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庐江方氏 (壮猷堂)家训家规

 af龙 2019-02-09

【背景资料】庐州方氏,元末明初,先祖待召公挟剑来庐,访毛义之故居,吊左元放遗井,“爱庐之风土朴茂,”从徽州歙县迁徙定居。至今二十二世,六百年有余。待召公诞八子,先后析居今庐江金牛、郭河、白湖、泥河,矾山等十余乡镇,及合肥、肥东等地,故又称“庐州方氏”。
    庐江方氏于元、明两朝均有家谱,遭兵燹致残卷。清乾隆三十八年 (1773)修谱建祠,名堂号“壮猷堂”(典出《诗·小雅》:“方叔(
周宣王时贤臣)元老,克壮其犹。”释义:谋划深远。至民国十三年(1924),第三次续修家谱,在祖谱之基础上议定家规家训条例。其条例清晰,详略得当,既严而细,力重千钧,束众举止,乃劝善惩恶之标本。经代代相传,方氏后人恪守家规,端正门风,净化心灵,做到家传户守,世代遵行。

 

 

一、家训

孝顺父母

人生在世上,聖贤皆可作须,从孝上做起,顺孝上做起,顺上行去,这孝顺二字是人最要紧的事。若是人能孝顺,就是好人,若不孝顺,,便有法惩治他了。看那:大清律上有云:(略)

尊敬长上

尊以礼言,敬以心言。礼从心出,不是虚文人,凡遇尊长在上,一切称呼拜揖坐行言语之间,都要事事尽礼,实实敬让,总是个好人。若不尊敬长上,便有法惩治他了。看那!大清律上有云:(略)

和睦乡里

凡乡村城市同街共井,都是乡里,既是乡里,则与我田里相连、房屋相比。不可因此小岔构成大衅,失了同乡共里的和睦,必须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持,凡冠婚丧祭之事,但要致敬尽礼,这总是个好人,若不和睦里,便有法惩治他了。看那:大清律上有云:(略)

教训子孙

人家子孙宗支要他传承,家业门户要他继立养生、送葬要他周旋,子孙一身关係,匪小为父兄者,必须要教训他,敦请严师设立规矩,敛其性情,使之知理识义。土农土工商各归一业。这总是个好人,若不教训子孙,听那子孙所为设若,那子孙所行之不善,便有法惩治他了。看那!大请律上有云:(略)

各安生理

生理二字;生,即是营生之生,理,即是天理之理,顺里营生头头是道,凡人只要存个天理良心,土农士商都要它安自家本分,这总是个好人,若不安生理便有法惩治他了。看那!大请律上有云:(略)

 

 

二、家规(三字经)           
十法
一、孝父母;二、和兄弟;三、严闺阁;

四、恤孤寡;五、教诗书;六、勤职业;

七、睦亲邻;八、存忠厚;九、敦礼义;

十、尚节俭。
十戒
、戒忤逆;二、戒淫乱;三、戒强暴;四、戒赌博;五、戒懒惰;六、戒奢侈;七、戒残刻;八、戒谗吝;九、戒轻薄;十、戒争讼。

以上法戒,人能体此行之,则其兴也。浡焉苟反是行之,则其亡也。其凋零破败,试观今之富贵昌隆、名高望重者,未有不由此道者也。其凋零破败,丧家亡身者未有不违此道者也。       
    
标此家规二十条于谱,以立梗概祠内,另以大粉板一面,一书《十法》,以悬于祠堂之东壁;一书《十戒》,以悬于祠堂之西壁。每条下,各缀俗语一段,以明其义。又于清明日、冬至日。族众咸集设定高台一座,选子弟之读书聪且俊者立其上,为宣读讲明初之俾。
   
吾之人,无论知书与不知书,咸得于所闻目染之耳濡之。而人人法其所法,戒其所戒,则方氏之隆,可计日而待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