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为一常见多发病,根据中国70年代全国6千多万人的普查,患病率为3.82%。随着年龄增长,患病率递增,50岁以上的患病率高达15%或更多。本病流行与吸烟、地区和环境卫生等有密切关系。吸烟者患病率远高于不吸烟者。北方气候寒冷患病率高于南方。工矿地区大气污染严重,患病率高于一般城市。 有数据显示,我国慢性呼吸疾病在农村地区疾病死因中居第一位,在城市居第四位。世界卫生组织一项调查显示,中国死亡总数的17%来自慢性呼吸疾病。慢性呼吸疾病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 慢性呼吸疾病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等疾病的总称。由于北方的冬季和春季较为干燥、多尘,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一般在这个季节,前来治疗咳嗽、流鼻涕、感冒,乃至哮喘、肺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有10%-30%不等的增幅,在这期间有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就更要注意了。 认识哮喘虚和实 近几年,由于空气污染危害人们健康,引发咳嗽哮喘。哮喘的学名是支气管哮喘,发病原因是由于体质过敏,吸入过敏性抗原微粒,如花粉、灰尘、霉菌及其他致敏性物质等,造成细支气管平滑肌发生痉挛,粘膜充血,水肿和分泌物增加。病人发病时出现胸闷、气急、哮鸣、气喘、咳嗽和咳痰。中医在2000多年前,也就是第一部医学书《皇帝内经》中对哮喘病就有记载:咳而上气,喉中有水鸣声(呼噜呼噜的声音)。 中医在治疗哮喘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像喘乐宁等麻黄类药物和艾喘洛气雾剂等胆碱能抗哮喘的药物,中医一直都在用,可以说中药就是西药的根源。中医认为哮喘病的根为痰,痰又分为病理和病因两种,肺为储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再加上环境、先天、饮食、心理等综合因素导致机体功能的紊乱,引起哮喘发作。中医看病主要以病人为主,西医看病则以病人得的病为主,所以处理问题时的态度也不同。 中医非常重视辨症施治,首先要辨虚和实,实就是喘时心声比较高,多见于哮喘发作期,虚就是喘时心声比较低;寒就是喘时冷,痰为白色,热就是喘时发燥,痰为黄色。要彻底治愈哮喘,必须发挥中医特色和优势,恢复人体与各种病毒细菌进行抗争固有的防卫能力、抗病能力,把已经陷入肺、脾、肾的病机,用中医“宣肺祛邪”结合“摄纳肾气”等治法再宣透出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