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盖碗冲泡白茶、岩茶、红茶,为什么烫手?学会这两个技巧很关键!

 小陈茶事 2020-03-20
盖碗冲泡白茶、岩茶、红茶,为什么烫手?学会这两个技巧很关键!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对盖碗的爱与恨,就在于“烫手”二字。

用盖碗冲泡白茶或者岩茶,在头几泡,一般都要快出水。

盖碗经过滚烫沸水这么一冲,到了手中,仿佛所有的热度都向手指上窜,刺向指尖。

这时,还要在心中默念着快出水,一边喊烫,一边忍耐着那股灼热的刺痛感。

茶汤是倒出了,不过有许多茶叶溜进了茶汤中,而桌面上,茶水一片狼藉。

在用盖碗冲泡茶叶时被烫,逐渐成为了许多茶友们心中的阴影,索性……就放弃盖碗吧。

但随便找个茶壶或者水杯,有哪个能像盖碗一样,既能冲泡出饱满的茶汤,还能闻到变化的盖香?

盖碗,其实没那么可怕。实际上,有很多技巧可以组合在一起,让盖碗快出水不再烫手。

盖碗冲泡白茶、岩茶、红茶,为什么烫手?学会这两个技巧很关键!

《2》

第一步,选择合适的盖碗

有些茶友可能选择了厚的盖碗,花色美丽,还有一定的厚度,隔热效果不错。

但这样的盖碗往往尺寸太大,有些足足有140毫升,对于5克的茶叶来说,水量难以掌控。

厚盖碗拿起来不烫手,但碗壁太厚,散热慢,容易闷坏茶。

再者,碗壁厚的盖碗,盖碗本身重,拿的时候重心容易偏,自然就烫到手了。

选择碗沿较宽敞的薄壁盖碗,如110毫升或120毫升的白瓷盖碗,当捏着盖碗的边缘时,比厚盖碗拿起来更加轻便,不容易烫手。

同时,碗沿越宽,杯子的弧度就越大,水流就会更加集中,手指离沸水就更远了,自然不用担心被烫到。

盖碗冲泡白茶、岩茶、红茶,为什么烫手?学会这两个技巧很关键!

选择好盖碗,还要把握好盖碗的水量。注水不宜太满,在碗沿处留一定的距离,出水才不会溢出烫手。

白瓷盖碗的表面有釉质,不会吸收茶叶的香气,不会挂味,反而能把茶原本的香气、滋味都激发出来,光凭这一点就足以冲泡所有的茶类了。

在清洗上,白瓷盖碗也极为方便,洗一个白瓷盖碗只要1-2分钟,洗一个紫砂壶却需要至少5分钟。白瓷盖碗可谓在“快”上赢得了全面的优势。

而且白瓷盖碗碗口大,出汤容易掌控,不容易把茶叶闷坏,也不会因为茶泡得太久而苦涩。

盖碗冲泡白茶、岩茶、红茶,为什么烫手?学会这两个技巧很关键!

《3》

第二步,采用正确的冲泡手法

不想被烫手,手拿盖碗的姿势有诀窍。

找一个标准的110毫升空盖碗,来练习“三指握碗法”。

首先,伸出我们的右手,让拇指、食指、中指活动一下筋骨,再转动手腕,让它们变得灵活一些。

然后,用拇指和中指,分别握住碗沿的两边,切记是碗沿,不是碗身。

食指,放在碗盖顶的帽钮上,切记不是帽钮中间,是帽钮上面,否则会烫到手。

手势摆好之后,就可以开始冲泡的动作了。

先试着用手腕的力量驱动手指,把盖碗抬起来。

接着模仿倾倒的姿势,出水,控水,再放回原处。

盖碗冲泡白茶、岩茶、红茶,为什么烫手?学会这两个技巧很关键!

再倒入90毫升的凉水,继续采用刚才的手势,出水,控水。

如此反复练习多遍,等熟练了,不会再把水倒歪或者洒出来,再用温水练习。

最后进行实操练习,将滚水注入盖碗,力求出水快速,控水干净,茶汤准确倒入茶海,不洒不溢。

到了这个阶段,盖碗冲泡就成功了。

茶友们出水时,还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盖盖子时,盖子的敞口要大一些,保持手势不偏不倚,让茶汤沿着盖碗迅速向下流出,就不会烫到手了。

这时,热气可能随着热汤升腾而上,出水时,手掌心切忌紧贴盖碗,或者离后碗沿太近。

因为在出水的时候,后碗沿会出现一个缺口,盖碗里的水蒸气就随着这个缺口散发出去,手贴在这里可是非常容易被烫疼的。

整个出水的动作也要快,你越担心,速度就越慢,传递到盖碗的热度就越多,反倒事与愿违。

快出水,既是冲泡白茶、岩茶的要求,也是避免烫手的不二法则。

盖碗冲泡白茶、岩茶、红茶,为什么烫手?学会这两个技巧很关键!

《4》

对新手来说,盖碗泡茶掌握不好姿势也是常有的事。

盖碗无法垂直到位,茶汤就沿着倾斜的位置出汤,这样特别容易烫到手。

被烫之后又不得已停下来,没有倒出来的茶汤会再次浸泡茶叶,茶叶过度析出内含物质,不经意就改变了茶汤的味道,让茶汤发涩,发苦。

但正如学自行车没有摔过跤,也难以学会骑车。没有被盖碗烫过,就很难学会优雅地泡茶。

用盖碗冲泡无须太紧张,先用空盖碗熟练手法,再进行实际操作,多冲泡几次,掌握到精髓之后,就不容易烫到手了。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lanxiaoping198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