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学练“气功”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入静时“舌抵上腭”之原则

 柳家李红 2019-02-09

通常情况下,在学练气功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入静时,都会出现唾液分泌增多的现象,这是练功时的一种正常反应。然而,也有少数初学者,在练功时却出现口干、喉痒、甚至呛咳等情况,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练功反应。多数于舌抵上腭有关,当练功出现这种情况后,应及时采取得当措施予以纠正。多年前我就是练站桩时舌卷上腭的受害者,等明白了已晚了,当时病后马上改舌舐上腭,减量练功,个人觉得舌卷上颚好一些,开始不习惯,但过了几天后感觉很好。有时候练功发现舌头自动会抵上,舌尖放在上牙龈的凹处,很自然,一点不累,结合这篇文章,觉得现在的抵舌应是非常正确。这个问题既然都说不清楚,过于深究也没有太多的必要,主要是在练习的过程中自我体会,也没有必要刻意追求,只要真气充盈,怎么抵都是可以感觉到任督二脉是通的。就算那些已通二脉者,他们的抵法也不一样,说明这个问题过于深究是没什么。

舌抵上腭之原则

“指嘴闭齿合,舌头尖及舌面前部自然贴在上齿龈处。”

“舌头上卷用舌底面接触齿龈上部凹处。”有武友问以上那种方法是正确。

要解释上面作法的正确性,首先应把“舌舐上腭”作用说清楚。“舌舐上腭”的作用:其一是产生涶津,其二是接通任督脉,俗称搭鹊桥。“舌舐上腭”的“舐”很多写成“抵”,“舌抵上腭”,所以有上面第二条的误解。“舐”:舔犊之情,指母牛把消化菌舔给小牛犊。

“舌舐上腭是舌自然贴上腭,如何做到自然贴到上腭去?那意境就是口象含着舌头,小孩子就是含着舌头的,所以小孩子涶津长流。大家试试,把舌头自然含着,让上腭触到舌头就行,不要管它触及舌面什么部位。这样含着舌头不一会涶津就能满口。如把舌头卷到上腭去,不仅仅口部僵硬,牵动到脸部和整个头部都紧张,口中干干的。在练功中,一般不要刻意“舌舐上腭”的,如感觉舌舐上腭不舒服,影响到练功入静,就不用去要求这部位做到位。当通督后要接通任脉时,它自然会有种磁吸力让舌头贴到上腭去贯通任督脉的。

有武友认为练内家武功时舌卷上腭能紧张喉舌肌肉,不振头。这是不对的,内家拳脱胎于丹道。所以内家武功秉承丹道松静自然为原则立场,而不是外门以紧张肌肉为训练要素。舌头硬顶上腭,就像有东西塞住喉咙一样,很是不适。就是练外门武术也影响动作的完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