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邦彦(1056---1121),北宋著名词人,字美成,浙江杭州人。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格律严谨。作品在婉约派词人中长期被尊为“正宗”。 周邦彦不仅写得一手好词,长得也是一表人才。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玉树临风,风流倜傥,风靡万千少女”的主。可这位主谁也不爱,偏偏爱上了一代名妓,花魁娘子李师师。才子佳人之间,自然会产生很多香艳的故事,更何况中间还有一个重量级嘉宾宋徽宗赵佶时不时的来客串一下,故事就更加热闹了。 有一天,宋徽宗生了点小病,李师师以为皇帝老儿今天可能不会来了,就透透的约了周邦彦。事情巧的很,周邦彦刚到不久,紧跟着宋徽宗就来了。情急之下,美男词人只得先委屈一下,钻床底下了。 宋徽宗特意给李师师带来了新进贡的鲜橙,李师师也是久在风月,善解人意,亲手剥了,二人分食。三更时分,皇帝得回宫,李师师更是嘱咐道“已经三更天了,马滑霜弄,多加小心”这一切被躲在床底下的周邦彦听到了。宋徽宗走后,周邦彦乘兴写了一首《少年游.并刀如水》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这首词将他同李师师求欢的心情比作露水,心像刀割,只恨自己不能胜过徽宗。看着李师师剥开的橙子而又无言面对现实的残酷,只能求得一点“初温”。下半部分则赞扬李师师的机智,借指李师师的用意是打发徽宗回去,才得来这“少人行”的绝佳相会时机。李师师笑纳了。 谁知有一次李师师竟然当着徽宗的面吧这首词唱了出来,徽宗一听,就知道那天的事情被人知道了,于是问李师师:这填词的人是谁?李师师不敢隐瞒,说出周邦彦。 周邦彦被押解出京,李师师前来为他置酒送别,席间。周邦彦填了一首《兰陵王》来表达对李师师的依依不舍之情。李师师送别归来,宋徽宗已经等了好久,徽宗问她去了哪里。李师师也不避讳,说是送周邦彦去了。说罢,便将周邦彦填写的《兰陵王》唱给徽宗听:“柳荫直, 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谶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桑条过千尺,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映离席。梨 花榆火催寒食,愁一剪,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凄侧。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记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沈思前事 似梦里,泪暗滴。”唱到动情之处,竟泣不成声。 宋徽宗见李师师哭的可怜,又见词写得这么悲伤,不禁有些凄然,宋徽宗也是爱才之人,就连忙下旨,将周邦彦召了回来。而且宋徽宗还封周邦彦做了大晟府的大晟乐正,从此,周邦彦成了皇帝身边的红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