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过: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世界第二大河尼罗河,从南至北贯穿埃及全境,在漫漫历史长河中,赠给了埃及生命之源。埃及6400多万人口,95%以上的人都聚居在仅占国土面积4%的尼罗河谷和三角洲。
乘坐游船,以数天的时间,从埃及境内最上游的阿布辛贝神庙开始,历经纳赛尔人工湖、非洲大门口阿斯旺城和阿斯旺大坝、菲莱神庙、康翁波神庙、荷鲁斯神庙,游历埃及古都底比斯(卢克索),直至下游尼罗河三角洲的首都开罗,瞻仰胡夫大金字塔。埃及最精华的景点一览无余,尼罗河隽永的美景历历在目。
从重庆出发,搭乘卡塔尔航空班机在多哈转机,共飞行12小时后抵达埃及开罗国际机场(Cairo International Airport)。这是非洲仅次于南非约翰内斯堡国际机场第二繁忙的机场。
埃及导游穆罕默德·哈里发(与伊斯兰的国王同名),手持地图指引我们沿尼罗河的纵贯埃及行。
拉美西斯火车站在开罗市中心,是火车和汽车的交通集散地,几乎前往埃及全国的火车都可以在这个火车站乘坐。
我们将从开罗出发,首先乘坐夜间卧铺火车南上700公里到达尼罗河埃及段的上游,然后改乘游船顺流而下返回开罗。
在埃及,外国人只能搭乘卧铺车厢,为两人小包厢,虽说不豪华但十分清静,设施齐全,甚至还有独立卫生间,晚餐、早餐还算丰富。晚上9点之前为座位席,9点之后列车员会来给旅客“变”成上下铺床位。上午8点之后又会收起来变成座位。
夜间卧铺火车南上700公里,第二天清晨抵达“非洲的大门口”——阿斯旺城。
阿斯旺城是阿斯旺省首府,据说是埃及街道最清洁、最漂亮的城市。
初到阿斯旺的人很难想象这里居然是埃及三大城市之一。这座城市的规模在中国至多只能算是个县城。
不过,阿斯旺的地位却非常重要,它不仅是埃及著名的旅游城市,也是埃及整个国家经济和农业的命脉。
阿斯旺作为埃及的南大门,也是黑非洲的门户和唯一的一条由海上进入非洲腹地的通道。其名据说与古埃及语''贸易''一词的对应。古代曾为驿站、兵营和与南方邻邦的贸易要站。在古埃及时期,阿斯旺被认为是埃及民族的发源地。
这里也是世界上最干燥的地方之一,自2006年5月13日以来,阿斯旺没有测得到过任何降水。
尼罗河美丽的自然景观,舒适的热带气候,丰富的文物古迹和世界上首屈一指的高坝,使阿斯旺的旅游业特别发达。
位于阿斯旺城的阿斯旺大坝曾经是埃及的骄傲。它于1971年建成,历时10年多,耗资约10亿美元,使用建筑材料4300万立方米,相当于大金字塔的17倍,是一项集灌溉、航运、发电的综合利用工程。
弧形拱桥式大坝,高111米,长3830米,坝底宽980米,顶部宽40米,动用土石4300万立方米,将尼罗河拦腰截断。
阿斯旺大坝拦截尼罗河径流在撒哈拉沙漠中形成长达550公里,水域面积5000多平方公里,直达苏丹北部境内浩瀚的纳赛尔湖,为世界第二大人工湖。
浩渺的纳赛尔湖,虽然面积为世界第二,但深度和蓄水量则居世界第一(非洲加纳的沃尔特水库为8480平方公里,是世界面积最大的人工湖;我国三峡水库总面积为1084平方公里)。
阿斯旺大坝看起来象是铺在大湖上面的一条宽广的公路。大坝两侧除了无边的水面外,还有很多水利设施,这样工业化的场面在埃及是不多见的。
由于大坝在前苏联援助下兴建,垻上建有一座埃苏友谊纪念碑(“莲花塔”)。
大坝拥有12组175MW发电机,总功率为2,100MW (2,100兆瓦)。
1967年开始发电,1998年发电量占埃及总发电量的15%,最高峰时发电量占埃及全国的一半,甚至可向邻国输出电力。
大坝的建成使灌溉面积扩大,有40万公顷沙漠变成了良田,埃及的农业产值因此翻了一番。
它保障了全埃及的农业灌溉和城市用水,根治了居住着埃及99%人口的尼罗河谷地和尼罗河三角洲为祸几千年的严重水灾。
但是,大坝在控制了尼罗河千百年来周而复始泛滥的同时,也使两岸的农田失去了天然的肥源,农田受到土壤过湿与及盐度增加,造成盐碱化的问题困扰。同时,大坝导致泥沙淤积于水库内,最终使水库将于500年后完全失去蓄水功能。由于纳赛尔湖非常巨大,且几乎所有埃及的人口都集中在尼罗河谷一带居住,这意味着大坝一旦被摧毁,洪水将毁灭几乎整个埃及。
所以,阿斯旺水坝分为阿斯旺低坝(又称阿斯旺旧坝)和阿斯旺高坝(又称阿斯旺大坝)。
阿斯旺市场街(Sharia as-souqs)可乘坐仿古的马车前往。
这个街区很朴素,从中心的一端走到另一端只需30分钟左右。
老远就看见装有高音喇叭的清真寺,悠扬的诵经声回荡在小镇上空。埃及人每天都要做七次祷告,每次祷告要15分钟。
这里是个热闹非凡的市场,生活物质和旅游特产应有尽有。
小商贩们声声吆喝着“One$ ”,吸引路过的游客进入他们的商铺买香精、香料以及各色阿拉伯头巾和雕刻粗糙的法老像。
世界上最古老的纸画——用纸莎草制作的草纸画。莎草纸也是埃及象形文字书写的载体。
阿布辛贝神庙 
阿布辛贝神庙又称拉美西斯二世神庙,堪称众多埃及神庙中最富想象力的一座。英国著名媒体BBC评选出的“一生必去的50个地方”,埃及有两处上榜,即“金字塔(Pyramids)”和“阿布辛贝(Abu Simbel)”。阿布辛贝神庙是一个堪比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大神庙,如今它已成为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各国游客瞻仰埃及神庙的第一处。
阿布辛贝神庙在埃及的最南方,离苏丹边境不远。水路抵达阿斯旺大坝,距神庙还有300公里陆路。凌晨3点起床,待所有的旅游大巴聚齐后,由埃及旅游警察荷枪实弹武装护送。
阿布辛贝神庙附近,依然可见因阿斯旺大坝拦截尼罗河形成的纳塞尔湖。
被称为“古埃及国王宝座上的明珠”的菲莱(Philae)神庙,就修建在阿斯旺以南15公里尼罗河中的菲莱岛上。这座神庙是祭祀埃及神话中爱情与生育女神伊西丝(Isis)的圣所,它以奇特的建筑、生动的石雕及浮雕上的传奇神话故事而闻名。
1979年,菲莱神庙作为“阿布辛贝勒至菲莱的努比亚遗址”的组成部分,与金字塔同时成为埃及的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
原本建在尼罗河菲莱岛上的神庙,因1960年代修建阿斯旺高坝,几乎被全部淹没。为了保护这些珍贵文物,埃及政府在神庙四周筑起围堰,将堰中河水抽干,将这组庙宇拆成45000多块石块和100多根石雕柱。然后,在离菲莱岛约1千米处的阿吉勒基亚岛上,按照原样重建。所以现在到神庙的游客必须乘船前往阿吉勒基亚岛。
在前往菲莱神庙的码头上,遇到诸多高挑个头、皮肤黝黑的努比亚人。这是个曾有着灿烂的文化,辉煌的过去的非洲民族。
早在四五千年前努比亚人便已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并于公元前8世纪一度曾征服过埃及。如今,在阿斯旺及周边生活着大约5万努比亚人,沿尼罗河流域而居的努比亚民族形成了一种独立于阿拉伯文化的特殊文化。他们似乎从千年时光隧道中逶迤而来,给人一种神秘感。
在神庙周围的库区里,多是巨石横叠、寸草不生的荒岛。
唯独菲莱神庙所在的阿吉勒基亚岛,与周遭荒漠的景象截然不同。
蔚蓝的尼罗河水和蔚蓝的天空交相辉映,绿树环抱,鸟语花香。在这样的环境里,供奉一位女性神祗就不足为奇了。
菲莱神庙是根据一个古老的神话传说而建造,再现了古埃及神庙的神秘。传说,古埃及国王奥西里斯(Osiris)远征凯旋后,被其孪生兄弟赛特(Seth)杀害并分尸十六块秘密抛撒在各地。
王后伊西丝(Isis)四处寻找丈夫的遗体,爱情的力量终于让她收齐了丈夫的零碎身躯并在菲莱岛上找到了他的头颅。
在极度的痛苦中,她缝合了尸体,使用魔力让她丈夫复活,并为他生下了儿子鹰神荷鲁斯(Horus),荷鲁斯长大成人后,杀死了赛特,报了杀父之仇。而奥西里斯后来成为“死者之神”(相当于中国掌管阴间的阎罗王)。过去这里是普通人是绝对不能涉足的禁地,只有祭司才有这样的特权。
荷鲁斯后来被尊为埃及最重要最强大的神之一,通常的表现是鹰头人形。(我们以后也将参观专门祭祀他的神庙)。古埃及人特别崇拜伊西丝这位忠贞的妻子和伟大的母亲,便在这个找到丈夫头颅并生下儿子的菲莱岛上建立了供奉她的殿堂——这就是菲莱神庙的由来。
作为埃及神话的主神,伊西丝的名气并不亚于希腊神话里智慧与战神的象征雅典娜。当托勒密人将埃及的崇拜带到希腊和罗马,她演化为希腊众神之神宙斯的情人;其后,她所激起的崇拜也让她成为基督教中圣母玛莉亚的原型。因此,历代法老都在菲莱岛上建造神庙,其中,最大的一座就是这座祭祀伊西丝的双塔门神庙,系托勒密二世所建。
它是现在保存最好的三座古埃及托勒密王朝庙宇之一。伊西丝女神被刻在塔门入口的两侧。其中,塔门右侧描绘的是托勒密二世向女神和鹰神进贡的图景。
菲莱神庙的石柱柱顶造型各不相同,有莲花、纸莎草、花萼和棕榈叶,这应该是希腊时期建筑的特征。
因为托勒密王朝(前323~前30)正是希腊人在埃及建立的王朝,由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的将军托勒密一世所开创,这一王朝的君主都被埃及历史承认为法老,也是古埃及最后的一代法老。
菲莱岛上还留有始建于公元二世纪的凉亭遗迹。柱子上有漂亮的植物装饰柱头。凉亭四面刻有浮雕,依然讲述着伊西丝女神动人的故事。
从菲莱神庙返回陆地,乘车到达阿斯旺城郊1公里处的另一遗迹——古代采石场。
采石场沿尼罗河而建,约有6公里长。这里专门出产一种粉红色花岗岩,据说古埃及的石料都是从这里开采后通过水路运输到各地。
采石场遗址中静静地躺着一块巨大的、尚未完工的方尖碑——只要将其竖立起来,它将是全埃及最大的方尖碑,长41米,超过了十层楼的高度,重达1267吨。很难想象古代埃及人是怎么把它搬运出去并竖立起来的。
在这里,我们亲眼目睹了尚在石器时代的古埃及人建造这种庞然大物的场地和工具。
这就是工匠用来打磨方尖碑的工具——硬度更高的玄武岩小石块。
一排人坐在大石块下的深沟里不断敲击,不知要花费多少时日,才把大石块敲击打磨成碑的模样。可是,突然发现碑的顶部出现裂缝,只好忍痛将它遗弃在采石场……
《金字塔铭文》写到:“天空把自己的光芒伸向你,以便你可以去到天上,犹如拉的眼睛一样。 ”(拉即太阳神)。后来古埃及人对方尖碑的崇拜也有这样意义,因为方尖碑表示太阳的光芒。
悠悠岁月,永恒的太阳也是这样照耀着现代埃及人的城镇和乡村。
尼罗河巡游乘坐的M/S NILE RUBY号五星级游轮。从到达阿斯旺当天起,我们就开始吃住在游轮上。
游轮大堂中央的塑像。游轮上餐厅、泳池、商店等设施一应俱全,甚至还有SPA。
我们居住在类似于星级宾馆一般的标准间客房,独立卫生间,以及可以观看尼罗河美景的阳台……
游轮静静地停靠在阿斯旺大坝附近的尼罗河上,准备出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