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愤懑的内心却写出了酣畅的草书

 书法古今 2022-05-09 发布于陕西省

史说他是“二臣”,其书法却是在写心

在书法界提起他的名字,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他就是王铎。王铎是明末清初人,著名的书画家,与董其昌齐名。崇祯十六年,也就是明朝的最后一年,清人入关后,王铎被迫降入清顺治世祖,并被授予原官礼部尚书管宏文院学士,充明史副总裁,这个职务相当于一个整理历史的文官,就是他虽在清朝,其主要任务是整理明朝有关历史。

对于王铎来说,做什么事情都是一样的,但由于朝代发生更替,他的内心是十分愤懑的,但又无法改变,在当时,可能有一些武官有的自杀,有的宁死不屈,作为文官的王铎等人,不得不暂时寻找安身之地,因此,对这样的人来说,历史上把他们叫做“二臣”,就是辅佐两朝皇帝的人。

不管历史怎么演变,但作为书画家的王铎来说,他的内心是十分痛苦的,在“二臣”这一点上来说,他的内心也是十分清楚的,事实已经无力回天,因此,他把自己的压抑、愤懑、哀怨都化作书法和绘画的动力上了,只有通过书法才能消去一些内心的这些酸楚和痛苦,因此,王铎给后世遗留下了很多的书画作品,尤其是书法作品更多。

人们在研究艺术时,总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大凡在艺术上有大作为的人,都是要经过一些大的人生跳跃或坎坷才行,比如徐渭病疯后的作品更有艺术水准,李叔同半月不进米粮,到了化境,成就了自己的人生理想,他的书法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升,王铎如果没有“二臣”的经历,也许就没有他后来的书法水平。

王铎在书画方面有很深的造诣,特别是在书法方面,善隶楷,精行草,对“二王”书法下过足够的功夫,后又追米芾,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个人的艺术风格。王铎书法用笔干净利落,高古遒劲,尤其是他的老年时期的作品,也许是“二臣”阴影的逐渐散去,也许是他对书法的更为清醒的认识,也许是他想通过书法来拂去内心深处的孤寂,这时的书法更为理性和孤冷,以狂草书写心境。

王铎在书法方面给后世创造了用墨的先例,他的书法作品纸本很多,在用墨的方法上则清晰可见,这就是他的涨墨风格,开始时水和墨相融,一笔下书,直到笔枯墨尽再蘸第二次墨,这种风格在书法作品中形成了块面结合、浓淡结合、枯湿结合的艺术效果,这是王铎在书法方面的独特风格和艺术贡献,可谓是开创的书法史上的先河。

历史已经过去,但历史留给我们的是永久不衰的艺术财富,不管王铎还是其他人,开创的艺术风格会让人永远记住他们的这些贡献,而不是所谓的“二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