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奶 发表在《临床和实验过敏杂志》上的新研究表明了给宝宝添加酸奶的又一大好处——可以避免婴儿过敏和湿疹。
△图为在俄亥俄州奥塔哥大学(University of Otago)网站上公布的,Julian Crane博士发表在“ 临床和实验过敏 ”杂志上关于“食用酸奶可以减少婴儿期的湿疹和过敏”研究成果的相关报道。 该研究发现,每天吃酸奶会使婴儿患湿疹和过敏的风险降低70%。惠灵顿奥塔哥大学医学系教授朱利安克雷恩博士在研究报告中解释说,“给予酸奶的次数越多,效果就越大。” 1 什么时候添加? 对于什么时候可以给宝宝开始添加酸奶,美国儿科学会和我国最新的膳食指南建议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美国儿科学会(AAP)建议:如果对牛奶蛋白不过敏,最早在 6 个月大的时候就可以喝酸奶了;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 13-24月龄的孩子可以将酸奶作为食物多样化的一部分而逐渐尝试,但建议少量进食为宜,不能一次完全替代母乳或配方粉。 主要基于考虑鲜奶、酸奶、奶酪等的蛋白质和矿物质含量远高于母乳,会增加婴儿肾脏负担,所以不宜喂给7-12个月龄的婴儿。 不过相对来说,牛奶经过乳酸菌发酵,一部分块头大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物质,就没有那么难消化了。 综合来看,宝妈们可以在在宝宝6个月,添加辅食以后,少量给宝宝尝试,并观察3-5天,确定酸奶不会引起宝宝的过敏反应,就可以把酸奶作为辅食的一种让宝宝尝试接触,待1岁后作为奶制品的一种补充来添加。 2 警惕“假酸奶” 不知道大家有同感没,一到超市的酸奶区,就会被瞬间被各大厂商的超市促销员包围,各种促销、各种实惠,各种酸奶样品恨不得直接喂到你嘴里。 喝下来每家酸奶的整体口感并没有差太多,无非就是口味不一样。 尤其是给宝宝挑酸奶,就不是看哪个包装好看,尝着哪个不错就可以随便拎回家的,小心“假”酸奶坑娃。 给宝宝选酸奶,只需要记住这两个指标,就能基本告别“假酸奶” 1、看蛋白质含量 每100g酸奶中,蛋白质含量需要大于2.9g,越高越好。 2、看碳水化合物 每100g酸奶中,碳水化合物含量不能超过12g,越低越好。 其次就是,尽量不要选择商品包装上带有“味”字的酸奶,比如说,草莓风味和草莓果粒,区别就很大。 “草莓风味”酸奶是通过食用香精、食用色素等添加剂,让酸奶尝起来拥有草莓的味道。 “草莓果粒”这种标识的酸奶,才是真正含有草莓果粒或果酱的酸奶。 3 自制酸奶 比起购买市面上的酸奶来说,想要宝宝吃到最安全、健康的酸奶,芽芽妈还是建议有条件的父母可以选择给宝宝食用家里自制的酸奶。 制作酸奶的步骤非常简单,你只需要一台酸奶机,某宝上几十到几百不等。然后按照说明把牛奶、益生菌放入酸奶机,发酵6、7个小时就可以了。 在益生菌在选择上,建议选用保加利亚乳杆菌或嗜热链球菌,无需添加额外添加益生菌。 要提醒宝妈们注意的是,在选择牛奶时,要给宝宝选用全脂牛奶,而不是脱脂牛奶。 美国儿科学会(AAP)建议: 要给1岁左右儿童喂全脂奶,除非他们有肥胖的高风险。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需要更高的全脂牛奶脂肪含量,以维持正常的体重增加,并帮助身体吸收维生素A和D。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来说,脱脂牛奶中的蛋白质和矿物质浓度也过高。 其次,最好也不要给宝宝在酸奶中加糖,糖的摄入会增加儿童龋齿和肥胖的风险,从小就让宝宝习惯这种“无添加”酸奶的味道对宝宝来说是非常好的。 对于一岁以内的宝宝,也不要在酸奶中加入蜂蜜。 如宝宝觉得太酸,或者是想给宝宝变换风味。可以选择在酸奶中加入水果粒或水果泥来改善宝宝口感。 其次就是,一定要注意酸奶的储藏。在密封冷藏的条件下保质期只有3天,最好在两天内实用完毕。 超过3天的酸奶虽然没有坏,但其中益生菌数量大大减少,有害菌感染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牛奶 1 什么时候给宝宝喝牛奶 对于宝宝1岁以内,一定不要添加牛奶。婴儿不能像母乳或配方奶那样完全或容易地消化牛奶。 牛奶含有高浓度的蛋白质和矿物质,这可能会给宝宝的未成熟肾脏带来麻烦。 来看看权威机构都是怎么说的: 美国儿科学会(AAP): 宝宝满1岁后,只要保证了均衡的辅食(谷物、蔬菜、水果和肉类),就可以给宝宝喝全脂牛奶。每天牛奶饮用量不能超过946毫升。超过这个量会导致宝宝热量摄入过多,也会降低他们对其他食物的食欲。 1~2岁的大部分宝宝需要喝全脂奶。如果宝宝已经超重有发生肥胖的风险、或者有家族肥胖史、高血压史或心脏病史,儿科医生可能会推荐减脂牛奶(脂肪含量2%)。但注意宝宝2岁以前不能喝脂肪含量只有1%的低脂牛奶或脱脂牛奶。 世界卫生组织(WHO): 不推荐将脱脂牛奶作为2岁以内儿童的主要食物。因为脱脂牛奶不含必需的脂肪酸,缺乏脂溶性维生素,并且肾负荷较高。 中国营养学会: 13~24月龄的宝宝,每天奶量应维持约500ml。 对于母乳不足或不能母乳喂养的婴幼儿,需要继续以配方奶作为母乳的补充,可引入少量鲜牛奶、酸奶、奶酪等作为辅食的一部分。 而当宝宝一岁引入牛奶后,也没有必要让孩子断奶。美国儿科学会(AAP)表示,在你孩子的第一个生日过后是可以继续母乳喂养的。 2 牛奶的摄入量是多少? 根据美国儿科协会(AAP)的建议: 1岁时,宝宝可以从8到12盎司( 237ml-355ml )的牛奶中获得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 。也可以从等量的其他乳制品,如酸奶或奶酪中获取相同的营养物质。 到2岁时,宝宝每天应摄取16盎司(473ml )牛奶或其他奶制品。
但是,不要宝宝每天喝超过32盎司(946ml )的牛奶,否则他的胃可能没有足够的空间容纳宝宝营养所需的其他事食物。如果宝宝这时候还是口渴,也不要再继续喂奶了,可以给孩子喝水。 3 宝宝不爱喝牛奶怎么办? 首先,可以尝试将牛奶与一些母乳或配方混合。由最开始的一份牛奶加三份母乳或配方奶粉。然后慢慢改变比例,直到她喝100%的牛奶。 也可以想办法在孩子的饮食中尽可能加入更多的牛奶制品,让宝宝逐步适应牛奶的味道。 比如,天然的酸奶、奶酪等,也可以在宝宝的辅食中添加牛奶。牛奶蒸的鸡蛋糕、牛奶泡的麦片、牛奶蘑菇汤、水果奶昔等等。 或者,也可以给宝宝尝试不同温度的牛奶,有些宝宝喜欢和热的而有些宝宝可能更接受凉的牛奶。 4 牛奶会不会过敏? 婴儿真正对牛奶过敏的概率其实并不高,根据美国儿科协会(AAP)公布的数据,只有2%到3%的婴儿对牛奶过敏。 大多数家长所认为的牛奶过敏实际上都是乳糖不耐受,过敏是一种免疫反应,而乳糖不耐症是一种消化系统疾病。不过从症状上确实很难区分这二者,都有腹痛和腹泻的症状。 但当宝宝出现皮肤干燥、发痒、起疹子、面部及嘴唇周围肿胀发痒、流鼻涕等症状时,就可以判断为宝宝对牛奶中某种蛋白质过敏。 有三个简单的判断标准,可以对初次尝试给宝宝喝牛奶的家长一些参考。 母乳喂养: 第一年纯母乳喂养的婴儿已经接触过母乳中的牛奶蛋白质(除非你避免使用所有乳制品),所以宝宝也不会对牛奶过敏。 牛奶配方奶粉: 如果宝宝一直食用的都是牛奶配方奶,也并没有出现任何过敏症状,那可以说明他对普通牛奶的耐受性是没有问题的。 大豆配方奶粉: 如果宝宝之前喂的一直都是大豆配方奶粉,并无法大致判断宝宝是否对奶制品过敏,建议可以给宝宝喝一些含有维生素D和钙的豆奶,或者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给宝宝尝试一些牛奶,看有无过敏症状出现。 如果母乳喂养和一直喂牛奶配方奶粉的宝宝在添加牛奶后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就可以大致判断为宝宝是乳糖不耐受,而并不是过敏。 在宝宝的饮食上就要注意避免摄入高乳糖制品或直接选择无乳糖乳制品。 4 怎么选牛奶? 1、看种类: 一般常见的就是两种牛奶: 鲜牛奶:低温杀菌的巴氏奶 纯牛奶:超高温灭菌的常温奶 鲜牛奶的保质期比较短而且必须冷藏,纯牛奶的保质期较长,因为它采用的超高温灭菌法几乎可以杀死所有的细菌,即使没有防腐剂,在密封的条件下也可以常温保存很久。 这两种奶在选择上没有太大区别,还是要看宝宝的口味和喜好,以及储存条件等。 美国儿科协会(AAP)警告: 不要给孩子“生的”或未经巴氏杀菌的牛奶。如果不进行巴氏消毒,牛奶中可能含有有害细菌或寄生虫,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 2、配料表: 配料表越长,表示添加剂越多。当然,如果配料表中只有“生牛乳”,没有任何添加剂和水,才算的上是100%的纯牛奶。 其次,我们还需要关注营养成分表。在营养成分表中,最重要的就是蛋白质、脂肪以及碳水化合物的含量。 蛋白质含量: 国家对于牛奶中蛋白质含量的最低标准:纯牛奶蛋白质含量≥2.9克/100ml,调制乳≥2.3克/100ml,若蛋白质含量低于2.3克/100ml就是饮料了。 脂肪含量: 1~2岁的宝宝,对脂肪需求量较高,建议选择全脂牛奶;2岁以上的宝宝,如果没有肥胖问题,可以是全脂或低脂牛奶。 碳水化合物含量: 牛奶里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乳糖,一般来说,乳糖成分越高,味道越甜,含量在5左右是正常的。 |
|
来自: 元圣大师宗 > 《app-大象快报,头号快报,看资讯赚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