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读书】 哪三种人最没得救? 文/徐晋如 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天生人,生而知之者是极少的,天生下来他的性情就非常地完全,这样的人是极少的。 大部分人的性格当中,总有这样那样的缺陷。上天所给予人的往往是我给了你这一方面的缺陷,但是给你另一方面的优长以作为补偿。 但是也是有一些,在孔子看来,就是上天生产出来的残次品。 这样的人,比如说一个人,他非常地狂,所谓的狂就是不把礼俗文明放在眼里,这样的人有一个优点,往往有一个优点,就是他的性情很刚直,他有非常强烈的进取心。可是竟然就有这样的人他不把世俗的礼法放在眼里,可是他又一点也不正直,这样的人是真正对自己全部放任自流。 还有一种人,他非常无知,正常来说一个人无知的话他就应该谦虚,可是有一种人他很无知,可是他没有一种忠厚,他反而任何事情他都要加以评论,对任何人都非常地刻薄,这叫做“侗而不怨”。 还有一种人,他的反应迟钝,反应迟钝的人往往会很老实,可是偏偏有一种人,反应迟钝偏偏又说话不算数。孔子就说,像这样的人,我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因为这些人就是没有办法教化的,他身上没有一点美好的品德,你要有一样我也可以来教你。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这是在讲孔子对待学问的时候,他的一种谦卑的心态。他学习仿佛自己什么都没学到,学到了一点还生怕所学到的知识忘了,没有做到,离他远去。这种精神是真正的学者的精神。我们今天“学者”的含义已经产生了深刻的变化,现在的学者指的是靠发表学术论文混饭吃的人叫做“学者”。古代所谓的学者是指学习的人,学什么?学习道。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