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瓦格纳这个最狂妄的家伙”

 zdjphoto 2019-02-11

尼采写乐评丨反对瓦格纳

 尼采(1844-1990)是哲学家,酷爱音乐但少写乐评。为批判瓦格纳其人其作而写文章是个例外。《尼采反对瓦格纳》是一本书。这本书收录有尼采反对瓦格纳的文章、信件与短小的断想,由陈燕如、赵秀芬翻译,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

 尼采反对瓦格纳早在1876年夏天,由一个瓦格纳的忠实追随者、崇拜者到反对者,尼采说:“在拜鲁伊特举行的第一届瓦格纳音乐节的时候,我在灵魂上告别了瓦格纳。我不能忍受任何两面的东西。自从瓦格纳返回德国后,他就一步一步堕落到让我鄙视的地步――甚至成为反闪族主义者(反犹太主义者前身)……事实上,这是告别他的最好时机,”那时瓦格纳喜欢上了叔本华哲学,与李斯特之女科西玛结了婚并热衷于研究宗教,正在创作宗教歌剧《帕西法尔》,悲观主义、神秘主义与宗教畈依的思想越来越严重。尼采写道:“瓦格纳这个表面上最狂妄不可一世的家伙,尽管事实上只是一个古怪、暴躁、铤而走险的颓废者,竟然还会突然无助地拜倒在基督教的十字架下……”瓦格纳的变化让尼采不可理解,忍无可忍。


 尼采跳出来否定《帕西法尔》,认为它是瓦格纳对以往艺术理想与目标的背叛。尼采抬出比才的音乐,抬出比才的《卡门》来与瓦格纳抗衡。他写道:“你相信吗?我第20次听了比才的杰作……比才的音乐在我听来很完美、它来得轻松、来得优雅、来得时尚。这一音乐是淘气的、精致的、又是宿命的:因而它也是流行的,它的优雅属于一个民族,而不仅仅属于个人。”他接着说:“有了比才的音乐,我们就可以告别潮湿沉闷的北方,告别瓦格纳雾气弥漫的理想,告别这一行动的本身就足以把我们从这些泥潭里解救出来。”对比瓦格纳所有歌剧的爱情描写与观念,《卡门》回复到真实,尼采总结说“而这正是自然本真的爱!”

 尼采以为,瓦格纳音乐混乱、做作,虚张声势,充满谎言,用国人的话说是“假大空”外加颓废。瓦格纳抛弃了古典音乐平衡、对称、和谐、明朗的原则,瓦格纳把音乐当作文学戏剧的雇佣兵,浪漫主义在他手里玩到了尽头,他“不计一切代价地追求表现力,视音乐为仆人,视其为态度和立场的奴隶,这就是音乐的绝路……”在尼采眼中,瓦格纳根本就是一个说谎者与盅惑民众的“戏子、演员”,不是一个真正的音乐家。




 尼采对瓦格纳爱恨交加,情感复杂,即便破口大骂之时,还不断回顾瓦格纳的优点与伟大。他说:“瓦格纳曾经经受了很多苦难,这把他提升至其他音乐家之上。我敬佩瓦格纳,每当他将自己赋予音乐之时。”他认为瓦格纳骗人骗己,尼采说:“他甚至骗过了他自己,创作出了他真正伟大的杰作,很短的,通常只不过一小节长的杰作――就是在这里,也只有在这里,他优秀、伟大、完美。”尼采在另外的地方,也肯定过瓦格纳,说他能写出几小节真正的音乐。不过究竟哪几小节音乐是真正的呢?读者不大清楚。尼采不是音乐家也不是音乐学家,没法援引谱例。凭猜测,可能是指瓦格纳乐剧中那些性格鲜明的主导动机;至于瓦格纳乐剧发明创造的“无终旋律”,尼采持彻底的否定态度。

 说到底,尼采与瓦格纳的冲突是思想观念的冲突,是“思想路线”的冲突在艺术领域的反映。尼采出生于普鲁士牧师家庭,就读于波恩大学与莱比锡大学,由神学进入哲学,没有接受过系统的音乐训练与教育。他的“乐评”是哲学家的艺术评论,更像是散文与随笔;他的音乐戏剧言论海阔天空,叙事宏观,缺乏具体,读来有点像今天国内一些艺术学的论文。不过,尼采的第一本书《悲剧的诞生》(1872年)的确是当今艺术学与美学的经典著作。在书中,他提出音乐与舞蹈是酒神狄奥尼索斯精神的产物,诗歌与雕塑是太阳神阿波罗精神的产物,而悲剧则是两神结合的产物。要弄清楚瓦格纳与尼采的恩怨是非,要弄清楚尼采的音乐戏剧观念,读一读这本书或许有必要。




 尼采“从古希腊悲剧中,他看到勇敢地对付生活中的恐惧,同时肯定人生的美好事物是完全可能的。”(《简明大英百科全书》尼采词条)尼采的这些见解,从今天的眼光看也是非常有价值的。看来,从肯定个体生命与意志到否定他人生命与意志,真理与谬误之间只有一步之遥。剥离尼采弱肉强食的“超人”与“权利意志”哲学理论,具体的艺术见解不乏精辟之处,比如他说:“关于瓦格纳对曲式的摒弃,我们回想起歌德同埃克曼说过的一句话:‘如果目空一切,任何的艺术都谈不上辉煌。’”

 《尼采反对瓦格纳》出版于1895年,原著标题是《尼采与瓦格纳》,中文版取了个招揽读者的题目。这本书译文清楚、流畅,文字不错。单凭译文看,译者与编者都不是音乐圈内人,比如将音乐专业术语,瓦格纳的“无终旋律”译为“无尽旋律”,一字之差,令人费解。还有,所有的文章没注明写作或者发表时间,搞不清先后顺序,弄不清楚尼采言论发展的脉络,影响了这本书作为资料收藏的价值。建议出版商再版时解决这些问题。 

    往期瓦格纳:1、西方音乐调性体系瓦解的标志丨瓦格纳歌剧《特里斯与伊索尔德》“悲剧”性研究;2、如何理解瓦格纳的“整体艺术”思想?什么是他的“未来的艺术作品”?3、叔本华思想与瓦格纳音乐的结晶丨杨燕迪解读《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上);4、瓦格纳=莎士比亚+贝多芬丨杨燕迪解读《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下);5、跟瓦格纳学如何向朋友借钱丨“皮厚如城墙”的瓦格纳教我的十件事!6、“所谓爱就是‘承认别人同时也要认识自己’”丨瓦格纳《前奏曲与爱之死》;7、“有了《卡门》,我们可以向瓦格纳理想的迷雾告别了!” 8、古典派的勃拉姆斯与未来派的瓦格纳;9、为何瓦格纳要听现场丨由《女武神骑行》所想到的;10、如何理解瓦格纳的“整体艺术”思想?什么是他的“未来的艺术作品”?11、瓦格纳导论丨其人其事;12、在生命中,音乐始终是我们最初和最后的爱丨蒂勒曼指挥瓦格纳《纽伦堡的名歌手》序曲;13、我为何迷上瓦格纳的音乐?14、极简语言解说瓦格纳的音乐是什么?15、你更喜欢勃拉姆斯还是瓦格纳呢?15、你更喜欢勃拉姆斯还是瓦格纳呢?16、瓦格纳导赏①丨歌剧创作历程概述;17、作曲家瓦格纳解析;18、中文字幕瓦格纳歌剧丨斯泰因指挥《纽伦堡的名歌手》(第一幕);19、中文字幕瓦格纳《纽伦堡的名歌手》丨斯泰因指挥第二幕;20、中文字幕瓦格纳《纽伦堡的名歌手》丨斯泰因指挥第三幕;21、杨燕迪丨论瓦格纳;22、《牛津音乐大词典》里的瓦格纳丨“未来音乐”是什么?23、酷爱瓦格纳的徐志摩与丰子恺;24、郭沫若、郁达夫笔下的瓦格纳;25、聆听瓦格纳并非想象的那样困难丨先听《罗恩格林》,然后《汤豪舍》;26、他是“富有艺术创造力的德意志精神的最后代表”丨瓦格纳《纽伦堡的名歌手》;27、真的是瓦格纳的音乐,唤醒了恶魔?28、《西方文明中的音乐》论瓦格纳丨“他最主要的矛盾是诗人与音乐家之间的矛盾。”29、瓦格纳歌剧该怎么听丨听“特里斯坦”和“名歌手”;30、听瓦格纳,先听音乐,还是先看剧情?;31、“我恨瓦格纳,可我再也受不了别的音乐了”;32、《纽伦堡的名歌手》观剧指南;33、不爱读书,就别听瓦格纳了!33、希特勒到底多痴迷瓦格纳?34、“瓦格纳风格”的思想来源;35、尼采为何像崔永元一样撕逼瓦格纳?36、瓦格纳,你对歌剧作了些什么!37、《纽伦堡的名歌手》与《清明上河图》;38、《纽伦堡的名歌手》中的“瓦格纳寓言”丨瓦格纳导赏②;39、瓦格纳《漂泊的荷兰人》序曲欣赏指南

新的一年到了

我们会继续建设好公众号

以及各类古典音乐微信群

与大家一起生活在古典音乐中



免费申请巴赫音乐欣赏群

让聆听巴赫变成美好生活

还可加入古典音乐分享群

群里每天分享音乐与资料

扫描下方图片微信二维码即可申请

助手72小时内会通过申请

如果没有通过可再次申请

通过微信后务必耐心等待

元旦后开设肖邦莫扎特群


你为何要申请巴赫音乐微信群?

巴赫创作音乐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是为了每个人的成为孤独聆听者?还是通过音乐让人们相互理解,幸福生活在一起?建立巴赫微信群的原因,并不复杂——那就是通过巴赫的音乐,让古典音乐把人团聚在一起,然后一起慢慢成长,不断学习古典音乐知识,让每日聆听变成一种习惯的美好生活方式。我们的巴赫群正在开设巴赫1000计划,在未来1000天免费带大家欣赏巴赫作品、分享相关研究资料!除此以外,申请巴赫群的所有朋友,都有机会加入古典音乐群,以及未来建设的肖邦、莫扎特等群!


 

古典音乐微信群日常导赏计划


1、巴赫欣赏计划(古典音乐群,2月以创意曲为主,同步到巴赫群)

 

2、肖邦欣赏计划(古典音乐群,2月以前奏曲为主,同步到肖邦群)

 

3、纪念日欣赏计划(每天出生、过世的音乐家)

 

4、唱片推荐计划(推荐古典音乐唱片,同步唱片群)

 

5、优秀电影推荐计划(推荐优秀电影,同步到电影群)

 

6、讲座视频推荐计划(推荐各类有价值的讲座)

 

7、每天一副绘画作品(介绍中外绘画、建筑作品)

 

8、古典音乐图书导读(介绍古典音乐图书,同步到人文讲座群)

 

9、音乐名言与术语计划(推荐音乐名言、术语,同步到名言与与术语群)

 

10、电影配乐欣赏计划(介绍100位电影配乐大师,同步电影与配乐群)

 

11、文史哲著作导读计划(介绍人文思想、图书,同步到人文讲座群)

 

12、古典音乐夜谈计划(与大家分享音乐故事、生活感悟等心灵鸡汤)

 

13、陆续增加更多项目,欢迎诸位朋友献计献策,也欢迎大家报名担任不同项目课代表。

 

附则:本分享活动一切免费,解释权归属本公众号。以上0-3位每天常规项目,4-11,每天选择4-5条进行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