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村子里面有一个人叫张老三。他是一个单身汉。而且不思进取,生活邋遢,不爱干净,但是心高气傲,不把别人放在眼里。所以村子里面的人都不喜欢他,也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要和张老三接触,以免学到不良的习气。 不单单村子里面的人不喜欢张老三,他的兄弟姐妹也讨厌他,嫌他把他们的名声带坏了。也是处处为难张老三。 对于这些,张老三没有放在心上,还是一如既往的生活着。没有理会别人异样的目光, 时间来到了这年的端午节,村子里面都过这个节气的,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节日的气氛在村子里面蔓延,学生们也都放假回家过节。大家包粽子,喝雄黄酒,好不热闹。 张老三孤苦伶仃怪可怜的一个人在大路上走着。他大哥的老婆看见了也是于心不忍,虽然平日里面名声不好,毕竟是自己的亲人,想叫他过来一起过节。但是想起他不思进取,火气就上来了。转念一想,捉弄他一下!于是叫自己的孩子去叫张老三过来一起过节。 张老三一听大嫂请他去吃饭,心里面高兴坏了。把自己整理了一下就去了,一路上大摇大摆的和大爷似的,到了亲戚家里面,他大嫂也不怎么搭理,让他坐着。“得意什么,等一下有你受的。”大嫂看着张老三想。 上菜了,大鱼大肉都上来了,张老三发现不对,自己的桌子上就只是放了一支筷子。一支筷子怎么吃饭啊?想着在别人的家里面,又是请自己吃饭,不会发作,默默的放下了这一支筷子,那起在自己旁边的酒壶给自己倒酒,可是倒了半天都没有一滴酒滴出来。这个时候张老三真的火了,把酒杯扔了,对着他的大嫂就叫了。“你什么意思啊?叫我来吃饭,你就这样对待我啊,你还真是我的大嫂啊”! 他大嫂出声“你还知道我是你的大嫂啊?我们一大家的名声都被你带坏了。你自己不思进取,还那么骄傲,不把别人放在眼里,你以为饭是这么好吃的啊”! 张老三被自己的大嫂说的哑口无言,转身就走了。回去的路上在想,饭没有吃上还被人训了一顿。反念一想大嫂说的也没错,是要学习了。但是去和谁学呢?和学生一样去学校?不行,先不说自己年纪大了,自己也看不上学习小孩子的玩意。 张老三在床上一顿苦思冥想,终于让他想到了。在南山上有一个寺庙,里面肯定有人教我学问,又不失面子的人。 想着就从床上爬了起来,天还没有亮,就上山了。 和寺庙里面的师傅说明了来意之后,师傅知道他要改变自己,所以让自己的徒弟带他下去,对他说,“要改变,要听我的话,先干活”。张老三听到师傅可以帮自己,就下定决心要改变自己! 村子里面的人都不知道张老三去了那里,他的大嫂也不知道。以为张老三受了侮辱离开了村子。 3个月来师傅什么都不和他说,只是让他干活,什么活都干,让他和自己的徒弟学怎么整理自己的生活,张老三也是学习得有模有样,但是师傅就是不教自己学问。 有一天,张老三受不了了,就跑去问师傅为什么不教自己学问。师傅没有说话,带他来到了山里深处,漫无目的的走着,也不说去那里。当他们来到一座独木桥,在独木桥边上站了一会儿,师傅说“啊!好好的木材没有双对”。说完就不说什么了,带着张老三过了独木桥。还是走着,过了好久来到一口井面前,师傅说“啊!好好容器没有滴水”。说完就带着张老三回去了,张老三不明白什么意思,就问师傅,师傅也不理他。只是说你可以下山了! 张老三回到自己住的地方,先把自己住的地方整理打扫干净了,也把自己整理干净了,坐在床上想师傅说的那几句话,当他的目光落在自己的水罐和自己的筷子的时候,他明白了!明白了师傅的意思。 村子里面的人看见张老三回来了,也不知道这3个月他去了那里,不过看见他不像之前那样邋遢了,身上也干净了,大家都感觉很奇怪,又想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眼看国庆节要到了。村子也和往年一样庆祝,张老三的大嫂看见张老三的变化那么大,不知道是不是自己说的话把他给刺激了,所以为了一探虚实,还是叫自己的孩子去请张老三过来一起过节。村子里面的人知道了,也跑过来凑热闹,想看看张老三出糗。 和以前一样,上菜了,他大嫂还是给他放了一支筷子,这个时候张老三站了起来说“啊!好好木材无双对,可惜啊”。他的大嫂楞了一下,吃惊之余给张老三再放了一支筷子。村子里面的乡亲们也议论起来,张老三什么时候有学问了。 这时张老三拿起来筷子夹了一口菜。她大嫂还想考考张老三。叫孩子给张老三倒酒,酒壶里面也是一滴酒也没有,这个时候张老三接过酒壶。说“啊。好好玉壶无滴水”。 这个时候他大嫂和村子里面的乡亲们彻底的吃惊了,张老三变了,不在是之前的那个不思进取,生活邋遢的张老三了。他大嫂马上让孩子换有酒的酒壶,给张老三倒酒。大鱼大肉,好吃的也都端上来了。 张老三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再也没有人叫他张老三了,而是张先泽! 本文为故事,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图片来自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
|
来自: 冬天惠铃 > 《A05小说/故事选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