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20 多云转晴 星期二 午后的禅堂,首座和尚在打坐,一个小和尚却躺在禅凳上睡觉,还发出呼呼的鼾声。这时,老方丈推门走入禅堂。 小和尚听见声响,微微睁眼瞟了一下,翻个身继续睡。 首座和尚则目不斜视,打坐用功。 “啪!”只见老和尚举起香板,重重打下去!香板落在首座和尚的肩头。 首座和尚大为不解,忍不住询问:“师父,我在打坐,他在睡觉,为何您不打他,却来打我?” 方丈不由分说,又是一大板子:“打的就是你!人家睡觉都在用功,你却坐在这里打妄想!” 所以,真正的精进,并非外在的形式,而是你清净无染的内心。 早上义诊,一位外地患者,男子,二十多岁,带着副眼镜,人看起来精神不佳。 师为其切脉,便说:“你这肠胃不好啊!平时饮食要注意,不要暴饮暴食,容易吃伤肠胃。” 他一听,连连点头,一边咳嗽,一边说:“是啊,医生,我就是有哮喘,而且从小就有,一直反反复复不好。” 师便叹道:“这么年轻得哮喘,太不划算了。你这是变异性哮喘,名字听来挺吓人,实质是你肺活量变小的表现。” 说着,师为其开出胸三药合玉屏风散、四君子。 变异性哮喘,又称过敏性哮喘,是哮喘的一种,一旦外在的天气变化,最容易引起患者发作。这不,这两天正好变天快,这患者便咳嗽不止。 以前也有过哮喘的患者来找过师,记得师当时也用的胸三药合半夏厚朴汤,以胸三药宽胸理气,将心肺的气扩充开来,再以半夏厚朴汤,能令上逆之气下降。 哮喘其实是两种症状。哮是以声音而言,指喉中有痰鸣声;而喘是以气息而言,指呼吸急促。在《医学入门》中说道:“呼吸急促者谓之喘,喉中有痰声者谓之哮。”由于哮必带着喘同时出现,故我们常将其并称为哮喘。 而哮喘的主要成因,便在于痰。《中医基础理论》说:“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痰之所生,在于脾胃失去健运。而痰浊上犯,最易扰心肺。便会有咳嗽、哮喘等种种现象。故师以半夏厚朴汤,便是能将整条中轴线,从咽喉心肺到消化肠胃,皆能疏通顺畅。 并且,师还嘱咐患者查看天气预报,在将要变天的前几日服用此方,果真,变天时便没有发作。 而这次,师用的是胸三药合玉屏风散与四君子。胸三药为其宽胸理气,而以玉屏风散,便是壮其卫气,筑起身体的长城来保护。 而且玉屏风散,可以治疗一切过敏性的问题。因为一切所谓过敏,无不是风邪作怪。玉屏风,顾名思义,便是令人体竖起一道屏风。 我们都知道,旧时的房子,尤其是北方的大宅子,在进门之前,都要先过一道屏风,才能进到内院。这屏风的作用之一,便是在此把关,正人之君便可入内,邪士歪道便请出去。所以这玉屏风散,在人体也有两个作用,一是迎阳气进门,二是驱邪气出门。 师对这男子以玉屏风散,便是见其整个人都没精神,说话还小小声,明显就是身体的阳气卫气不足,不能奋起跟邪气抗衡,故以此方,便是壮其强悍之气。 而以四君子,用意不单是健脾和胃,更是壮其气力,令其有正人君子的那般浩然正气,则邪魔歪道之气,自不敢侵犯。 师如此处方,不怕你病邪再盛,也势不可挡。 处方如下: 柴胡8g、白芍10g、枳壳10g、炙甘草5g、桔梗10g、木香5g、黄芪25g、防风5g、炒白术10g、党参10g、茯苓10g 五剂 最后,师嘱咐其要练习俯卧撑:“一天一个,逐天递增。当做到一百天,一百个的时候,哮喘就会好到七成,而我的药,能好这三成。” 这男子一听做俯卧撑,便低着头说道:“我现在,只能做十个。” 师笑了笑,说:“这都没所谓,只要你从明天开始,一天加一个,坚持每天都炼,就一定能突破。” 最后,师感慨了一句:“懂循序渐进之道,定可练就绝世武功!” 师此话饱含深意。其实何止是练功需循序渐进,修习任何的技艺,都需要循序渐进。这便是王道无近功之理,亦是学贵有恒之道! 评按: 喘发于肺,本于脾胃,根于肾,如同痰,贮于肺,生于脾胃,根于肾! 必须肺脾肾三脏同理,上中下三焦共调!横批:治痰顺气! 半夏厚朴汤合胸三药,即治痰气在胸胃之神剂,初级哮喘气逆,一服便愈! 而玉屏风散合二陈汤、三子养亲汤、四君子汤、五味异功散、六君子汤等,乃治中期痰喘在脾胃。风吹草动,就劳师动众,剧烈反应!此方乃高筑墙,提边防之举! 而六味地黄丸、都气丸、黑锡丹,或金匮肾气丸,乃治肾痰之秘方也!凡气喘吁吁、纳气不归肚脐,上下楼梯,如吴牛喘月,走起路来,拖泥带水,皆人之向老,下元先亏之兆。此时须一派利肾纳气之品,方可降伏水饮上泛之疾,如玄龟镇守,北方之水,不再汹涌也! 可见,初喘要做扩胸运动、拍掌、俯卧撑,以开胸顺气;久喘必要双腿静坐,赤脚行禅,负重上山坡,使气纳归元,关元、归来二穴收摄,则喘自平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