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位博士妈妈写的家书火了:孩子,别在该读书的年纪,想得太多

 昵称32649950 2019-02-10

家书,这种作为亲人间沟通的书信形式,似乎距离我们已经很远了。事实上,在很长一段时间,“家书传统”在中国人的家庭关系中起着绝对重要的作用。随着《朗读者》《见字如面》等电视节目的热播,“家书”这种被逐渐淡忘的形式再一次引发了人们的关注。

01


关于“好好读书,读书有用”这一点,我自始至终都无比相信。


我知道,和你想法一样的孩子并不是少数。


前几天就有新闻报道,长沙一个10岁的小女孩,放学后在家门缝里塞了张纸条后就不知所踪。


纸条上是她稚嫩的笔迹:“亲爱的爸爸,我已经长大了,要出去闯闯。”


浙江乐清市还有三名初二少女结伴离家出走,只留下一封书信,说要去上海赚钱。


山东有个十五岁的男孩,也是趁着家长不在家,留言说想任性一次,自己出去闯荡,赚钱之后再孝顺父母。


你们都还是读书的年纪,却想得太多,想得太远,着急提前进入大人的世界。


  • 可成人世界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简单,人生是一步一步来的,走了这一步才有下一步。


02


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以前住我们家隔壁的程岩哥哥,2010年,他高中没读完就不念了,辍学在家。


给出的理由和你一样:上学没有用,读书很无聊,不如打拼赚钱闯荡世界。


程叔叔一家好说歹说也劝不动他,于是只能妥协,托了关系让他上了技校。


前几天我偶然碰到他,得知他现在竟然在英国伯明翰大学进修,还得到了国内某大型企业抛出的橄榄枝。


我很意外,问他怎么想通了重新读书,还取得这么好的发展,他跟我聊了很久。


他说,刚到技校的时候,还挺洋洋得意,可后来去工厂实习,他才发现自己是学历最低的那一个,连门卫都比他强。


虽然没人鄙视他,但他工作上一直得不到重用,每天在最基层的车间做琐事。


看到同期学历高的人被提拔、加薪,他感觉非常不自在,很丢人。


所以他当即离开了工厂,再一次回到高中复读参加高考,一路苦读,才有了现在的成绩。


你看,现实就是如此残酷。


在读书的年纪选择快进自己的人生,着急在社会上混出名堂,最后都会被社会狠狠甩一巴掌。


  • 那些偷过的懒,迟早会被打脸。


03


当然,我也检讨自己。


我很抱歉上次和你爸爸抱怨家里开支太大的事情被你听到,对你产生了影响。


所以今天,我想和你谈谈钱和读书之间的关系。


有位老师曾算过一笔账,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学到本科毕业,一共十六年,如果这十六年不读书花钱,再出去赚钱,那么里外至少是五十万。


但所有家长都宁可不要这五十万,也要逼自己的孩子去读书。


因为读书不是为了考试100分,也不是为了换取文凭,读书是回报最高的投入。


这么说也许你不相信,我特意去查了资料。


说的世俗点,钱确实很重要,但只有当你读得书多了,你才能获得更高端的赚钱途径,享受更好的医疗条件,拥有更加舒适轻松的人生。


别忘了,在赚钱的过程中,任何一个步骤都需要大量的知识储备。


青春很短暂,过了读书的年纪,可能你就再也没有机会,没有精力去吸收新的知识,那时候你再想改变,其实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



04


从你上学第一天开始,妈妈就告诉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如果位置颠倒,在没有充分的知识作为前提的情况下,即使行了万里路,你也只不过是个邮差而已。


书房墙上那副字已经挂了十年,是你读幼儿园时,我亲手写的:


贫者因书富,富者因书贵。愚者得书贤,贤者得书利。只见读书荣,不见读书坠。


孩子,不要轻视你手头上读的每一本书,把它们读明白了,才能成就将来的大事。


不要去想太多还未到来的明天,因为这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反而会让现状变得更糟。


著名作家龙应台在给她的孩子安德烈的一封信里写道:


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想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带给你快乐。



当你觉得人生迷惘的时候,原因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本该读书的年纪,想得太多,读得太少。


05

想太多,会心存焦虑

很多人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上司的一句话,便立即反思自己哪里做错了;

朋友一句无心的玩笑,就开始胡思乱想觉得这段友情不牢固了;

恋人的一个无端举动,也会脑补出一场大戏,反复问自己他到底是不是不爱我。

这样乱想除了让你越来越焦虑之外,没有任何好处。

其实,人越是闲得慌就爱想太多,你把闲想的时间用来读书、工作,提升自己,就会轻松很多。


孩子学习和记忆不好,是因为没有掌握学习和记忆方法,我们专注高效学习方法研究,免费帮孩子诊断学习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