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Xianguo
明清时,坛丘属澄源上乡十八都,与烂溪东面的二十都隔溪为邻,现在所称的坛丘由十八都和二十都的沿烂溪部分组成。
旧志中的坛丘不包括烂溪东面的村,而古代名人如明礼部尚书周用等都以烂溪人作为其籍贯,没有写明具体的市村,留下了诸多悬案,平望的同心村是周用的墓葬地和出生地的报道至今在媒体上流传甚广,但是周用的墓在十八都西亢圩(即坛丘)在“(嘉靖)吴江县志”和“(乾隆)震泽县志”两部志书中都有相同记载,详见笔者的“周用墓址考”一文。
在清代志书中有记载的坛丘人物有九位,两位孝子和七位烈女。尤其是孝子潘三,其孝行更是惊天地泣鬼神。
“(乾隆)震泽县志” 卷十七记载,潘三,名文进,清康熙时坛丘人。对母亲非常孝顺,早晨和晚上都要向母亲问安,几十年天天如此从未间断。有人曾问他为何不结婚成家,他说:“娶妻生子会使对母亲的孝心分心,所以决定不娶。”有一天母亲生病了,病情日益加重。潘三想起了古人割股疗亲的传说,毅然用刀割自己的股肉煎熬后给母亲吃,希望能治愈母亲的疾病。可是没有效果,他发誓:“割股无效,我必割心来治疗母亲的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五月的一天,他在神祠前默默祈祷后,独自用刀剖胸挖心没有成功,就剖开腹部,肚肠都流出来,鲜血淋漓。被发现,家人大惊,此时其母正好呼吸渐息,潘三自己把肚肠塞回腹中,忍着巨疼走到母亲遗体前,与母亲诀别。母亲气绝,潘三也随母亲一起西归了。这件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惊天地泣鬼神,朝廷潘检讨专程来坛丘吊唁。不知潘文进家的后人现在是不是还在坛丘。
“(康熙)吴江县志续编” 卷六记载,吴之珏,清初坛丘人。其父亲是庠生(即秀才),这在当时的坛丘也应是凤毛麟角的人物。其父孝悌忠信,可惜盛年早亡。吴之珏秉承家风,对母亲徐氏时时处处孝顺恭谨,体贴入微。五十多岁了,还谨守孝义,外出和回来都要禀告老母。每次赴亲戚朋友处做客人看见好吃的东西,必定带回来献给母亲品尝。母亲去世三年中,每顿只吃一道菜,而且坚持在母亲灵位旁寝食。碰到有事外出远行,就带着母亲的遗像同行,早晨和晚上都要向母亲遗像问安。吴之珏的叔叔被盗贼抓走杀害,吴之珏冒死潜入贼窝,寻得叔叔的遗体。其行为得到了人们的宣扬和赞美。如果吴之珏的坛丘后人知晓,定会为他们的这位先祖感到榮光。
附七位烈女名单:
(乾隆) 震泽县志 卷二十一
钱氏,坛丘蒋麟祥妻,年二十六夫亡,守节三十四年,雍正三年题旌。
金氏,十八都沈圣宇妻,年二十七夫亡,守节四十九年。
何氏,十八都金既纯妻,年二十七夫亡,守节四十二年。
黄氏,十八都钱禹甸妻,年二十夫亡,守节三十五年。乾陵七年题旌。
(乾隆) 震泽县志 卷二十二
陈氏,十八都叶守愚妻,年十九夫亡,守节七十年。康熙三十七年卒。
潘氏,十八都钱洪如妻,年二十七夫亡,守节五十年。
徐氏,坛丘计子建妻,年二十六夫亡,守节五十三年。 发表于2011年12月31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