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轻兵器:英国马蒂尼·亨利后装步枪VS阿富汗前装燧发长枪

 天选小丑 2019-02-10

  现代与古朴的较量:  

英阿战争及其使用的长枪

  19世纪初,英国殖民者为建立从北非到印度的势力范围带,把矛头指向了南亚西北部的内陆国家阿富汗。而野心勃勃的沙皇俄国为南下印度洋,也对阿富汗垂涎三尺。这两大势力不断在阿富汗发生碰撞。英国殖民者为与沙俄争夺对中亚地区的控制权,不惜三番五次出兵阿富汗,仅19世纪就对阿富汗发动了两次侵略战争。

  第一次英阿战争

  第一次英阿战争发生于1839年。1830年代,阿富汗经过旷日持久的封建割据和内战,终于由多斯特·穆罕默德统一了全国。这时,已控制了大半个印度的英国殖民者将目光转向了阿富汗,而同时沙俄也加紧对阿富汗的军事渗透,并骗取多斯特的信任,使阿富汗倒向了沙俄。英国随即以“俄国威胁”为幌子,于1839年4月对阿富汗发动了战争。

  战争伊始,英国军队凭借人数和装备的优势大败阿富汗军队。为了回击英国侵略者,阿富汗人民揭竿而起,凭借有利地形,对英军展开灵活机动的游击战,并最终打败了英军,迫使英军于1842年10月匆忙撤回印度,第一次英阿战争就此结束。

  第二次英阿战争

  第一次英阿战争使英军承受了惨重代价,伤亡人数高达3万余人。尽管如此,英国仍没有放弃对阿富汗的侵占意图,并于1878年11月,以使团遭拒为借口对阿富汗发动了第二次战争。

  第二次英阿战争持续了大约两年的时间,进行了无数场血腥战斗,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发生于1880年7月27日的迈万德会战,这也是英国军队少数被被侵略国本土部队打败的战例中最著名的一个,对于阿富汗军队最终取得第二次英阿战争的胜利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直至今日,这场战争仍在阿富汗军事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1880年7月,由陆军准将乔治·罗伯斯率领的英国军队最初在阿富汗赫尔曼德省与阿富汗将领阿尤布·汗领导的军队交战。在此次交战中,由于被在阿富汗本土召集的雇佣军所背弃,罗伯斯率领的部队不敌阿富汗军队,并最终向坎大哈撤退。7月26日,罗伯斯收到消息,阿尤布·汗部队的一部分正在向坎大哈进军,于是在27日派遣军队到坎大哈西部郊外的迈万德阻截这支阿富汗军队,准备对其发动出其不意的攻击。但非常不幸的是,罗伯斯迎来的并不是阿尤布·汗部队的一部分,而是其主力部队——总共25000名官兵的正规军,而罗伯斯的部队人数还不足2500人。经过激烈的战斗之后,罗伯斯的部队被彻底打败,约有1000人死亡,175人受伤,而阿富汗方面的伤亡人数远比英国多,包括大约2500人死亡,1500人受伤。尽管阿富汗部队的伤亡人数比较多,但这场战役对阿富汗最终取得第二次英阿战争的胜利起到了关键作用。

  在这场战争中,英阿双方都使用了多种不同的武器,特别是英国方面,武器都较为先进,其中英国本土军队主要使用的是性能更优良的马蒂尼·亨利步枪,印度雇佣军主要使用的是施耐德步枪;与之相比,阿富汗军队的武器则显得寒酸一些,其中正规军大多配发有施耐德步枪,而非正规军则没有现代化的武器,装备的大多是比较老旧的前装式阿富汗燧发长枪。

  阿富汗燧发长枪是一种由阿富汗本土设计的前装燧发式武器。英军士兵第一次注意到阿富汗燧发长枪要追溯到第一次英阿战争时期。在那场战争中,据说该枪的射程要超过同时期的滑膛火枪100码(91.4m)的距离,甚至更远。英国诗人吉卜林还特意就这次战争场景撰写了一首诗:“在一个边境的混战中,马匹慢跑在黑暗的峡谷中。2千名富有经验的士兵,跌倒在10卢比的阿富汗燧发长枪的枪口下。”在此次战争中,英国对于阿富汗燧发长枪的评价极高,甚至直到1870年代,仍有一些英国军官认为该枪甚至可与现代化的马蒂尼·亨利步枪相媲美。事实是否如此呢?我们不妨对这两支枪在各方面进行一下对比。

  马蒂尼·亨利步枪与阿富汗

  燧发长枪之结构对比

  多国设计师的结晶——马蒂尼·亨利步枪

  马蒂尼·亨利步枪最初是美国设计师亨利·O.皮博迪设计,后来他的设计传到了瑞士,并且由在当地居住的奥地利设计师弗里德里希·冯·马蒂尼加以修改,改造之后被命名为皮博迪-马蒂尼步枪。该枪被英国武器部选中,采用其枪机机构,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苏格兰枪械设计师亚历山大·亨利所设计的膛线系统,制造出的枪被命名为马蒂尼·亨利步枪。

  马蒂尼·亨利步枪全枪长1372mm,枪管长843mm,全枪质量4.1kg。马蒂尼·亨利步枪还有一款短管型卡宾枪。该枪采用起落式枪机机构,机匣下方设有一个杠杆,向下扳动杠杆可使枪机下降并打开弹膛、装填枪弹。机匣右侧设有一个待击指示器,可显示武器是否处于待击状态。除此之外,枪上没有设置任何形式的保险。其采用片状准星、梯形表尺,表尺射程较长,达1280m,但是该枪并不具备远距离射击能力。

  马蒂尼·亨利步枪采用的是缩口弹壳的0.577英寸施耐德枪弹。该弹弹壳由黄铜卷片及涂漆的铁质弹底组成,纸被甲铅弹头口径为0.450英寸,弹头质量50.5g,弹头初速为411m/s,射速约12发/分。该枪后坐力强大,加之枪托比较直,一些没有经验的新兵在操作该枪时如果握持枪托的姿势不正确,会因后坐力过大而使大拇指向后猛撞到鼻子上,导致流鼻血。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特意在该枪机匣尾端设计了一个拇指放置位置。

  马蒂尼·亨利步枪配用的刺刀种类较多。普通士兵配发的是一种三角形刺刀,刀刃长546mm;军官配发的则是M1873剑形刺刀,其采用波浪形长剑刀片,刀刃长578mm,该刺刀实际上是为恩菲尔德前装短步枪设计的M1856刺刀的变型产品。此外,炮兵使用的马蒂尼·亨利卡宾枪上也配备了式样独特的刺刀,英国皇家海军则配发了特殊的短剑式刺刀。

  设计品质不尽相同——阿富汗燧发长枪

  阿富汗燧发长枪外形奇特,尤其是细长的枪管和特殊曲线的枪托使其成为极易辨识的武器。该枪采用前装式结构,最初设计为火绳枪。后来,阿富汗技工们很快就意识到遂发式枪机机构要远强于火绳枪,因此就在该枪的基础上采用英国火枪的击发机构,将其改造为燧发枪。目前现存的阿富汗燧发长枪中,很多都是由最初的火绳枪改造的。

  该枪机匣顶部设有击砧,击砧后方设有击锤,击锤头部夹持燧石。操作时,将击锤扳至后方使枪呈待击状态,扣动扳机,击锤上的燧石打击击砧,进而击发枪弹。

  毫无疑问,该枪最引人注目之处当属枪托的设计。该枪枪托与普通步枪的枪托大不相同,采用向上弯曲的圆弧状设计。至于为什么采用这种设计,现在已经没有人能完全解释清楚。有观点认为,采用弯曲的设计,可以在射击时将枪托的弯曲部分收拢在胳膊底下。但实际上这种说法难以说通,因为将其收拢在胳膊底下,不但不能瞄准,而且此时击发机构挨着射手的脸,射击姿势非常不舒服。也许,这样的设计并没有什么特殊含义,只是在当地人眼中比较富有美感、比较流行而矣。此外,其枪托两侧带有繁复的镶嵌装饰,极具当地民族特色,镶嵌的图案美观、丰富,有的镶嵌有黄铜、白银甚至是黄金,而有的则是用动物骨骼、象牙或珍珠母等装饰。

  每支阿富汗燧发长枪都是由全手工打造,因此没有哪两支枪是完全相同的。阿富汗燧发长枪的口径并不相同,一般是在0.50~0.75英寸之间。有些枪管内带有膛线,有些则没有膛线。阿富汗燧发长枪在阿富汗的骑兵部队和步兵部队中都有使用,因此枪管长度的变化非常大。有的枪管长些的枪还在枪管下方设置有一个叉状的支撑物用于在射击时支撑枪身。瞄具的式样也多种多样,有的瞄具简单,有的极其复杂,也有的根本没有安装瞄具。

  该枪使用的刺刀同样又细又长,被称为希贝尔刺刀,其与廓尔克军刀齐名。由于该枪采用的是膛口装弹的方式,因此射速较低,大约为1~3发/分,射速高低取决于枪管内是否有膛线以及使用的是否是被甲弹丸。

  马蒂尼·亨利步枪与阿富汗燧发长枪之射击效果对比

  130余年前,两支步枪上演了一场血腥大战,那么,这两支步枪究竟各有怎样的表现?让我们在今天对它们实地测试一下,以对历史交火表现提供佐证。

  测试时,采用了一支标准型马蒂尼·亨利MarkⅡ型步枪,该枪保存状态非常好。马蒂尼·亨利MarkⅡ型步枪于1876年采用,是当时英国步兵携带的主要武器。

  至于阿富汗燧发长枪,则选择的是一支0.56英寸口径的型号。该枪保存状态也比较好,全枪长1524mm,枪管长1143mm,枪管内带有膛线,但膛线设计并不规整,由7条宽阳线及窄阴线组成,各条膛线旋转程度也并不一致。枪托两侧镶嵌有黄铜贴片和珍珠母,枪管采用8个黄铜箍固定在枪托上。膛口采用漏斗式设计,最前端加宽。瞄具包括一个钮扣状准星和一个三角形表尺,其中准星由于使用较频繁,顶部几乎已经被磨平,但不影响瞄准;表尺中间带有一个缺口式照门。

  该枪的击发机构采用的是英国远东印度公司生产的遂发式火枪的击发机构。尽管全枪的保存状态尚好,但是击发机构完全破损,测试之前只得为其更换了击发机构。

  马蒂尼·亨利步枪

  测试马蒂尼·亨利步枪时使用了两种枪弹,一种为射手自己手工装填的枪弹,其采用0.458英寸口径弹头,弹头质量31.1g;另一种枪弹为Ten-X工厂生产的定装枪弹,弹头口径0.463英寸,弹头质量31.1g。使用Ten-X工厂生产的定装枪弹射击时,在91m距离上5发1组枪弹的散布圆直径大约为152mm;而在使用射手自己装填的枪弹时,射击效果要差得多。

  当然,该枪射击时后坐力较大,但是装填和发射速度非常快,瞄具的瞄准效果在同时代的步枪中算是相当好的了。其扣机干脆、利落,扳机力为32N左右。

  阿富汗燧发长枪

  在射击阿富汗燧发长枪之前,首先对握持该枪抵肩射击进行一定的练习。由于该枪枪托比较奇特,使得枪在抵肩射击时不能正常贴腮,不利于瞄准,因此要寻找一个合适的姿势,既可以将枪托后部抵在肩上,又可以正常进行瞄准。

  选择枪弹时首先对各种枪弹进行了试射,最终选定双被甲的霍纳迪0.535英寸圆弹丸,弹丸质量14.9g。

  试射时发现该枪的击发机构动作完美,在发射20多发弹后完全没有发生瞎火现象——这对于一支19世纪的老枪来说已经相当难得了。其击锤簧力较大,因此要使该枪完全待击比较费力,但并没有发生燧石损坏的情况,而且有利于提高可靠性。该枪后坐力较小,装弹顺畅,装弹速度大约为1发/分。但其扣机比较绵软、不干脆,扳机力大约为64N。

  试射结束后,首先在91m处进行射击测试,但射击多发弹后没有一发弹上靶,甚至不能确定枪弹射在了哪里。于是不得不将射击距离缩短到46m,最终得到的最好成绩是5发1组弹中有3发弹的平均散布圆直径为276mm,但其余2发弹并未上靶。射击完后清洁并检查弹膛,弹膛并没有任何损坏。粗糙且不规则的膛线设计,加之射手对该枪枪托外形不是很适应,应该是导致该枪射击效果不尽如人意的主要原因。

  阿富汗燧发长枪由手工打造,武器品质不尽相同,加上其落后的结构设计,因此,在当时的战场上表现一定不如人意。但在第二次英阿战争中,阿富汗依靠其地利人和、兵员众多之优势,因而上演了一幕以落后武器打败手持先进武器的英国侵略军的战争场景,至今成为其战争佳话。

  编辑/王晓西

  □方丽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