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话才是避免战争的最佳途径:从马戛尔尼使团觐见乾隆说起

 半梦书斋 2019-02-09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罗伯特·弗罗斯特

1793年9月14日,马戛尔尼率领的英国使团终于在承德避暑山庄见到了天朝上国的乾隆皇帝。英国使团此行的公开目的,是“因前年大皇帝万寿未申祝厘,今遣使臣马戛尔尼等将由天津入贡”。“大皇帝万寿”是乾隆55年(1790年)农历8月13日举办的。为什么两年多以后,蕞尔岛夷才想起来补贺大寿呢?

其时,英国已在印度战胜了法国,天朝的海外贸易大部分落入东印度公司囊中。工业革命如日中天的英国对于海外市场的需求如饥似渴,而天朝对通商的限制,则严重掣肘了英国的商业发展。英国人认为,对华通商的困难是地方官吏从中作梗所致;若能开张圣听,那么,以乾隆之开明,在广州之外再开几个口岸,殊非难事。因此,东印度公司怂恿英王乔治三世以贺寿之名派遣使团,并由英国商人波朗、亚免、质臣等于1792年农历10月向广东总督郭世勋先行禀告。郭总督深谙圣上的虚荣心,自是竭力吹嘘外邦对天朝艳羡之切,归化之诚,于是龙颜大悦,谕旨“准其所请”。

对话才是避免战争的最佳途径:从马戛尔尼使团觐见乾隆说起

1901年大英帝国版图

在此之前,英国政府已正式任命马嘎尔尼为正使、司当东为副使,以庆贺乾隆八十寿辰为名,于1792年9月26日从朴茨茅斯港出发,随员80余人并卫兵95名等合计七百余人,浩浩荡荡远渡重洋而来;费用当然要由东印度公司承担。此行的真正使命则是“取得以往各国未能用计谋或武力获致的商务利益与外交权利”,并使这个”庞大的帝国成为我们本土制造业和印度的市场“。换句话说,就是通过建立两国正常邦交进行直接对话,促进中国向英国开放市场。

当是时也,英国国王是在位时间之长空前的乔治三世,首相则是当年才33岁的小皮特,不过已经在这个位置上干了9年;而在天朝,正是和珅权倾天下的时期,此时的乾隆已垂垂老矣,再过两年就要当太上皇了。

由于英国使团假借向乾隆皇帝祝寿的名义出使天朝,天朝上下自然认为使团是诚心向化、祝寿进贡的“贡使”;即便不是“贡使”,外邦来朝也必尊天朝为上国而以藩属自居。因此,和中堂便要求马特使向乾隆行三跪九叩之礼,马特使则一口回绝。通常的说法是天朝在礼仪问题上让了步,允许马戛尔尼单膝下跪行礼。我认识这是最典型的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礼仪是体统问题,在天朝这边,是断不肯通融的,和中堂更是绝不会因此而招惹“朕意不惬”的。还有什么比面子还重要的呢?实际情况应该是眼看出师未捷就要半途而废,马特使做出了妥协:若能以礼仪上的让步达成目的,受此屈辱又何妨?

对话才是避免战争的最佳途径:从马戛尔尼使团觐见乾隆说起

觐见时的礼仪之争搞得双方都很不爽,但更重要的是其中的象征意义。“先进社会和传统社会相遇,我还从未听说过有比马戛尔尼出使中国时第一个爆发工业革命的国家和最杰出的文明国家之间高傲的相遇更有说服力的例子。”(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即使三跪九叩之后,总算坐在一起,也是鸡对鸭讲,两个世界的对话根本不在一个频道上,双方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全然找不到交集。

说英国为此次对话还是颇费了很多心思的。700多人分乘军舰“狮子号”、商船“印度斯坦号”和供应船“豺狼号”,携带着价值13000多英镑的天文地理仪器、乐器、钟表、毯毡、车辆、武器、船只模型等贵重礼物,其中还有韦奇伍德的瓷器。韦奇伍德是以创始人之名命名的陶瓷品牌,这位英国瓷业大王正是《物种起源》一书的作者达尔文的外公。马戛尔尼启航出使中国的那一年,东印度公司停止购买中国瓷器,因为韦奇伍德抢了中国陶瓷的生意。13000英镑的礼品是什么概念呢?1790年,英格兰、威尔士家庭年收入超过5000英镑的大地产者只有400户。

一俟马特使祝寿进贡完毕,天朝就准备“加以恩待,用示怀柔”,然后把使团打发走。但在翻译完了英国的国书之后,才发现英国人的真正意图;乾隆对英国的所有要求断然拒绝。从今天的视角来看,英国无非是希望通过建立平等的邦交,寻求一个梦寐以求的开放市场,以天朝上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英国尚不至于心存殖民或侵略之意。据马戛尔尼的随员安德逊说:“我们的整个故事只有三句话:我们进入北京时像乞丐;在那里居留时像囚犯;离开时则像小偷。”(佩雷菲特)

对话才是避免战争的最佳途径:从马戛尔尼使团觐见乾隆说起

对话的大门就这样关上了。尽管20多年之后,英国于1816年第二次派出阿美士德使团,再一次进行了对话的尝试,但嘉庆皇帝连门都没让他们进,直接把他们赶走了。阿美士德的副手是托马斯∙司当东,正是马戛尔尼的副手的儿子。他当年还是一个11岁的孩子,随马戛尔尼使团也到了中国。

两次失败意味着和平交涉之路不通了,英国人以旁观者的眼光做出了判断:“清帝国好比是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它之所以在过去一百五十年没有沉没,仅仅是由于一般幸运的、能干而警觉的军官们的支撑,而它胜过其邻船的地方,只在它的体积和外表。但是,一旦一个没有才干的人在甲板上指挥,那就不会再有几率和安全了。”托马斯∙司当东正是强烈主张发动鸦片战争的代表人物。在鸦片战争前,外邦求平等待遇而不得;在鸦片战争后,天朝求平等待遇而不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