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彝族“土主崇拜”,信仰于心,从未遗失!|彝族|土主庙|祖先

 漾濞彜乡文学园 2019-02-10

作者...爱上大理

彝族“土主崇拜”,信仰于心,从未遗失!

彝族

心灵世界之偶像

大理是多元宗教文化和谐发展的熔炉。这里的四十多万彝族同胞在深深信仰佛教和深受佛教影响的同时,也在自然崇拜、生殖崇拜和祖先崇拜的基础上,形成了他们共同的独有的自己的民族宗教———土主崇拜。

土主崇拜

彝族“土主崇拜”,信仰于心,从未遗失!

发展过程

彝族“土主崇拜”,信仰于心,从未遗失!

彝族“土主崇拜”,信仰于心,从未遗失!

彝族“土主崇拜”,信仰于心,从未遗失!

土主崇拜是彝族农村公社时代部落和部落联盟以及封建领主制的产物。据地方志记载,彝族的土主崇拜在南诏大理国时代就已产生,元、明之后南诏大理国统治范围内的彝族土主崇拜已经盛行。

彝族“土主崇拜”,信仰于心,从未遗失!

彝族“土主崇拜”,信仰于心,从未遗失!

土主,彝语谓“米西”、“明西”、“咪西”等,俗称“土主老爷”。是位管人丁、牲畜、自然灾害的阎王,在当地是人们心目中最厉害、最可怕的神灵,在所祭祀的鬼神中最有权威的大神。一句话,土主是一方保护神。

彝族“土主崇拜”,信仰于心,从未遗失!

彝族“土主崇拜”,信仰于心,从未遗失!

在彝族的现实生活中,土主无处不在,与人们生产生活密切关联。早期彝族的土主由于受佛、道影响的不同以及因文化生态环境的差异,还没有完全从自然神中剥离出来,没有土主偶像,要么是石头,要么是树,要么土主、山神、土地神三者合祭。到了南诏时期,已发展到了较高阶段,即建有土主庙,有明确的土主偶像。

彝族“土主崇拜”,信仰于心,从未遗失!

彝族“土主崇拜”,信仰于心,从未遗失!

彝族“土主崇拜”,信仰于心,从未遗失!

巍山彝族土主崇拜

彝族“土主崇拜”,信仰于心,从未遗失!

土主庙内供奉的大多是南诏国时期十三代君王的塑像。这样的土主庙不仅巍山有,云南省的很多地方乃至祖国西南的彝族聚居地都有,但以巍山县内的土主庙建盖最早,数量最多,规模也最大。

彝族“土主崇拜”,信仰于心,从未遗失!

彝族“土主崇拜”,信仰于心,从未遗失!

中国的彝族盛行祖先崇拜,居住在巍山的彝族自然也不例外。

祖先崇拜是一种民族信仰。彝族的祖先崇拜有全民族祖先崇拜、宗族祖先崇拜和家庭祖先崇拜三个层次。土主庙就是全民族祖先崇拜的产物。在这些土主庙中,供奉的土主都是彝族人民公认的、能代表本民族气质、体现本民族精神、昭示本民族光荣的伟大的历史英雄人物。

彝族“土主崇拜”,信仰于心,从未遗失!

彝族“土主崇拜”,信仰于心,从未遗失!

巍山县境内现存的十四座土主庙,除两座外,其余供奉的都是南诏十三代诏主。从中可以看出,南诏十三代诏主在彝族人民心目中地位是何等崇高。

南诏的建立发展是彝族历史上最光辉最伟大的一页,细奴逻以及他的后代创立的南诏国巍然屹立于祖国的大西南,这一辉煌的业绩早巳成为彝族子孙后代的荣耀。作为南诏的创始人,以及在南诏的巩固、发展中有过杰出贡献的各代诏主自然是彝族人民千百年来所尊崇的英雄。彝族人民把他们神化,不分支系,不分宗族,把他们奉为保佑一方平安的土主,四时敬献,千年膜拜。

彝族“土主崇拜”,信仰于心,从未遗失!

彝族“土主崇拜”,信仰于心,从未遗失!

土主就是土地的主人。中国彝族的全民族祖先崇拜——土主信仰,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祖先崇拜,是代表彝族民族精神的宗教行为。

南诏发祥地的大理巍山县境内的土主庙,有的殿宇轩昂,有的玲珑剔透,有的清幽宁静,每每给人一种不同凡响的感觉,这一座座土主庙也往往成为旅游者驻足的地方。

彝族“土主崇拜”,信仰于心,从未遗失!

彝族“土主崇拜”,信仰于心,从未遗失!

以上文章源自:爱上大理,如需转载需注明出处!

彝族“土主崇拜”,信仰于心,从未遗失!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