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忠烈恩王、普济明王——古溪境游神

 修敬斎 2019-02-08

儿时,每到正月对于街上神明出巡的热闹总是特别好奇,有锣鼓队开路,有舞龙闹街,还有许多拿着小旗帜的孩子......后来我才知道原来这叫做——游神。这项传承至今的民俗活动,是蕉城人信仰的寄托,是他们对传统习俗的传承,更是他们永远的记忆。


宁德的古溪村一直以来都有迎神游神的活动,在每年的正月十一、正月十二古溪村都会有忠烈恩王、普济明王出巡。古溪村,位于宁德市蕉城区城南镇鳌江两岸。此地敬奉有忠烈王、普济明王、临水夫人、师公、田元帅、齐天大圣等数十位神灵,以忠烈王黄岳、普济明王林亘(即林公忠平王)、临水夫人陈靖姑为主神。

村里供奉忠烈王黄岳的庙宇—忠烈行祠闻名在外,在历代地方志中都有记载,它所建成的时期仅此于城关东门外的土主宫。供奉普济明王的庙宇在村东塘前头,隔着东湖,与塔山遥遥相望。这两位神灵,被村民亲切的尊称为“社头公”。临水夫人俗称“大侬奶”、“奶娘”,上、下、内三厝各有一尊(其中下厝有两尊,分别称为“旧奶娘”、“新奶娘”。除了下厝有单独的奶娘宫外,其他二尊皆供奉于祠堂)。

忠烈王黄岳所在的忠烈行祠,俗称“下坂宫”、“下马宫”。位于104国道旁,交通便捷,人烟稠密。下马宫始建于南宋,地位仅次于碧山忠烈王庙,宋季圮。明嘉靖十五年(1536),邑人岁进士左雍倡众重建,重建时的方位、时期都事先由忠烈王降箕“决定”。清乾隆十八年(1753)重修。同治八年(1869),里人陈良卿、陈良弼、陈登益倡众重修。原有建筑包括大门、戏台、拜亭、大殿四进。建国后改为乡镇造纸厂,1982年端午节毁于大火,1984年原地重建,颇具规模。今宫内尚存有嘉庆时期(1796~1820)石供桌、同治八年修庙碑等。

而普济王宫,在村东塘墘头,祀林公忠平王。旧时与酒屿隔水相望,故设为村庄码头,大小船只停泊于此。普济王宫建于清嘉庆五年(1800),至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相传旧时有一年发洪水,一只石香炉漂流至塘沿头附近的八斗池,村民捡到以后,通过香炉上题字,认定是忠平王庙物件,便集资在香炉停泊之处建了一座小庙。光绪年间(1875~1908),毁于回禄。由于原庙地址狭小,不便祭拜,后有上祠福房陈朝文、朝武兄弟捐献祖宅地基重建,即今址。重建后的普济王宫分上下两进,建国后历经变革,旧貌犹存,唯有普济明王神像、嘉庆石香炉毁于文革。2002年,村民集资扩建,增设戏台,以及宿舍、厨房等附属建筑,占地面积约五百多平方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