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圣心源》“一气周流”理论的应用

 369蓝田书院 2019-02-11

1、论生理,条理清晰,圆融周密

《四圣心源》运用“一气周流”理论,将人体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皮肉、孔窍、精神等的阴阳、五行属性归纳阐释的透彻入微。

“一气周流”理论强调的是阴阳二气上下回周,彼此互根,上下环抱。阴升逐渐化阳,阳降逐渐化阴,而非指阴阳可独自由少而壮。如此则《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述“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一段更好理解。“阴者,藏精而起亟”,示阴精变化为阳气,由下而上承的过程;“阳密乃固”示阳气由上而下化,变化为阴精,如此则“因而和之,是谓圣度”。

“一气周流”具体言之即五行周流。《四圣心源》谓:“水、火、金、木,是名四象。四象即阴阳之升降,阴阳即中气之浮沉。分而名之,则曰四象,合而言之,不过阴阳。分而言之,则曰阴阳,合而言之,不过中气所变化耳。”体现了黄元御的五行整体运动观点。人之五行对应天之六气,“人之六气,不病则不见,凡一经病则一经之气见”,“平人六气调和,无风、无湿、无燥、无热、无寒,故一气不至独见,病则或风、或湿、或燥、或寒、或热,六气不相交济,是以一气独见。”只有某一气处于“病态”时才表现出单独的特征,如“木曰曲直”、“火曰炎上”。这显然与后世认为“金曰从革”、“水曰润下”是五行生理特征的观点有别。

论及气血本原时,黄元御谓“肺藏气”,而“胃为化气之原”,原因在于胃土右转,方能带动“心火清降而化金”;同时因肺金乃心火之清降者,故肺气清凉而性收敛;谓“肝藏血”,而“脾为生血之本”,原因在于脾土左旋,方能带动肾水温升而化木,故说脾为生血之本,同时因肝木即肾水之温升者,故肝血温暖而性生发。

在解释精神化生时,因精神魂魄分属于肾、心、肝、肺,黄元御将精神魂魄视为“一气”,则左路“阳气方升,未能化神,先化其魂,阳气全升,则魂变而为神。魂者,神之初气,故随神而往来”;而右路“阴气方降,未能生精,先生其魄,阴气全降,则魄变而为精。魄者,精之始基,故并精而出入也”。

2、释病理,崇尚中气,兼顾四维

脾胃升降功能是“一气周流”正常与否的决定因素。黄元御指出:“脾升则肾肝亦升,故水木不郁,胃降则心肺亦降,故金火不滞,火降则水不下寒,水升则火不上热,平人下温而上清者,以中气之善运也。”反之,“中气衰则升降窒,肾水下寒而精病,心火上炎而神病,肝木左郁而血病,肺金右滞而气病……四维之病,悉因于中气。中气者,和济水火之机,升降金木之轴。”

黄元御认为,中气虚衰,升降失常,百病由生,而导致中气虚衰的病机主要为阳虚土湿,治疗以温阳补土为大法。阳虚土湿病机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足太阴脾以湿土主令,足阳明胃以燥金化气,湿为本气,而燥为化气,是以燥气不能敌湿气之旺,阴易盛而阳易衰,土燥为病者,除阳明伤寒承气证外不多见,一切内外感伤杂病,尽缘土湿也”。《四圣心源》中论述各种劳伤、杂病、七窍等67种病证,绝大多数都以阳衰、水寒、土湿、木郁立论,治疗以“泻水补火,抑阴扶阳,使中气轮转,清浊复位,却病延年,莫妙于此”。

在具体用药上,黄元御认为:“以故医家之药,首在中气。”《四圣心源》开篇第一方——“黄芽汤”便充分代表了黄元御推崇中气的思想。方由人参、甘草、茯苓、干姜组成,并在方后注明“中气之治,崇阳补火,则宜参、姜,培土泻水,则宜甘、苓。”黄元御创制的诸多方剂也反映了“一气周流”的运行规律,其组方有左路升发的药物,如麻黄、桂枝、附子、细辛;有右路敛降的药物,如石膏、大黄、五味子;有中焦斡旋的药物,如半夏、茯苓、干姜、甘草,等等。

 

Ref:刘志梅,肖长国.《四圣心源》“一气周流”理论探讨[J].山东中医杂志,2011,30(06):365-36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