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消失千年的神秘古国: 西征匈奴, 南攻两汉, 光武帝不惜以财物贿赂

 思明居士 2019-02-11

 

在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个胡风浓烈的王国,他们人数不多,没有自己的文字,刻木为信,尚武彪悍,盛极一时,曾西征匈奴,杀得匈奴北徙千里,南攻汉朝,逼迫光武帝不得不以财物贿赂安抚,这就是乌桓国。

乌桓为东胡系统的古老民族之一。秦汉之际,活动于饶乐水一带,东邻高句丽,西连匈奴,南接汉朝幽州,北拒鲜卑,属于四战之地。公元前206年,匈奴王冒顿单于消灭了东胡人联盟。东胡人中的一支向北败退,来到科尔沁草原的中心地带的乌桓山下定居,这就是乌桓国。

乌桓人继承了东胡人的游牧民族生活特征,他们随水草放牧,居无常处,个个勇猛善战。乌桓建国后,由于力量薄弱,被迫做了匈奴人的残酷奴役,他们“岁输牛、马、羊皮,过时不具,辄没其妻、子”。因此,不堪忍受的乌桓人不断起来反抗匈奴人的压迫,但均被匈奴人所镇压。直到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匈奴人远遁漠北,有了西汉王朝的庇护,乌桓人的生活开始稳定下来。

乌桓人因自恃有强大的汉朝作后盾,为报匈奴人灭亡东胡和长期奴役的国恨家仇,不顾汉王朝的反对,袭击了匈奴人,还挖了匈奴人的祖坟。匈奴单于大怒,同时派大军进击乌桓和汉朝边塞,大肆掠虏汉朝边民。西汉朝野震怒,顷刻派大军征讨匈奴,顺便教训一下不听话的乌桓国。在汉朝和匈奴的双重攻击下,乌桓几近亡国。

王莽执政时期对乌桓采取歧视、压迫和奴役政策,乌桓人起来反叛,王莽下令郡县尽杀所扣押的乌桓人质,从此,乌桓和汉朝结下了生死之仇。看到时机的匈奴人趁机拉拢乌桓,联合劫掠中原边境,汉朝边塞各郡百姓流连失所,千里无人烟。

到了东汉初年,乌桓国不断发展壮大,日益强盛乌桓铁骑不仅称霸草原,更是威震中原。乌桓人向来恩仇必报,他们趁匈奴内乱之际,大举进攻,逼迫匈奴向北迁徙千里之遥,然后不断南下侵扰中原边境。他们金戈铁马,一日千里,清晨从草原出发,傍晚便可抵达东汉边城。这一时期,西汉政权刚刚建立,根本没有能力抵挡乌桓入侵,乌桓骑兵神出鬼没,战力强悍,突入中原,如入无人之境,让光武帝刘秀不胜其烦。最后,干脆决定以大量财物贿赂乌桓,反正你来了也是为抢东西,干脆直接给你好了,并要求乌桓归附。乌桓人领略过汉朝的实力,于是部族中以势力最强大的辽西乌桓大人郝旦为首的各郡首领顺坡下驴,也归附了东汉。

就这样,从公元前206年匈奴袭击东胡,直到公元49年光武帝用赏赐收服乌桓,前后240多年的时间,乌桓这个驻扎于科尔沁草原深处的小部落,从匈奴、西汉、王莽政权、东汉的征服下发展了起来,成为漠南草原最强盛的民族。乌桓人从此深入中原地区腹地,与东汉王朝基本保持着相安无事的平衡状态。

直到东汉末年,乌桓与袁绍共同对抗曹操。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远征乌桓,杀掉了乌桓首领蹋顿,平服乌桓各部,乌桓国从此灭亡。后来,曹操依靠无可匹敌的“乌桓突骑”打败了同样以骑射闻名的西羌骑兵。自此,乌桓骑兵在史书中留下了“由是三郡乌桓为天下名骑”的评价。这支来自蒙古草原的“天下名骑”,帮助曹操最终完成了统一北方的战争。

参考资料:《三国志·乌丸传》和《神秘消失的古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