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音乐与舞蹈精粹]第103期:温暖甘甜的乡愁

 浪漫大提琴手 2021-01-20

德国作曲家马克斯·布鲁赫 (Max Bruch,1838-1920)特别喜欢各国民歌,对其有很深的研究,并运用到他的创作中去。他的作品虽然很浪漫,其实却继承了德国音乐的传统。他的作品曲调悠扬,满怀热情,曲式具有德国式的严谨而又奔放自然的效果,既遵循传统又美丽淳朴。他最广为人知的作品是:《g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前期已介绍过)和《苏格兰幻想曲》。

《苏格兰幻想曲》(Scottish Fantasy)创作于1879年,德国柏林。布鲁赫在这部作品加入了很多苏格兰民歌,是一首由序奏和四个乐章组成的小提琴主奏、竖琴与管弦乐队合奏的抒情幻想曲。据说布鲁赫创作这首《苏格兰幻想曲》时受到苏格兰一位文学家的作品的启发,而且乐曲中采用了一些古老的苏格兰民谣。大约于1879年完成。在汉堡由著名小提琴家萨拉萨特首演成功。于是,布鲁赫便将此曲献给萨拉萨特。

竖琴在本曲中并非作为华丽的主奏乐器,而只不过当作点缀,表示在管弦乐伴奏中,竖琴较为重要而已。整个乐曲充满了梦幻性,甘甜而优美,有女性化之感,而且作者对于主奏小提琴的技法运用,可以说无懈可击,乐曲的管弦乐伴奏部分也写得十分完美。

序奏:极缓板,降e小调,4/4拍子。主奏小提琴在凄凉而带有梦幻性的旋律中,娓娓道出了一个凄美故事的开头。

 第一乐章:如歌的柔板,降E大调,3/4拍子。引子之后,管弦乐部分以一种带有宗教色彩的沉着而优美的气氛加入进来,接着竖琴的音色也浮现出来,主奏小提琴在乐队的衬托之下,表情十足地奏出了乐章主题,唱出怀念故乡的苏格兰旋律《老罗宾莫里斯》。这是一段使人感到非常亲切,充满温情、眷恋之感的乐段。小提琴忧郁地歌唱,满怀思乡之愁。

 第二乐章谐谑曲,快板,以降E大调,3/2拍子

这是用苏格兰民谣《疲劳的磨坊人》写成的。在乐队舞曲的节奏衬托下,独奏小提琴奏出欢快的主题,然后继续以华丽而多彩的技巧展开变奏。本乐章到了最后,变为慢板,不间断地直接进入下一个乐章。

第三乐章,行板,降A大调,4/4拍子。

独奏以徐缓的节奏抒发优美、柔情的主题。这是一首苏格兰民谣《珍妮不在,我便寂寞了》。之后经过转调,变得更加生气蓬勃,与第二乐章的慢板形成鲜明的对照,她是伤感悲怀的。

第四乐章.快板,bE大调,4/4拍子。

主奏小提琴与管弦乐骤然呈现出一个雄壮的主题。乐曲以这个主题为中心,经过数次的变奏和装饰后,主奏小提琴与管弦乐队共同吟唱出一首古老的苏格兰战歌——《胜利的苏格兰人》的旋律,全曲告终。

本期推荐由两位青年小提琴家演奏这部作品的视频和音频,以让大家对比欣赏。

下面的音乐视频是由美国青年小提琴家斯蒂芬·杰基(Stefan Jackiw)独奏,英国指挥家鲁蒙·甘巴(Rumon Gamba)执棒指挥西班牙歌剧院管弦乐团协奏演出的实况录像。

视频:《苏格兰幻想曲》

================

斯蒂芬·杰基是近年在世界古典音乐界蹿红的美国青年小提琴家,他出生于1985年,父母是乌克兰和韩国的物理学家,四岁开始学习小提琴,师从法国小提琴家Michèle Auclair,以及前克利夫兰四重奏组的小提琴家Donald Weilerstein,12岁时进行了职业生涯的首次亮相,14岁时在伦敦的演出更让世界古典音乐界对他更加关注,英国《泰晤士报》的头版刊登了他的照片,而《斯特拉德》报道说:“十四岁的小提琴手席卷了伦敦音乐界。”。高中毕业后,他就读于哈佛大学,最初是心理学专业,然后转向音乐专业。他于2007年获得文学学士学位。同年,他在新英格兰音乐学院(NEC)获得了艺术家文凭。他曾与世界上诸多的顶级乐团合作演出。

=================

下面的音频是由英国女小提琴家尼古拉·贝内代蒂(Nicola Benedetti,1987年7月20日出生)独奏,由英国青年指挥家罗里·麦克唐纳(Rory Macdonald,1980年8月25日出生)执棒指挥英国BBC苏格兰交响乐团协奏演出《苏格兰幻想曲》的录音。

音频:《苏格兰幻想曲》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