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好年度检视,实现你新的年度目标

 埃达 2019-02-10

正文

作者:雷宗扬


公众号:雷宗扬




0


一年一度,即将从 2018 跨到 2019。


到年底了,突然心血来潮,走在路上在想是不是该做年度检视和年度目标了,然后我就在想这应该如何去做。发现看到很多年度总结只不过是过去记录汇总而已,其实这对于未来并没有作用。然后目标就拍脑袋想想今天要做什么就直接定了,再接着过一两月就几乎把这件事情都忘记掉了。


年度检视不仅仅是总结过来,更关键是可以引导行动,以此制定更合理的年度目标。这就像巴菲特所说,不做什么和做什么一样重要。制定年度目标仅仅只是一个开始,更为关键的是如何自动化你的行动。


1


第一部分:过去节点分析


与弗洛伊德、荣格齐名的三大心理学巨头之一的阿德勒曾说过,重要的不是过去发生什么,而是你如何看待过去。所以第一步需要你的过去描绘出来,并做好分析,才可能引导你行动去创造一个你想要的未来。


提前准备好你的素材,这些素材可以引导你回忆最近的 1 年,如:日记、照片库、笔记本、工作日志、微博、微信朋友圈等等。


1. 如何用 1 页纸画出过去一年的人生坐标图(Life Mapping)



迅速用一页纸检视自己过去一年,还能够通过分析更深刻地了解自己和自己的人生方向,以此设定更符合自己的年度目标,而不是拍脑袋或者模仿别人的年度目标。


人生坐标图并不是画给别人看的,而是为了分析自己和自己的人生方向。




2. 如何用平衡曼陀罗建立人生多样性


你需要提高自己生命的多样性,你的生命不仅仅只有工作,也不仅仅只有家庭,也不仅仅只有学习,而是应该这些所有的集合。


这就像在进化历史上,为什么顶级掠食者总是无法在灭绝事件中幸存下来:它们太特化,太适应某种具体的生态位,一旦环境突变让大型猎物减少,种群就开始衰退和灭亡。






第二部分:制定合理目标


3. 发现生命更多可能性


Connecting the dots.


当你回过头把过去的每一点连起来,我们可以用现在有限的人生去推我们未来更偏向做什么事情。每个人人生都有高潮和低谷,同时会出现很多转折点,你在转折点影响你核心的因素是什么,为什么你在这里发生改变,为什么在人生的低估又上升,是不是你有某个能力导致这样改变的?


通过你的核心能力发现未来更多可能性!











4. 巴菲特教你找到生命中最重要的目标(2-List)


用巴菲特的「两项清单法」找出最重要你的目标!


你的每一个行动都有成本,即使你不做的事情也不是说没有成本的。因为相比更重要的事情,他们还会花费你的时间、精力和空间。大多数人往往在不同的任务中转换,而不是真正地采取行动。





5. 建立自己的人生金字塔


目的只有一个,但是目标往往可以是 N 个,理清目的避免目标完成后才发现事与愿违。


极其明确的目标可以激发潜能,就像在马拉松完成时间节点3:00、3:30、4:00、4:30、5:00 等这些节点时间的前后,明显在这个节点前面的人多于这个节点后面的人,而不是呈现平均的递减或者递增。在这里发现一件有趣的事情,就是跑者为了完成这些马拉松上的里程碑,毫不自觉地被挖掘出潜能。



6. 像 CEO 一样地统筹规划(时间记录与统筹)



你的时间有限,你不可能完成所有事情,就像《搞定》作者 David Allen 所说的一样,你可以做任何事情,但是不可能同时完成每一件事情。(You can do anything, but you can’t do everything.)


人们做计划的时候是极其慷慨的,但是在行动上极其吝啬。做计划并不是我们的目的,完成目标才是。





第三部分:未来:进度 & 行动


7. 建立你的目标进度条


建立好自己的未来年表,至少每周检视一次,用来持续追踪自己的目标实现进度。当你持续明确地知道你的「进度条」进度,才能持续地打怪升级。


最后年终用 OKR 的方式判定你的实现情况,100% 达成未必是好事,那是因为你把目标设定得过于简单;达成率只有 20-30 则需要好好复盘。



我们还需要设定未来的每月检视计划,利用同侪压力一起完成年度目标。




8. Hack 自己的心智,让自己自动执行


需要持续依靠意志力才能完成的事情往往不能持续,掌握正确的打开方式把行动变成习惯才能让你自动化去完成。


在这里你需要知道「习惯养成」的基本原理,给自己建立好「Trigger」。


其次你还需要思考「什么样的行动可以维持至少 10 年以上」,找出最小行动可以让你在实现目标是事半功倍。


WOOP 方法则是把你的目标意图转换成执行意图,一旦设置好目标之后,你就必须需要转换意图,否则对实现目标一点作用都没有。利用 WOOP 的方法,不要去思考做什么事情,因为大脑是认知吝啬鬼(人类在思考问题时,大脑对认知资源的分配和使用极为吝啬,我们称为「认知吝啬鬼」),进入该场景就立即进行。


人是环境的动物,改变了环境就可以改变自己,在很多时候改变环境比改变自己更简单和有效,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持续促进自己改变:

1. 容易受框架影响

2. 对最生动的刺激做出反应

3. 接受给定的默认值


我相信,策略比自律要重要,改变环境比改变自己更容易。




3

最后


好了,活动效果最主要取决于你的行动,不要以为付费了就是买到也,也不要以为知道了就会了。很多人认为自己知行不合一,但真正的知道是可以做到的,如果你做不到那就不是真正的知道,所谓「知」不仅仅包含信息层面,还包含行动的智慧。



----THE END----





100天行动读者反馈


@芝、

坚持七天三跑有100天了,除了体重的变化,更多的是情绪上的愉悦吧,彻底爱上跑步。


@Wendy

写日记186天,有时候翻翻以前的记录,思路会清晰很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