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许从过程看,生命勉强算是一个故事,但从生命的整体和结局来看,它无疑更像是一个事故。
生命本来是一次内在成长的机会,我们却把生命完全转化成了一个持续的外在积累。
你的世界就是你的意识状态,你的意识状态就是你的世界。
心灵的喜乐来源于内在的清晰和纯净,而苦恼来自内在的混乱和污浊。
我们在外部世界的活动越多,身上污染的灰尘和脏东西就越多。
我们的灵魂想要做自己,但社会和周遭的环境不允许我们做自己,我们被给予了很多的责任和角色。
好的事情往往达不到我们的期望值,糟糕的事情却常常超出我们的预估。
我们的人生就像太阳。
我们总觉得时间在流逝,其实是我们自己的生命在流逝。
快乐和痛苦主要不是来自我们已经拥有的东西,而是来自我们目前的状态所产生的变化。
如果你放弃了诸多小的快乐,那么你将意外地收获大的快乐。
如果一个陷阱的尺寸足够大,里面又有足够的活动空间,甚至还有一些小游戏可以玩,那么它就不容易被认出来是个陷阱。
最了不起的外出,是走出自我。
真正的浪漫应该是一种自我和意欲都不在场的境界。无我才是最大的浪漫。
痛苦的全部价值就是要让一个人变得觉悟。
无论我们怎么努力,外在的东西都无法进入我们的内在。
每个人都应该去实现他自己的命运。
每个人都应该去超越自己,而不是去超越别人。
我们对时间的焦虑,其实就是对死亡的焦虑。
时间让我们意识到生命本身的可悲,时间使我们产生了悲剧意识。
一切事物的神秘感,都要仰仗这个距离。
快乐的高度和悲伤的深度,即是生命的高度和深度。
支撑人们活下去的两个主要动力:一个是被性的幻想所驱策,另一个是他们相信自己将来会变得更好。
多数人所寻求的安全感,实际上只是一种舒适的监禁。
人的前半生主要是做梦,后半生则回忆这些梦。
人生是一个需要我们用一生不断去反省它的错误的过程。
人生是一个展示,同时也是一个掩饰。
人在对外界事物的关注中耗散掉了自己的一生。
当我们在追逐什么的时候,我们不要忘记死亡同时也在追赶我们。
人生的意义--从发现人生的无意义开始。
真正的成功是生命本身的成功,除此之外的其他成功,仍然不足以弥补生命本身的失败。
忙碌并不等于充实,成功也不等于成熟。
人在思想和行动中丧失了自己,人生便错失于匆忙之中。
如果你反对某个东西,离开它才是最彻底的方式。
保持超然,恐怕是一个人活在世上最体面的方式了。
人最终是要归零的,在这之前开始做减法是明智的,那是最好的适应性训练。
人生真正的制高点不是站在成功的巅峰上,而是站在死亡的高度上。
一个人外在的积累,并不足以封堵生命本身的流逝。
一个人失去的东西越多,他就越接近于他自己。一个人所拥有的东西,就是他与他自己之间的唯一障碍。
世界上并没有所谓的胜利者和失败者,只有执迷者和超脱者。一个超脱的失败者,远胜于一个执迷的胜利者。
生命是一种误入歧途的状态。也只有通过这种方式,生命才会了解他自己。
大自然是一个谜,但它更是一面镜子,大自然希望人类透过这面自然之境去破解自己。
孤独、无为就是被动性,死亡更是被动性的极致。
所有的竞争最后都可以归结为与自己的竞争。
人生就像一个陷阱,一个人越是在里面扑腾,就越是深陷其中。
放松,是返璞归真的唯一方式。
真正的平庸,并不是在社会上无所成就的那种平庸,而是精神和灵性上的空泛,一种内在的荒芜。
轻易地承诺,让我们不是背叛自己的声誉就是背叛自己的能力。
人一生当中都一直在背叛什么人,要么是别人,要么是自己。
对人性完全失望,也许正是一个人追求神圣事物的开始。
人们的外表只是一个展示的橱窗,他们的内在才是真正的仓库。
支配别人是一种罪恶,被别人支配是一种不幸。
人只有在喜悦中才会有创造性,在烦恼和痛苦中,只会产生摧毁和破坏的冲动。
真正的乐观主义是从悲观主义走出来的乐观主义,没有经历过深度悲观的乐观主义是脆弱的,不堪一击的。
谦虚只是傲慢,崭露头角之前的一个简短的开场白。
当一个人欠缺高度,他就会去追求宽度,并且幻想着可以把它直立起来变成高度。
当一件好事变得让人过于兴奋,那么实际上它已经变成了一个烦恼。
了解产生失望,越了解就越是失望。
恨的态度终究是一种去争斗、去获取的姿态。
你就是你所喜欢的东西。
误解也是一种理解,以误解的方式理解。
笑是人类对严肃生活的反抗。
幽默需要极大的智慧。
越是优等的人,就越是喜欢自己独处,因为一切都清清楚楚。
灵魂与灵魂的相遇,是生命中罕见的奇遇。
欲望和欲望的相遇,是这个世界上很普遍的遭遇。
人类过的既不是一种个体的生活,也不是一种整体的生活,而是一种集体的生活。
敌人是明处的危险,朋友是暗处的隐忧。
孤独孕育出伟大的思想和高尚的艺术。
远离人群才是避免烦恼、不幸和灾祸的不二法门。
人的孤独是因为他不接受自己的孤独。
无聊是一种轻度的死亡。
无聊的本质是厌烦。
生命的本质即是孤独,逃离孤独即是逃离自己的生命。
孤独往往意味着一个更高的视角,以及更清晰和广阔的视野。
孤独的最可贵之处就在于它的真实感。
孤独是对别人的渴望,单独是对神的渴望。
单独几乎意味着无限和永恒。
单独中存在着完整。
一旦你的内在有了光,你就完全可以成为单独的,就像恒星一样。
我们很多的不幸和灾祸,都是出自我们对自己的厌倦。
独处是一个人放松自己的最佳方式。
独处是自我发现之旅,社交是自我实现的渠道。
更高级的共鸣无疑是属于认知领域,而非情感领域的。
单独是精神上的洗涤,灵性上的沐浴。
爱和单独是人生最重要的两件事。爱是去经历外在世界的丰富,单独是去体验内在世界的完整。
最大的爱不是来自一个人,而是来自整体。
真正的聪明才智,有一种流动和成长的品质,它总是在不断地更新着自己。
天才们看起来似乎都有点偏激,甚至有点疯狂,只因为天才的自身具有一种更宽广的视野和感知度。
天才把自己当作核能来燃烧和释放,他自己的生命,燃烧到极致,所有世俗生活中的困顿和挫折都变成了核裂变的催化剂,没有这种强度的燃烧和裂变,就难以产生伟大的创造力,最后他变成了一颗微型的恒星。
身体和感官偏爱谬误,灵魂偏爱真理。
一个精微的灵魂能够领悟那些微妙细腻的事物,而这些事物总是与美和智慧密切相关。
想象力和灵感是人的意志素质中最重要的两样东西,这两种心灵能力是人快乐的主要来源。
一个人向内穿透得越深,就越具有创造力,那个深处是一切创造力的源泉。
智慧的首要职责就是有趣。
滑稽是愚蠢的失态,风趣是才华的体现,幽默是智慧的流露。
只有纯净的心灵才能静观万物。
所谓的智慧,就是它能够穿透人类的知识、权威、道德、传统等所有这类烟雾的干扰,完全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事物。
唯一的丰富就是心灵的丰富和意识的丰富。
真正的贫穷就是意识的贫穷,亦即理解力的微弱和感受力的狭隘。
真理不是孤芳自赏,而是孤芳自溢。
真实的事物从来不寻求展示。
真理和智慧永远都栩栩如生。
幽默是智慧的一种自发现象,是创造力的即兴发挥。
简洁本身就是一种放松的状态。复杂的东西,它的内在必定存在着一种紧张。
智慧常常就是那种能够带给人们意外的愉悦和惊奇的东西。
阅读书籍,我们只能得到知识;直接阅读这个世界,我们才能够获得智慧和洞见。
但凡真理,都只有这两个主要特征: 叛逆和有趣。
智慧是一种向上提升的力量,它使一个人轻盈欲升;欲望是由向下拖拽的力量,它使一个人整体下垂。
神性即永恒性。
判断力是一个很奢侈的东西,它的前提条件是一个人具备独立的灵魂。
当一个人定下来,他看事物的眼睛就会有穿透力;当一个人静下来,他就会产生出具有穿透性的思想和洞见。
欲望通常是乐观的,智慧则偏向于悲观。
每一个真理或智慧,都让我们从中呼吸到一种自由的气息。
自由是领悟带来的放松。
美就是神。
但凡能够感动你的事物都是神性的,而引起的内在骚动的东西大都是兽性的。
最好的文字并不是引发你的思考,而是解除你的思考。最好的音乐并不是制造出声音,而是创造出宁静。
艺术是对大自然的提炼和升华。
音乐是大自然的灵感,是浓缩凝练的自然。
纯粹的审美活动是人生最有价值的事情之一。
创造力是生命力最高的表达,暴力是生命力最低的发泄。
外在的成长是一种掩埋,内在的成长是一种绽放。
一个人灵魂的强度,就是真理能够与他产生共振的强度。
敏感度和洞察力类似于嗅觉和视觉,只是它们属于精神的感官功能。
深邃,其本身就有无穷之意。
对真理的需要和渴望造就一个人的灵魂。
境界意味着它是不实用的,它是非功利性的,欲望对它鞭长莫及,那就是为什么它被称为境界。
一个现象的等级越高,能够参与其中的人就越少。
凡是完全源自灵魂的创作,都属于神来之笔。
只有那些拥有自己灵魂的人,才能独立、自为地思考。只有灵魂才会拥有一种清晰的风格。
那些有着强大灵魂的人,他们能够赋予文字以能量和生命力。
只有在灵魂中才会产生原创,原创在这个世界上之稀有,正是因为灵魂的稀有。
拥有灵魂,就意味着一个人能够与神圣的事物产生感应。
当内在变得清晰,自然就会有喜乐渗透出来。
物质的事可以迁就,灵魂的事则无法妥协。
外在的成功需要一个人去进取,内在的成长则从撤退开始。
一个人必须攀上精神的高地,唯有在这里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俯视者。俯视者通过俯视自己而超越自己。
精神的成熟,就是走过从仰望这个世界到俯瞰这个世界的过程,直到最后能够平视这个世界。
头脑知道高兴,心灵知道喜悦,灵魂知道极乐。
通过头脑,你与别人联结,你与物质世界联结。唯有通过灵魂,你才能与神性的事物联结。
一个能拥抱自己灵魂的人,已经不需要再去拥抱别人的身体。
头脑是燥热的,心是温暖的,灵魂是清凉的。
灵性的世界里是没有群众的。
感性是动物的,理性是人类的,灵性是神圣的。
慈悲是对别人最大的有为,无为是对自己最大的慈悲。
只有超越了动物性的快感,一个人才能达到神性的愉悦。
如果我们能够与神对话,我们就不需要与人交流。
神并不是一个有形和具体的存在,而是一个人的意识所能达到的最高潜力。
当一个人很空的时候,灵感就来了,创造力就产生了,这就是空灵的意思。
极致的丰富来自极致的空无。
自卑的全部根源就是因为我们不知道自己的本来面目。
品质越高,就越不需要依赖。品质越低,就越寻求占有。
人常常在山脚下谈论山顶的高度。
一个外表美丽的事物永远不要去打开它,如果不能打开它,那么也就不需要去得到它,远远地观赏它是最好的。
所有诱惑我们的东西,最终都是为了要惩罚我们。
你无法解决问题,因为你就是问题,除非你被解决。
迷恋最终必定会转变为厌倦。
一切的一切最终都归于无聊。
别人终归是一面我们无法穿越的墙。
谁要超越他自己,不是通过占有,而是通过不断的舍弃。
你在高处你会看到的更多。而你在低处,你有机会得到的更多。但是,你所得到的东西必然会蒙蔽你的眼睛。
我们应该更多的去注视生命本身,而不只是热烈的去参与它。
人陷在自己所做事情的泥潭里。
仰视需要勇气,俯视需要底气。唯有自己会飞翔者,才可向下俯视而不至于眩晕。
最拥挤的地方,通常也是最愚蠢的地方。
当深度向上翻转,它就变成了高度。但宽度永远还是宽度。
一个人越是向内深入自己,他对外面的世界就越具有洞察力。
匆忙是一种浑浊的状态,停下来才会产生清晰。
从容到极致,就进入了永恒。
植物一生都在静坐和禅定之中。
天空慈悲地看着大地上所发生的一切。
一无所有其实等同于无所不有。
所有的做都是有缺陷的。只有无为才完美无缺。
外在的世界是多的世界,内的世界是一的世界,多只是一的碎片。
学会了飞翔,便避开了低处所有的拥挤。
空隙是一切美和善的基础。
消极是消失的前奏。
我们真正幸福的时刻,就是我们近乎不存在的时刻。
地狱就是我们自身的紧张,天堂就是我们松开了自己。
真正的爱不是让另一个人变得依赖你,而是引导他去找到他自己内在的潜力。
自由是生命的最高尊严,自由的价值比爱来得更高。
爱有两种: 迷恋与慈悲。
激情大都来自幻觉。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地被提问的过程,直到被问题彻底问倒为止,亦即生命终结。
去承受生命的全部空虚以及最终的死亡,这就是生命的意义。
死亡是空无的另一种说法。
一切向外的努力都隐含着权力的欲望。
不能安于自身,这是所有欲望的起源。欲望其实就是一种无意识的,逃离自己的努力。
眼睛聚焦,我们才能看清楚一个东西。意识聚焦,我们才能思考一个东西。
所有的问题都来自头脑,所以头脑是唯一的问题,而头脑是受欲望驱动的,所以欲望是所有问题的根源。
欲望是我们的唯一枷锁,我们都是自己捆绑了自己。
弱者被人们同情,强者被人们羡慕,智者被人们曲解。
越是人多的社交场合,人与人之间就越是不可能产生真正的交流,有的只是面具与面具之间的周旋,有的只是自我的炫耀和宣泄。
爱看热闹,这是平庸之辈最显著的一个共同特点,就像一个什么协会的会员共同佩戴的胸章一样。
井底之蛙坐井观天,那也是了不起的一种定力。
人都是自己制造出灰尘,然后又自己全部受用。
如果一个人有精明的头脑,他就很难有清明的心灵。
洞察力和敏感度来自内在的清晰,而麻木迟钝则是内在混乱的产物。
真正的美德不仅必然包含着纯真至善的品质,它甚至还会表现出诗意和艺术的美感。
自然风景的美就在于它的整体感。
多数人所认同的事物往往价值很小,而价值极大的事物却只被极少数人所领悟。这是人类认知领域的动量守恒定律。
如果一个人真的要了解世界是什么,他不需要去穿越整个世界,他只要去穿透他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