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系花园·水瓶月·太阳系 花小蜜 常识科普人 今天咱们回归星系花园的正题,仰望星空,科普常识,顺道聊一聊吴京战狼2.5太空版里的那些科学硬伤;虽然好莱坞那群左派也经常乱来,但至少不敢自称“硬科幻”。 无论你是否关注星空 无论你是否了解太阳的寿命 无论你是否知晓比邻星离这儿有多远 你都不得不承认 带着地球飞实在太狗血 太阳何时膨胀及氦闪 01 太阳的寿命 众所周知的 咱地球所在星系的唯一恒星 是一颗不大的黄矮星 光谱G2V 这类黄矮星的寿命是10000000000年 目前太阳活了这个数值的45.7% 也就是说 太阳母亲的寿命还没有过半 是一颗正值盛年的星 02 太阳膨胀与地球毁灭 太阳是个质量不大的恒星 它身上发生的灾变 是缓慢的 不可能出现突变 更没可能出现超新星爆发 大概在1000000000年之后 青年太阳变成了大妈 她的膨胀才可能严重到威胁地球生态 到那时候 人类文明还在不在地球上 早已不是这一世人类有能力预测的事 如果要红巨星完全吞噬地球呢 那还要等更长的时间 那是个 超越人类文明想象力的时代 03 不可能发生的氦闪 原著和电影中关于氦闪的描述 是渲染地球危机的前提 虽然电影和原著提法有所区别 但区别只是在错误的道路上走了多远 仅此而已 因为氦闪只发生在 一颗红巨星行将就木的时代 还有小概率在死后的白矮星时代 咱们太阳母亲现在 还好好滴活在主序星阵列中 不可能在100年后 100年对天文现象来说太没有存在感 就出现氦闪这类灾变 太阳要在数十亿年后才会彻底巨大化 死亡后的白矮星时代更加漫长 系内观看氦闪要等太久 绝无可能是100年或1000年 或者说 凭这一世人类的本事应该活不到那一刻 更无可能带着某国的国旗 去拯救地球 现阶段的太阳 因为拥有太多氢元素 十亿年内绝无可能发生氦闪 所以该片讲述故事的灾变源头不存在 比邻星的大小和距离 01 比邻星的大小 如果你知道了比邻星的大小 以及颇受人类青睐的 半人马α三体星的一些真相 就会发现这部电影里确实硬伤满满 众所周知的 半人马座方向 有个三星系统距离咱们太阳系 中国古星象名南门二 非常近 所以呢两百年来 各国科幻写手都爱拿着个做文章 写浪漫故事没问题 但是作为硬科幻得尽可能避免低级错误 南门二 作为郑和下西洋时指引方向的星 它的A星B星C星 都非常出名 其中A和B星跟太阳差不多 太阳和他们的比例是1.39:1.71:1.20 距离咱们最近那颗C星 是个很小的红矮星 质量是太阳的八分之一 直径是咱们太阳的七分之一 太空版战狼的那个星图比例画得不对 02 比邻星的距离 比邻星距离咱们4.22光年 它是由天文学家罗伯特因尼斯 Robert Innes 于1915年在南非发现的 相比别的恒星 它距离咱们确实是最近的了 然而 这个距离换算成公里是多少呢 40万亿公里 其实从地球出发 飞向太阳母亲平均距离的266872倍远 如果你无法理解这个距离有多远 那么请看看目前的旅行者一号飞船 它是目前人类最快宇航器 被多颗大行星加速后 飞了近40年 也才刚刚抵达了日球层边界 也就是太阳风吹出泡泡的那个界限 距离太阳的引力边界还远得很 这玩意用顶级速度 40年间飞行距离是多少呢 是180亿公里 看上去无比牛逼了 但是相对400000亿公里的比邻星距离 也就是2222分之一 仅此而已 反过来换算 哪怕不计算星际物质的阻力 还要再花几万年 才可能企及南门二星域的外围 这就是人类科技的所谓实力 而且半路上没电了 现在是熄火状态 飞出日球层没有了太阳风 远离太阳又失去了光能转化的可能 核电池早就花光了 是的 这个星泡附近看上去有很多 距离太阳比较近的恒星 然而全都是看得到却摸不着状态 距离最近的那颗 看上去近在咫尺的比邻星 你旅行的时间也大大超过人类文明的长度 鬼知道你飞出去的一万年之后 地球人类会是啥状态 所以任何一个国家 不会作出流浪地球里那种疯狂决定 03 比邻星的光照够活命吗 前边的距离问题 咱们就不赘述了啊 因为它可以被浪漫主义文学给K掉 科幻粉们一句给文学让路 咱们就不得不闭嘴了 那么 咱们再假设一下 如果吴京们付出巨大努力后 真的把地球拖到了南门二C比邻星的轨道 这颗又小又冷的红矮星 真的能给地球足够的能源活命吗 答案是 不能 比邻星的绝对星等是15.49等 小而且暗 跟咱们太阳母亲完全没法比 而与太阳相似的A星又太遥远了 有朋友会说 那咱们把地球拉着无限靠近比邻星 是不是就能烤火了呢 想象过飞速自转和公转会导致的问题吗 如果这么折腾 哪怕是 少数人类本着革命热情坚持了下来 你觉得地球生态还维持得住吗 哦哦 其实地球生态早在 那遥远的星际旅行过程中 就彻底凋敝了 想象一下几千年中没有光和热什么概念 抵达比邻星轨道之前 这是一段十分漫长的黑暗之旅 从冥王星和卡戎星上看太阳 太阳都接近一颗星星了 更别提余下的99%旅程中的黑暗 是任何生态系统接受不了的 所以这个任务 只有疯狂到不可理喻的人才想得出来 全球海面上升300米? 01 南极和北极冰川总量 吴京说海平面上升了300米啊 把上海的摩天大楼都淹了 emmm 左派们总喜欢吹嘘全球变暖 更喜欢渲染冰川融化 极端气候 甚至各大洲沿海大城市被淹没的 所谓不低碳即毁灭的世界观 同学们总看到一个数字 说南北极冰川相当于地球淡水储量的 70% 这是真的吗 emmm 也许真确实是真的 但千万别忘了 那是淡水的储量 地球表面大海占了71%还要多 海水才是大头 02 全局上升300米之不可能 换算下来 哪怕是整个地球的冰川全部融化了 淡水都成了海水的一部分 大海最多只能上浮60米 根本淹不掉上海那几栋摩天大楼的顶 也许战狼们应先研究下地理 03 低维度并非灾变主角 而且 吴京的故事里 革命浪漫主义者们把地球恁停转了 也就是说 现在海水应该往 靠近两极的方向漫过去 咱们华东华南地区纬度太低了 不合适成为这个灾变剧情的主角 当然了 咱必须在这儿再次吐槽一下 那些拒绝心怀敬畏的人们 在完全不了解 地球的内部结构 连地震都无法预测的科技背景下 竟然可以设想 用能量把地球抛出太阳系轨道 04 脆弱的地壳撑不起速度 真的要把地球给停下来 然后朝着太阳系外无限加速么 完全不考虑 地球这坨只有脆弱蛋壳的灼热流体 会发生什么变化么 也许 你还没把地球从轨道上拧下来 巨大的地震和火山喷发 已经让全人类完蛋了 地幔结构了解一下 突然给了这坨岩浆巨大的初速度 脆弱的地壳还能扛得住吗 其他逻辑硬伤 01 拉着地球跑不如殖民外星 就操作层面上来说 改变一个大行星的轨迹 对人类文明来说难度实在太大 而且风险远超收益 相比之下 快速搬家去别的星球 那些太阳系内距离太阳更远一些的星球 是人类文明完全可以预期的 简言之 把珍贵的核能用在拖动星球 还不如用来转移人民到别的星 以及修建各星球殖民地 太阳哪怕巨大化了 也比又小又冷的比邻星好用很多 犯不着跑过去一路上受冻 02 行星发动机启动竟致全球变冷 既然各大陆主要国家 一起点燃了那个热核聚变发动机 每个宫殿周围都是80度高温 而地球还正在面对 巨大化的太阳的热浪 在大气层没受到重创的条件下 怎么想也不该是全球温度降低到了 零下七八十度啊 这个点可要比南极还冷 完全不合常理 不知道战狼们到底用了什么逻辑 03 结冰星球不再是蓝色乐园 吴京们的星际特效呢 在拖着地球被太阳加速直到木星轨道 这么长一个过程中 这个地球都还是蓝色的 既然刚才都已经全球零下七八十度了 大海也该彻底冻结 那点盐分起不到作用的 所以这时地球早该变成白色冰球 而非蓝色的 04 地球没那么大本事 众所周知的 木星的体积是地球的1316倍 质量比其他大行星加起来的两倍半还多 几个地球砸过去 估计也就只能让大红斑 冒个涟漪泡泡 而地球如果进入了木星轨道 而且并没有贴着木星飞行 绝无可能把木星上的物质卷出这么多来 这特效似乎搞得 地球的引力接近一颗白矮星了 事实上 双方的引力对比 完全是倒向了太阳系二号主角大木星 地球不但没能力吸出海量木星物质 反而是自己的大气和水要遭殃 当然这也意味着 地表生态和大气圈层可能会彻底完蛋 人类任务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05 氢氧燃烧推不动地球 可爱的科幻粉们 你们首先得承认一个可悲的真相 化学反应能 远远不如核聚变能 就算吴京的小太空舱 操作准确精当把300亿升氧单质 全拿去点燃了地木氢气桥 双方气体混合均匀且完全燃烧 用生命写出的完美燃烧 所得到的能量 还不如冷战时苏联的一颗沙皇巨弹能量的 百分之一呢 而且 哪怕所有这些能量全部传递给了 那颗冰冻的地球 给它的acceleration才1 m/s 从天文视角来看 几乎等同于没有加速 为什么导演要安排主角 去做无意义的牺牲呢 也许只是为了煽情吧 也许战狼系列只需要这类情感 一个影片时代170年前的古董氢弹 就可以抵了吴京死100次 未来的人类不会这么傻 06 木星之后不知所云 从大木星加速 或曰根据影片错误导致大减速后 地球又飞了几年 但影片的美工特效 并没交代清楚画面上是啥星球 也许是泰坦星 但是附近没有土星的光环 当然也有可能是崔顿星 但是导演并不想讨论他们 可见剧组的目光就停留在内太阳系 木星之外就懒得搭理了 殊不知 目前泰坦星是人类移居的大热门 在未来的那个时代 如果人类可以拖动地球了 怎么可能没人在泰坦星上设个站点 辅助下地球的搬迁任务呢 话说回来 如果导演稍微了解下土星和泰坦 就应该明白 拖地球去遥远的南门二星域 是荒谬的 既然太阳已经巨大化到吞噬地球轨道 泰坦星 此时肯定成了太阳系宜居星球 它大而且有广阔的海洋 海水比地球多 表面的冰层也被烤化了 厚重的大气层早已被人类改变 如果我是人类领袖我肯定不选择拖地球 劳民伤财还副作用大 而是直接移民泰坦去生活 ![]() 花小蜜 常识科普人 今天吐槽的有点多,希望科幻粉们海涵。如果电影自称软科幻,主打卖情怀,咱们不会说什么……当魔幻童话看,但是既然说是国内首部硬科幻,不免说了点不中听的,希望未来科幻片能更好。 星系花园·水瓶月·太阳系 请尊重自己的民主权利 花5秒钟参与投票 为防失联 入群请加管理员利英的微信 xingxihuayuan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