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生理学的I/II期试验 - 引导性无创心脏放射治疗室性心动过速

 369蓝田书院 2019-02-11

介 绍

背景:虽然前瞻性数据缺乏,但个案研究表明使用立体定向体放射治疗,无需导管电生理引导的无创心脏放射治疗对室性心动过速(VT)的疗效。

方法:我们对成人进行了无创心脏放射治疗的前瞻性I / II期试验,治疗难治性VT或与室性早搏相关的心肌病(PVCs)。通过将非侵入性解剖学和电学心脏成像与标准立体定向体放射治疗工作流相结合,然后向靶标递送25Gy来靶向致萎缩性瘢痕区域。主要安全性终点是前90天内与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主要疗效终点是VT发作的任何减少(由留置的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跟踪)或任何减少的PVC负担(通过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器测量)比较治疗前后6个月(6周)处理后的落料窗)。使用Short Form-36问卷评估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

结果:招募了19名患者(17名为VT,2名为PVC心肌病)。中位值无创消融时间为15.3分钟(范围5.4-32.3)。在前90天,2/19名患者(10.5%)发生了与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VT发作的中位值从119(范围,4-292)减少到3(范围,0-31; P <0.001)。观察到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电击和抗心动过速起搏的减少。17/18可评估患者的VT发作或PVC负担减少(94%)。89%的患者VT发作频率或PVC负担减少了75%。总生存率在6个月时为89%,在12个月时为72%。双重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使用率从59%降至12%(P = 0.008)。 6个月时,9个ShortForm-36域中有5个域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结论:无创电生理引导的心脏放射性消融与明显降低的室性心律失常负担相关,代价是有一定的短期风险,不过确可以减少抗心律失常药物使用和改善生活质量




ref:Phase I/II Trial ofElectrophysiology-Guided Noninvasive Cardiac Radioablation for Ventricular Tachycardia.Circulation.  2019 Jan15; 139(3):313-321. 

doi: 10.1161/CIRCULATIONAHA.118.038261.


文 献 导 读

2017年10大心律失常进展之一就是无创立体定向放射消融治疗难治性室性心动过速。这项研究首次是在2017年12月N Engl J Med发表,文章报道了肿瘤治疗中的常用技术——立体定向消融放射治疗(SBRT)在难治性室速患者中的应用及其初步结果。该研究开创了无创性心脏电解剖标测指导下放射性消融的新时代,有望对使用传统技术无效的高危心律失常的治疗带来新希望。之后国内朝阳医院的刘兴鹏教授及大连医科大学的张树龙教授均有报道应用,但对于大部分心血管医师来说,还是新奇的,此次循环杂志再次发表放射消融治疗室速让我们看到了星星之火燎原之势。(平凡之路,东坡非坡



编译丨平凡之路,东坡非坡

审校丨东坡非坡

责编丨王德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