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夕 俗语是我们民族诸多文化中最与人们日常生活贴切的一种文化,虽然它不如诗词歌赋那些有着华丽的辞藻修饰,可是它是唯一一个来源于人们平常生活,最终也作用于人们生活的传统文化,而且在以前各方面都没有现在这么发达的时期,它的作用还不小呢! 另外俗语也是有着很悠久的历史,大部分俗语都是我们的先祖们通过不断的实践,然后把那些有用的经验,或发现的规律积累总结而形成的。它们所涉及到的范围很广泛,有的讲述人们为人处世,有的是劝谏警醒世人,有的是讲述一些常见的规律,还有一些是关于季节气候,总之,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多少有一些俗语。 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句和天气气候有关的俗语,以前科学技术等都还没有那么发达,更别说能有什么相对先进的仪器可以让人们提前知道气候的变化,而气候的变化在那时候对大家来说非常重要,久而久之我们的先祖们就发现了一些大致的规律。 今天要说的这句俗语是以前老祖宗们常会用来判断冬天是寒冷还是温暖,这句话就是“九月九阴冬温,九月九晴冬凌。”各位别看这句话比较简单且又朴素,它所蕴含的含义可是很深刻呢!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九月九那天天气阴的话,那接下来这个冬季就会没那么冷;可如果九月九那天天气晴朗的话,这个冬天就会有点儿寒冷。这儿的九月九指的是农历九月九那天,也就是重阳节那天。 与重阳节有关的判断天气气候的俗语还有很多,比如“九月九不下等十三,十三不下一东干。”这句俗语是过去的人们通过九月九那天的天气状况,从而判断接下来那个冬季的降水情况。各位有还想知道更多与重阳节有关的俗语可以自己再去查阅一些,在这儿小编就不再给大家举例子了。 虽然说过去的人们总结留下来的这些俗语没有太多的依据,都是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得来的规律,可有些规律大体上还是比较准确,大家还是可以参考的。 当然,如今社会在各方面的科学技术都已经很发达了,人们要想知道天气气候变化随时都可以知道,而且准确度还很高,又怎么会用得到这些俗语呢! 这也是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俗语被淘汰,那些不适用现在这个时代、没有道理的俗语被淘汰没什么,可还有一部分有用的俗语被淘汰被遗忘,小编觉得有点儿可惜,怎么说它也是我们国家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将其中优秀经典的一部分继续传承下去才是啊! |
|
来自: 飞龙在天cokvj5 > 《文件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