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历史上也有太多关于英雄和美人的故事,比如说貂蝉和吕布、项羽和虞姬,都是这样的,但这些美人最后的结局都不是特别的好。其实这也是很正常的,毕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好的事物,总是能激起人们的最初的向往。当然也有不少男子,因此也丢掉了自己的性命,所以说越是美好的东西,越是危险,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两个人,其实也有点这样的关系。关于武则天和李世民之间的故事,我们肯定都不陌生,其实当时李世民死前问武则天:我走了,你一个人怎么办?武则天回8字保命。 其实在封建统治时期,后宫干政的例子可不在少数,比如说西汉时期的吕后、窦太后等,政治手段非常强硬,连皇帝都得听她们,还有就是清末的慈禧,恐怕大家对其并不陌生。而有这么一个人不仅仅是后宫干政,此后干脆走到台前当起了皇帝,此前便是武则天,封建统治历史上唯一一位正统的女皇帝。聊武则天之前,我们不妨先说说其所处的时代背景。隋朝覆灭,新的王朝已然建立,李世民经过兵变,除掉了兄弟政敌最终顺利登位,由此开启了贞观之治。 我们都知道,李世民年轻时追随父亲南征北战,唐朝能建立李世民可是立下了汗马功劳。隋唐出英雄,李世民更是把这其中的许多英雄纳入麾下,为后来唐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其实刚开始,李渊想要立的太子并不是李世民,而是他的大哥,最后唐朝建立后,兄弟手足相残,李世民仍从玄武门之变中,杀出一条血路登上帝位。而事实证明,李世民除了玄武门之外,完全是一个称职的好皇帝,在他的统治下,当时的唐朝也成了世界上最繁荣的一个朝代。 也就是这样一个如此铁血手腕的英主,自然要在他临死之前,将所有的后事都安排好,而这其中,就包括武则天的去处,当时李世民死前问武则天:我走了,你一个人怎么办?武则天回8字保命。武则天14岁入宫,成了李世民的妃子,但是和我们通常见到的,那些描述武则天和李世民有深厚感情的电视剧不一样的是,武则天并不受唐太宗的宠爱,从她入宫到唐太宗死去,她的地位都没有得到过一次提升,可以说她在唐太宗的后宫里默默无名。想想李世民当时四十多岁了,他对十四岁的少女是不感兴趣的,这时候的李世民对成熟的女人感兴趣! 再加上当时,李世民作为皇帝,喜欢的也是温温柔柔的女子,所以刚开始李世民对武则天并没有什么感觉,但即便如此,李世民也没有完全将她放弃,偶尔也是会将她带在身边,但后来发生的一件事,则让李世民对武则天警惕了起来。李世民的一匹马,我们都知道马是非常的有野性 ,要驯服它很是一番力气,但是武媚娘说,只要给我3样东西,一是铁鞭,二是铁棍,三是匕首。用铁鞭打不服就用铁棍敲它脑袋,在不行就用匕首割穿它的喉咙!” 而李世民认为她的方法太歹毒了,所以对武媚娘不喜欢,除此之外,在唐朝的时候还有一个预言:帝传三世,武代李兴,这个预言还差点要了武媚娘的命,李世民对她也很是忌惮,就担心武则天把李家的天下给抢了。甚至和派人密切关注武则天的动向,如果武则天有了身孕,就立地诛杀,不过当时武则天和李世民的宠妃徐氏关系还好,于是便从她那得知了李世民不肯临幸自己的原因,于是在这后宫当中便如履薄冰,小心翼翼行事,生怕犯错而被处死。 再加上武则天的这个行为,所以李世民心里也是越来越忌惮她。直到他临死前,问武则天:“我死了,你怎么办?”李世民这是试探武则天的衷心,武则天于是回复了八个字:“青灯古佛,了此余生。”也就是这8个字,最后保住了武则天的一条命。李世民一听她说的话就觉得武则天是真的没有野心,而且他也愿意去寺庙里,只要进了寺庙她这一辈子都回不来了,所以肯定会没事,所以就没有再要她的命! 其实除此之外,李世民之所以不杀武则天,也是因为他觉得,武则天是个小角色,使得李世民想象不到她有威胁。李世民即便脑洞大开也想象不到她居然与李治好上了。还有就是李世民对后事做了自认为妥当的安排,如为李治选了温顺的皇后王氏,选择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辅政,使得他认为女主天下潜在可能性消除了。但事与愿违,就像墨菲定理一样,越是不想发生的事情,偏偏最后就是会发生。 李世民到死都不会知道,武则天早已跟自己的儿子两情相悦。李世民去世之后,李治顺位,他将武则天迎回了宫中。刚开始虽然很想封后,但是碍于大臣们的反对就没有封,当然后来也成功封后了,李治在晚年的时候身体已经不行了。因为武则天展现出来的政治头脑,所以很多事情都让她来处理。后来武则天后来也掌握了很大的权利,当时李世民在的时候她没有得到宠爱,他去世之后得到了他儿子李治的宠爱。 当时李世民问她那句话的意思,大家应该都明白,但是她的回答又找不出什么差错,本来想带走她,但是她的回答又让他放弃。李世民当时可能怎么都没想到,之后这个女人会改写自己的李氏江山!也许武则天的一生也没有没有我们想象的多么的风光,也许他在夜里深处也会黯然神伤,不过她具有一般人不具有的品格,她非常的坚韧,她愿意为她自己的事业付出一切的代价,要不然我们历史上就不会有一位唯一的女皇帝。 |
|
来自: xianfengdui111 > 《经营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