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伊通河的前世今生:历史上的伊通河航运

 大成净化图书馆 2019-02-09

清代的伊通河“航运”

据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盛京实录》记载,从盛京(今沈阳)至松花江运粮,在沿途设立4个粮仓,利用春夏两季河水充盈运粮。康熙本《盛京通志》记载,巨流河与伊通河段都设置运粮船只一百艘,以康熙在瀛台试验的“白剪油船”为样式,“长三丈五尺,宽七尺,高二尺五寸,每只载米六十仓石”。传说中的“三丈五尺”大船,并不是指运粮船的宽度,而是指其长度。

伊通河的前世今生:历史上的伊通河航运

清代粮食运输线路图

但是,伊通河运粮只能在春夏两季涨水时进行。此时水量充沛,便于行船。另一个原因是东北地区漫长的冰冻期根本无法行船。而从邓子村至伊通边门这段百里路程所需要的陆路运输则正好在秋冬两季进行,因为雨季道路泥泞,不利于马车行驶,同时冬季是农闲季节,便于调动民夫参与运输。

民国时期的伊通河“航运”

伊通河的前世今生:历史上的伊通河航运

民国时期的伊通河

平日里水很浅

甚至连马车都可以在河中驶过

据《长春县志初稿》记载,1921年前后,长春境内有渡口四处,分别是去往伊通县的刁家渡口、去往农安方向的新开河渡口、去往鲍家沟附近的小城子渡口、去往万宝山方向的烧锅岭渡口,而关于船的记载是“船系威乎,仅渡来往行人”。这条记载说明当时伊通河上还存在航运,长春与周围四乡能够以此联络。这里所说的“威乎”是满语小舟的意思,满族先民以渔猎为生,发明了轻便快捷的“威乎”,仅能载二三人。

对于伊通河城区段,《长春县志资料》记载,1928年前后,伊通河“平时水深不满三尺,非至春夏泛涨之际,舟楫不能通行”,说明城区的伊通河航运受到季节的影响。而城区的航运很可能仅限于在没有桥梁的河段进行摆渡。

民国时期长春城内及周边虽有载人船运存在

但是受到季节和运输工具的限制

同时大规模的货运已经不复存在

此时的伊通河航运与康熙时期已经不能同日而语

伊通河航运功能为何逐渐消亡

从行驶“三丈五尺”大船的大航运时代

到近代仅存的摆渡功能

直至航运功能的逐渐消亡

伊通河到底经历了什么?

首先,这是环境变迁的结果。康熙时期,长春一带还属于蒙古郭尔罗斯王公的放牧之地,根据《八旗通志》记载,这里“地脉肥饶,五谷皆宜,河流贯注,林木尚足采取”。这一时期伊通河流域居民不多,植被保护比较好,河水水量充足,具备较高的航运能力就不足为奇了。

但是随着清朝边禁政策的削弱,大量移民涌入伊通河所在的边外,尤其是1800年长春设治后,吸引了大量流民,荒地被大量开垦,森林草原遭到破坏。修纂于1928年前后的《长春县志资料》记载,长春“向无森林”,城市及周边所存的高大树木仅仅是大户人家或墓地为了以壮观瞻而栽种的,而河干、边壕栽种的柳条已随着土地开垦而消失。地表植被的大幅减少,不仅不能涵养河流水源,还会增加泥沙,导致河床淤积,使伊通河航运今非昔比。

其次,随着长春近代化的发展,人们采用的交通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中东铁路、南满铁路、吉长铁路的出现,对航运产生了巨大冲击,导致“河运日衰”。与此同时,桥梁逐渐增多,长春与周边乡镇之间的长途汽车也开始出现。与快捷方便的近代交通方式相比,本已十分衰弱的伊通河航运明显处于劣势,故而渡口不断减少,航运这种交通方式也逐渐淡出长春人的生活。

(转自掌上长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