和柳宗元是“八司马”其中的两位。

刘禹锡在被贬去上任的路上写了这首诗,“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在描述国家的衰败和民生恶劣的百业凋零。“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和“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人表达了凄凉孤寂的心情,特别是这两首诗都提到了“雪”,这是对国家形势衰败政治环境黑暗和民众生活困苦的恶劣常用的描述手法,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写了《捕蛇者说》,捕蛇者的祖父和父亲都死于捕毒蛇,可是只要捕了毒蛇交给官府就可以不交赋税,捕蛇者为了不被赋税压垮甚至逼死只能继续冒死捕蛇,因为他那些不捕蛇的邻居们大部分已经家破人亡了,“苛政猛于虎”,也照样猛于毒蛇。刘禹锡和柳宗元空有国家天下的抱负壮志奈何经过“安史之乱”的唐朝已经糜烂腐朽,进取奋斗的人终究回天无力成为黑暗腐朽的牺牲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