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张奖状能值多少钱,我才不希罕。”你怎么看?

 昵称32901809 2019-02-11

谢邀!

家长对于奖状的认知偏差,是矛盾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对于价值观认知的偏差。

老师代表学校向学生颁发奖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正确行为动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做出最大努力。

通过奖状,将孩子在学校表现优秀的情况告知家长,进而希望家长全力配合学校做好支持工作,让家长一起分享孩子成功的喜悦,创造和谐愉快的成长氛围。

家长把奖状和金钱挂钩的理解方式,是典型的金钱至上法则。在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以金钱是衡量价值的主要方法,把所有问题简单化、物质化。从幼儿园的擦桌子洗碗,到考上大学,一直充斥着物质奖励,家长对于奖状的哼之以鼻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要解决问题,正常的激励方法尤为重要,管理心理学中的激励理论是专门研究此类问题的。激励理论是指通过特定的方法,是关于如何满足人的各种需要、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原则和方法的概括总结。目前主流的激励理论有内容激励理论、过程激励理论。



内容激励理论是指针对激励的原因与起激励作用的因素的具体内容,理论着眼于满足人们需要的内容。内容型激励理论重点研究激发动机的诱因:即学生需要什么就满足什么,从而激起学生的动机。

过程型激励理论重点研究从动机的产生到采取行动的心理过程。它的主要任务是找出对行为起决定作用的某些关键因素,弄清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即要使学生出现学校期望的行为,须在学生的行为与学生需要的满足之间建立起必要的联系。


提主应该是教师吧,从师长的角度,要用包容的眼光看待学生和家长对于奖状的不同看法,引导学生和家长建立正确的认知,成功之路上,物质奖励只是伴生物。求学不是打游戏,不是及时反馈的,是今日因明日果,是长久坚持的回报。认知的改变非一朝一夕之事,徐徐图之,老师更不可因此动摇初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