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期货是什么?历史与交易方式简介

 罗宋汤的味道 2019-02-10

历史缘由

期货,英文为Futures。是由“未来”一词演化而来,期货的概念起源于早期的农产品交易市场,为了规避价格的大幅波动,买卖双方便事先签订契约,约定好数量、价格与日期以便进行货物的交易。

历史上最早的期货市场出现在日本的江户幕府时代。由于水稻的价格受军事活动影响非常大,所以米商常常会依据水稻的生产量以及市场对水稻的期待而决定库存米的买卖。当时各地从事水稻贸易的贸易商会先用白银付订金,取走订单,来年再凭订单付下尾款取走预先预定的水稻(期货合约到期交割的概念)。

由上述的历史故事,我们可以知道,其实期货就是一纸合约,合约到期时才会由合约转换成约定好的货品。所以市面上的期货交易其实都是「合约」的买卖,而非真的将货品运来运去。

随着时代的发展,期货交易的标的范围也越来越广,从基本的农产品又发展出了黄金、白银等贵金属以及石油、燃煤等能源商品。而时至今日,更多金融衍生性商品成了期货标的,像是股票期货、外汇期货和指数期货,如台湾加权指数期货(下称台指期)就是金融指数期货的一种。

交易方式

期货交易与一般的股票交易不同,期货买卖是采用保证金交易的制度。保证金制度即是以投资人的保证金做担保,只要付出合约部分的金额即可交易。也因为只要付出部分的钱,期货交易本身具有杠杆性。

举例来说,假设在台指期10,000 点时交易一口台指期的合约(期货市场的合约是以「口」为计算单位)。1 点加权指数价值200 元,其合约本身价值是200 万元台币。然而交易一口台指期的合约并不需要真的掏出200 万元,而只需要先缴交保证金9 万6 千元(称为原始保证金,会随指数高低有所调整),杠杆的倍数即是200 万除以9 万6 千,大约21 倍。随着指数的波动,手持合约的投资人必须将保证金维持在一定的额度之上,否则便需要补缴保证金,这个必须维持的金额便被称为维持保证金。

不同的期货合约所需要的原始保证金和维持保证金皆不相同,杠杆倍数和标的价值也不一样。由于期货的交易比较特别且具有杠杆放大的特性,投资人在投入期货市场前一定要先了解清楚交易规则,并谨慎对待自己的投资才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