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样的神仙导师请给我来一打!

 wzchen666 2019-02-10

科研界有句俗话说得好:导师别人的好,项目自己的好;还有句俗话是这么说的:神仙导师是成功的一半。


那么,传说中的神仙导师,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呢?


(注意:以下内容可能过于真实,未成年人请在成年人陪伴下阅读,否则或引起不适。)


图片来源:123rf.com.cn



学术一定要拿得出手


在学术圈,科研能力是第一位的。神仙导师的学术功底必须无比扎实,发高水平期刊论文那是手到擒来,偶尔刷个《Science》和《Nature》啥的也不在话下。


图片来源:杂志官网封面


研究成果除同行评价高之外,官方认可也很重要。神仙导师墙内开花,墙内墙外都香。国外政府的奖项不强求,有一个算一个,国内的怎么也得来几个。


目前国内官方最大的奖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奖的都是学界耆宿。神仙导师就算暂时拿不到,至少来个入围的二等奖,毕竟每年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从来就没有三等奖。先拿个二等奖,这就是大奖苗子啊!


神仙导师拿到行内的奖项,做学生的与有荣焉,每天自然能轻松愉悦地搞科研。



在科研第一线亲自带学生


很多大牛老师,因为承担的学界责任大,行政事务多,所以早早就不具体指导学生的课题,成为所谓的「学术包工头」。听说有院士门下的研究生,一年才见院士一面,课题和毕业论文全都由「小老板」指导,虽然说水平不差,但总有些怪怪的。


神仙导师可不一样。不管自己腕儿多大,都得亲自指导学生,跟学生保持频繁的沟通和联系。


以上还是最基本的。如果能带着学生一起搞科研,那是最好不过。言传不如身教,《世说新语 · 德行》中记载谢安就是用身教而非说教来教导谢氏子弟。能跟导师一起搞科研,一起探索未知解决问题,这才是传说中的「雅允亲炙」。



对数据要求严格,全面培养学生学术能力


笔者很敬佩的一位师兄说过:大部分时候,科研数据都是杂乱无章的,好导师会跟你一起分析数据,从稀烂的数据中找到金子,或者至少,帮你定位问题。


良性发展的课题组,导师都非常注重例会。神仙导师对学生得到的第一手数据要求非常严格。他们会很耐心地看原始数据,而不是只听学生讲结果。做研究的都知道,拿到所谓「好结果」的机会总是少的,如何对待学生数据中「不好的结果」最能体现出导师的学术品格。


神仙导师会从中分析问题,定位问题,提出可能的解决办法,催生新的思想火花。整个过程是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思考能力的绝佳训练。


当今学术界,做报告的机会越来越多,清晰表达自己的研究结果是必要的能力。神仙导师在例会上不会只盯着实验结果,而是帮助学生打磨自己的表述,提高表达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



平易近人,小有爱好


有的导师非常严肃,虽然人品好,但呆在一起也不轻松。大家都希望跟导师有良性的师生关系,所谓亦师亦友。如果导师有爱好,这事儿就好办。谈起自己的爱好,肯定没办法严肃起来嘛。


生物研究压力山大,特别枯燥,如果没有点文体活动作为学术之外的调节,那真是不可想象的。神仙导师一定得支持学生参加文体活动,最好还得是自己组织学生跟学生一起参加。大家想想看,能一起搞科研,又能一起唱歌跳舞打球的导师,这还能差得了?!


图片来源:创客贴



人品好,对学生好


其实这条应该是对任何导师的要求,也是做老师的基本要求。但在今天研究生频频被逼自杀的中国学术圈,这条基本要求也显得尤为可贵。


做研究的学生,总有自己不赶趟的时候,神仙导师帮助协调解决这是起码的,必要时候还得自己去做帮手。比如放长假的时候,实验室的动物谁来养?神仙导师会默默搞定。


除了实验科研之外,神仙导师经常外出开会,带点小零食和外地特色饮食这都稀松平常。逢年过节,怎么也得组织一起吃饭,甚至把其它事情推掉来陪学生;春秋两季,至少组织一次集体出游,好好联络一下感情。


做这些小事,花这些小钱,学生会觉得很受重视,很有归属感。



这样的导师,真的有吗?


下面可能是拉仇恨的部分。说这半天,到底有没有这么「高大全」的神仙导师呢?还真有。中科院病毒所研究员、新发传染病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石正丽研究员就是一位!


图片来源: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官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