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懂得沉稳,才是一种智慧,这是大道的状态

 果果w65k9gp8te 2019-02-10

有这样一句话叫做一个人30岁的时候犯错可以理解,因为30岁这个年纪,因为年少轻狂,因为少不更事。

但是一个人30岁之后就不应该再犯错,更不应该因为冲动去犯错。因为每个人在冲动之下,在情绪发生的时候,所作出的决定说出的话都是错误的。包括他在情绪激动的时候,所有的想法都是错误的,偏激而又不合情理的。

老子在《道德经》中第26章静为躁君,在这一章中也阐述了一个人情绪对一个人的影响。老子认为当一个人,抛弃情绪的时候,安静下来,才有超然脱俗的状态。

这句话叫做: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稳重是轻率的一个控制者,静定是躁动的一个自负者,所以君子行事的时候没有轻举妄动,虽然有豪华的楼台亭榭,但是安静静处,超然脱俗。

所谓的重为轻根,就是老子认为重是轻的一个根本,轻视由重决定的,如果避重就轻,就会失去一个根本。老子认为在动和静一个矛盾中,静是一个根本,动是其次的。所以我们总结这两句话就是说,轻浮和躁动都是人格缺陷,所反映出来的一些不良行为,是成功的一个对立面。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为被动而带来的后患,老子所强调的道便是沉稳沉重。

在最后有这样一句话叫做:轻则失本,躁则失君。意思就说轻浮,就会失去自身,躁动就会失去一个,统治者的位置。

最后老子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就是说当一个君主,狂妄自大,焦躁轻率的时候,老子就认为,容易失去他自己的一个地位,应当学会用一种沉稳沉静的状态做事,而不是轻浮和轻举妄动。

用我们的话来理解呢,就说,不要有一个狂妄,暴躁的一个心态。用沉稳的状态去为人处事,会更加的好一点。

大部分人在生活中都会犯一些错,做了一些错误的决定,说一些错误的话。而这些话都是在自己情绪激动的时候说出来的,所以当一个人心浮气躁情绪发生的时候,懂得沉默,懂得三思而后行,这样才能有效的避免自己犯很多错误。

比如说两个人吵架的时候,两个夫妻吵架,吵着吵着,本来没什么事情,只是一些特别小的事情,由于情绪的问题,话赶话的都说的生气了。于是其中有一方就说,那这样过着也没意思,我们就离婚吧。于是另外一方那也是情绪激动,然后说了一句离就离。

本来没什么事情,就是因为情绪使然,两个人越说越激烈。最后由一件小事闹到了离婚的结局,这都是因为情绪而发生的一个变化。

而情绪是从哪里来的呢?情绪是从自己本身衍生出来的,所以说无论在什么样的状态之下,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轻率的说一些话,做一些决定。或者是在和别人为人处事的时候,包括做人的状态,都不要狂妄自大,这才是我们强调的一个重点。

本文由国学书舍原创,您对于这句话怎么看的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