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社会,重要的人物去世后皇帝一般都会辍朝以示哀悼。以清朝为例,皇后与皇贵妃去世一般辍朝5日,贵妃去世一般辍朝3日,其他的鲜有比辍朝5日更尊贵的殊荣。不过,整个清朝历史上却有一位亲王去世的时候辍朝7日,他也是清朝唯一一位享受辍朝7日殊荣的人,他就是清朝最早的铁帽子王之一济尔哈朗。

济尔哈朗是努尔哈赤的侄子,他的父亲是努尔哈赤的亲弟弟舒尔哈齐。不过,济尔哈朗却是从小就被努尔哈赤养在宫中,因此,从成长经历来说,济尔哈朗与努尔哈赤的皇子们关系更好,毕竟从小一起长大。
历史也记载了济尔哈朗与皇太极的关系不一般,他与皇太极从小一起长大,感情颇深,因此,在父亲舒尔哈齐与哥哥阿敏叛国后济尔哈朗则继续深受努尔哈赤与皇太极信任。

长大后的济尔哈朗追随努尔哈赤作战,因军功升至和硕贝勒,后来更是成为四大贝勒之一,权倾朝野。而且,济尔哈朗还是最早的四大亲王之一,即和硕郑亲王,这个爵位属于清朝的铁帽子王,世袭罔替,无比尊贵。
皇太极死后,因为没有留下任何遗旨,所以在选谁是下一任皇帝的问题上清朝统治者之间出现了争执,当时最有机会继承皇位的分别是皇太极的长子豪格与皇太极的弟弟多尔衮。双方争执不下,此时和硕贝勒济尔哈朗提议(也有历史记载为济尔哈朗与代善共同提议)由皇太极的第九子福临继承皇位。

双方争权夺利的具体过程我们就不详细描述了,历史最终选择了福临继承皇位,也就是顺治皇帝。顺治继位后,因为才6岁,年幼无法理政,所以由济尔哈朗与多尔衮共同辅政,济尔哈朗也成为了顺治朝的两大辅政大臣之一。
顺治入关后,济尔哈朗继续在军事方面为大清开疆拓土。顺治六年,济尔哈朗带兵出征,平定了60余城,班师回京后皇帝亲自嘉奖,赏他白银两万两。多尔衮死后,济尔哈朗作为曾经的辅政大臣,权力与地位自然是水涨船高。但济尔哈朗识时务,在多尔衮死后,济尔哈朗带头追论多尔衮的罪状,最终多尔衮被革除爵位,这一派系的势力几乎被打击殆尽,而顺治皇帝也实现了中央集权,这一切都离不开济尔哈朗的支持。

顺治十二年,五十七岁的济尔哈朗身体日渐不适,他患病后顺治曾亲自探视。同年五月,济尔哈朗病逝,他死后,顺治异常悲痛,下令辍朝七日以示哀悼。整个清史上,济尔哈朗是唯一一个死后令皇帝辍朝七日以示哀悼的人,他也是唯一一位享受此殊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