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小儿推拿,我相信大家都渴望有一个直观的资料能照着做,图片其实都有时候看不明白。所以,是不是都很期待有一个直观的指导视频呢? 现在教儿推的平台,真的就好像路上的饭馆一样多,百度上随便一搜就是一片。但是我相信大家一定有疑惑:到底哪个更靠谱,或者哪个至少不会有问题? 我和大家一样,都曾经搜索过,走过弯路。拍摄推拿视频这件心愿近一年,终于开始落地。 这个视频,是在张汉臣先生在上世纪70年代出版的原著版本小儿推拿基础上,根据本人学习的领悟进行拍摄的。所以理论上属于“根版本”,但是可能和本人理解有关,如果有谬误,希望专家看到及时指出。 从实践效果来看,目前照着此法推拿是非常有效的。供大家参考! 部位:在无名指掌面(解剖部为无名指第一至三节掌面,神经分布为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尺神经的指掌侧神经) 功用:利咽止咳,顺气化痰,通便结等. 主治:肺风痰喘,咳嗽,大便秘结等。 手法:推法,多采用清法。自汗、盗汗及脱肛可用补法。对肺风喘急等症,禁用补法 操作:5~10分钟。 ——本视频属爱好者原创拍摄仅供参考—— 本穴多采用清法为平补平泻。肺主气,补之则气滿,如见肺气偏虚者,可推补脾土一穴,而益肺金。 ■若见肺炎息者喘急呼吸不畅,蹩气极剧时,速推本穴5分钟,配逆运内八卦穴2分钟(操作时,速度要快和微用力),两穴配用有宽胸利膈、顺气化痰的功效。 ■又如小儿久患流浊涕不愈,推清本穴7一10分钟有清肺液,止流浊之能,推拿几次后,多获滿意。 ■如见鼻塞和鼻腔色赤及鼻干燥等,推清本穴5分钟,配推清板门穴5分钟,黄峰人洞穴2分钟三穴配用可清肺、胃之热,通鼻息有效。 ■对便秘、便结以及痢疾里急后重等症推清本穴5分钟,退下六腑穴5分钟,揉阳池穴1分钟,三穴配用可行气通滞,润燥通便,推拿1一2次后,多见大便通畅,对痢疾里急后重症状多见缓解。 ■小儿下牙龈肿痛,属大肠有热,推清本穴5分钟,退下六腑穴5分钟,二穴配用有清热、凉血、消肿作用,推拿几次后,多见牙龈肿消痛止。 小儿息有慢性腹泻,推清本穴时间要少,或不取本穴,用之不当,多见腹泻加剧;如患急症需用本穴时,可推清本穴1、2次,待症见緩解后,应停用较好。 这个穴位,肺,五行属金,所以张派儿推叫做清肺“金”,而不是清肺“经”,倒不是咬文嚼字,其实也没什么本质不同,只是大家如果留意这个叫法,就能区别儿推的派别。 清肺金,三字经的清法是泻法,单方向推到指尖。而在张派推拿中,这个是来回推!一定要注意。 张派常用平补平泻的“清法”,所以孩子脾胃不容易受损,非常平和,大家在使用中可以多感受、总结心得,在群里多分享。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欢迎大家转发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