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ESC 2022丨2022 ESC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管理和心源性猝死预防指南要点速读

 漠水llo9ygesv9 2022-08-27 发布于海南

2022年8月26日,欧洲心脏病学会(ESC 2022)年会上,《2022 ESC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管理和心源性猝死预防指南》重磅发布,对室性心律失常的器械治疗、合并症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临床推荐变更,同时也新增了很多内容。小编整理了指南的部分要点,以供参考(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指南全文)。


室性心律失常和电风暴的急性管理 

建议将直流电复律作为血流动力学不耐受持续性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SMVT)患者的一线治疗(Ⅰ,B)。

如果麻醉/镇静风险较低,建议将直流电复律作为耐受SMVT患者的一线治疗(Ⅰ,C)。

对于血流动力学能够耐受的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建议使用静脉β受体阻滞剂(右室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或维拉帕米(分支型室速)进行治疗(Ⅰ,C)。

不推荐静脉注射维拉帕米治疗机制不明的宽QRS波心动过速(Ⅲ,B)。

建议对电风暴患者采用轻至中度镇静,以减轻心理痛苦,降低交感神经活性(Ⅰ,C)。

SHD和电风暴患者建议使用β受体阻滞剂(首选非选择性)联合静脉胺碘酮进行抗心律失常治疗,除非有禁忌证(Ⅰ,B)。

建议尖端扭转性室速患者静脉注射镁并补充钾(Ⅰ,C)。

对于因药物难以控制的SMVT而出现持续性室速或电风暴的患者,建议进行导管消融(Ⅰ,B)。

图片

非持续性室速的管理流程

植入ICD的建议 

ICD仅适用于预期生存寿命>1年的患者(Ⅰ,C)。室性心律失常未得到控制之前,不建议植入ICD(Ⅲ,C)。

心源性猝死的二级预防 

在无可逆性原因的情况下,室颤或血流动力学不耐受的室速患者建议植入ICD(Ⅰ,A)。

避免ICD不恰当治疗的其他治疗建议 

对于因ICD治疗不当而导致复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ICD患者,建议采用导管消融术(Ⅰ,C)。

尽管设置了最佳ICD参数,但仍建议对房颤相关的不适当ICD治疗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或导管消融(Ⅰ,C)。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血管痉挛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建议

静脉注射β受体阻滞剂治疗用于STEMI期间复发多形性室速/室颤的患者(Ⅰ,B)。

ACS患者不建议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β受体阻滞剂除外)进行预防性治疗(Ⅲ,B)。

心肌梗死后早期室性心律失常

的危险分层和治疗建议 


所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都应尽早(出院前)评估左室射血分数(LVEF)(Ⅰ,B)。

对于出院前LVEF≤40%的患者,建议在心梗后6-12周重新评估LVEF,以评估是否需要植入ICD进行一级预防(Ⅰ,C)。

慢性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危险分层、心源性猝死预防和治疗的建议

如果超过3个月的最佳药物治疗后,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仍然合并存在有症状的心衰(NYHA II-III级)、LVEF≤35%(Ⅰ,A)。

对于冠心病患者,不建议使用除β受体阻滞剂以外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Ⅲ,A)。

对于心肌梗死48小时后出现室颤或血流动力学不耐受的室速的无持续缺血患者,建议植入ICD(Ⅰ,A)。

对于长期胺碘酮治疗后仍有症状性SMVT或因SMVT致ICD放电的冠心病患者,建议优先采用导管消融治疗,而不是逐步升级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Ⅰ,B)。

特发性室性早搏/室速患者的治疗建议 

起源于右室流出道或左侧的有症状的特发性室速/室性早搏,建议将导管消融作为一线治疗(Ⅰ,B)。

β受体阻滞剂或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适用于起源于右室流出道或左侧以外的特发性室速/室性早搏患者(Ⅰ,C)。胺碘酮不推荐作为特发性室速/室性早搏患者的一线治疗(Ⅲ,C)。

瓣膜性心脏病患者

室性心律失常的预防和治疗建议 


对于主动脉瓣疾病合并SMVT的患者,推荐进行程序刺激和导管消融来识别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BBR-VT)并进行消融,尤其是在瓣膜介入后发生BBR-VT的情况(Ⅰ,C)。

对于瓣膜性心脏病和手术矫正后持续左心室功能不全的患者,建议植入ICD进行一级预防(Ⅰ,C)。

先心病患者

室性心律失常的管理建议 


对于出现持续室颤的先心病患者,建议评估残余或新的解剖异常(Ⅰ,B)。

在先心病患者中,如果出现不耐受室速/室颤后心脏骤停幸存,在排除可逆原因后,应植入ICD(Ⅰ,C)。

法洛四联症患者经治疗后如果出现或者复发SMVT,建议在专业中心进行导管消融治疗(Ⅰ,C)。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