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CC爸妈 以往逢年过节,七大姑八大姨见了面就会问:有对象了吗?啥时候结婚?啥时候生娃? 这两年七大姑八大姨明显与时俱进了,见面就是:啥时候二胎? 家里只有一个娃的妈妈,这道送命题准备好如何接了没? 家有二胎的,以为就能逃过一劫了? 呵呵。。。 没听过逢年过节就是大型二胎厮杀现场吗? 若说七大姑八大姨从前只能自导自演,如今,说是升级为总导演也毫不夸张,看热闹不嫌事儿大: 有了弟弟,你妈不喜欢你了吧? 你可不像你姐姐小时候那般乖。 老大比老二白多了! 老二比老大小时候眼睛大多了,这双大眼跟她妈妈一模一样! 俩娃仿佛被丢进了古罗马斗兽场,愤怒的小火苗越烧越旺,随时准备上一场厮杀。 老母亲想想这画面都瑟瑟发抖,难道就只剩下挨宰的份儿? 当然不! 不想局面这么被动,平时就得给两娃锻造出铁打的兄弟(姐妹、兄妹、姐弟)情。 近日,一段6岁小哥哥“霸气护妹”的视频走红,视频中,宝妈正拿着衣架准备打妹妹,哥哥一把将2岁的小妹妹护在怀里,让妈妈打自己。 四岁年龄差的两个孩子,不仅没有把家里闹得鸡飞狗跳,而且哥哥还能如此宠妹妹,这令多少想生二胎的家庭,瞬间放下了心里的一块大石头。 底下评论呼声一片,心都化了! 很多家庭要二胎的初心,就是为了给孩子一个伴儿,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不会感到特别孤单,可最后才发现,大宝对二宝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期待,甚至有些孩子是因为二宝的出生才出现种种问题。 比如天津一位9岁的姑娘,因为父母生了二胎,退化成了婴儿,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她就想要妈妈“亲亲抱抱举高高”。 甚至好多明星家庭也是同样如此。 《爸爸去哪儿》和《妈妈是超人》的热播,让网友们大呼胡可沙溢家的“鲫鱼兄弟”是相亲相爱的二胎典范。在妈妈胡可的微博中,更是随处可见哥哥宠溺弟弟的情景。 别看“鲫鱼兄弟”现在如此要好,可当初小鱼儿出生的时候,安吉也是度过了一段惶恐不安的时光。 即使胡可在孕期已经给安吉做过很多的心理建设,安吉每天也会亲吻妈妈肚子里的小宝宝,可是当妈妈真的生下小鱼儿时,安吉却只肯躲在门缝里看病床上躺着的妈妈。 爸爸沙溢说:如果你害怕的话,那就回家吧。 安吉又哭又闹,但又不肯走。 后来在被爸爸拽走回家的路上,安吉身上突然起了一身的疹子。 面对弟弟的出生,哥哥显然无所适从。 自从弟弟出生,安吉就像变了一个人,喜欢无理取闹,也曾任性地掐过弟弟,甚至还对着弟弟说:我现在这么惨,都是你害的! 很多妈妈在生二胎之前都信誓旦旦地说就算生了二胎,也不会影响自己对大宝的爱护与关心。 可事实往往是,有了老二之后,老大就成了那个可以“等会儿”、因为“大”要谦让的那个人。 父母到底该怎么做,才能让俩孩子相处融洽呢? 让孩子意识到有了弟弟/妹妹,爸爸妈妈依然爱你 因为突然多了一个人来跟自己分享爸爸妈妈的爱,大宝有情绪这很正常,但这种心理建设,在二宝出生前就应该渗透。 从怀上二宝到二宝出生这段时间里,我们有很多机会去和大宝沟通。 虽然我一直在纠结要不要二胎,但是心理建设的预防针,也是经常给CC提前打,比如在看小猪佩奇的动画片时,就会指给CC看: “佩奇爱弟弟乔治,爸爸妈妈爱佩奇,也爱乔治!” “CC喜欢小表弟吗?和小表弟在一起是不是也很幸福?” 通过孩子喜欢的动画片人物结合实际生活慢慢的去引导孩子,有了弟弟妹妹之后,爸爸妈妈仍然是爱他的,帮他把最初的心理防备,变成心理预期。 让大宝参与到照顾二宝的过程中来,慢慢就会成为习惯! ☆怀孕的时候 可以多跟大宝讲一些关于宝宝的故事。一起翻看大宝小时候的照片,让他知道他也是像弟弟妹妹一样的方式过来的。 这些回忆能给大宝带来安全感,让大宝感到他的地位,并没有因为二宝的出生而动摇。 每天一起隔着肚皮和弟弟妹妹说话,让他感受到肚子里的婴儿和自己是有联系的。 最近得来一套性教育绘本,CC很是喜欢,经常没事的时候翻来看。她特别好奇自己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 “我竟然能在妈妈肚子里转圈圈呢”。 他们喜欢去接触与自己有联系的世界,并理解妈妈不管是对大宝还是二宝都源自于爱。即使二宝出生,妈妈也是同样爱自己的。 ☆孕期准备的时候 可以一起买小婴儿的物品,让他给二宝挑选物品,让大宝对成为哥哥或姐姐这一身份充满期待。 ☆二宝出生后 照顾二宝一些简单的力所能及的小事让大宝去完成,比如:穿袜子、喂奶、哄妹妹唱歌。完成这件事情之后,要及时对大宝提出表扬。 二宝从胎儿到出生,大宝能够参与其中,这让他能充分感受到自己在这个家庭中的作用和价值,感受爱与被爱。 尽量一碗水端平,老大老二都要足够的关心和爱。 “偏心”这件事儿上,每个家庭或多或少都有存在,只是有的家长无心或没有意识到而已。 如果两个孩子来找你告状时,要避免陷入“大的必须让着小孩儿的”这个坑,孩子的委屈大多都是来自于区别对待。 前两天看到一个视频,校园的演讲台上,女孩哭泣的控诉爸爸的不公平的对待:自己在家经常受到不平等的待遇,即使妹妹做错事也会得到包庇,还经常被妹妹欺负,心灵很是受伤。 女孩泣不成声,爸爸却很淡定:“女儿,你没听过孔融让梨的故事吗?你是姐姐,让着点妹妹难道不应该吗?” 显然,爸爸觉得自己做的是对的。 女孩却更加激动了。 “为什么每次都是她做错,却要让我道歉?” “她小她不懂事,难道你也不懂事吗?” “可是我每次都让着她,让着让着她就习惯了,认为不管怎么欺负我,你们都不会说她!” “还是刚才那句话,毕竟她小嘛!” 主持人都看不过去了,他点评道:“孔融让梨的前提,也是梨在孔融的手里啊……” 我想此时这个站在台上的小女孩一定不爱吃梨,因为梨带给她太多委屈与无奈了。 父母们盲目的判断谁对谁错,有时只会让孩子们的情绪更激烈。 “他还小,你是老大应该让着弟弟妹妹”这样的话每说一次,就是在大宝的心上深深的刺了一刀,落下疤痕且难以愈合,而让本来应该敬爱哥哥姐姐的二宝,却变的理所当然,有恃无恐。 榜样的力量无穷大 视频中护妹哥哥的妈妈,在妹妹乱扔水果后,作势要惩罚妹妹,哥哥双手张开,做出对妹妹的保护。 但这并不是结束,接下来哥哥以身作则,同妹妹一起捡起乱扔一地的水果。 在妹妹的成长中,不能让哥哥一味的宠着妹妹,同时也要承担起“教育”妹妹的责任。 学会做妹妹的榜样,同时也树立起做哥哥的权威。让妹妹“崇拜”哥哥之余,更懂得尊重哥哥。 单独的亲子时光,很重要! 大宝和二宝,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孩子都需要有和爸爸妈妈独处的时光。 在这个时光里,只有爸爸妈妈和他,孩子可以单独的尽情享受母爱与父爱。 而父母也可以趁这个时光,了解孩子,培养更深的感情。 这个时候爸爸的作用就凸显啦,可以包揽更多带大宝的责任,也能分担一部分带二宝的责任,让妈妈专心陪某一个无后顾之忧。 C妈说 没有人生来就是超人爸爸和超人妈妈,但是父母的态度和教育对孩子的成长都至关重要,每个父母都是在学习中成长的,给大宝做好准备工作,你家娃也能变成宠妹狂魔哦~ 大宝呵护二宝,并以身作则帮助二宝成长,二宝崇拜并尊重大宝,双方能够相互扶持,这才是二胎家庭里的正确打开方式。 因为除了父母之外,他们是这个世界上最亲的两个人。 若能如此,还怕啥添油加醋?还怕啥挑拨离间?还怵谁煽风点火? 你们家大宝对二宝是什么态度呢?是怎样化解大宝和二宝之间的“战争”呢? 关于作者:本文转自公众号:CC爸妈(ID:cc-bama)。CC爸妈:“中国父母学习计划”推行者,C爸-中国医科大学硕士;C妈-报社育儿编辑,新时代、新父母、新理念,公益普及婴幼儿养育、疾病、心理知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