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8日是全球祭孔日,全球都要举行隆重的祭孔仪式。祭孔是民间对"先贤"的尊敬、仰慕和追思,祭祀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典礼。祭孔日前来到北京孔庙,聆听导游详细介绍孔庙全境。北京孔庙始建于元大德六年(1302年),是元明清三代中央政府官方祭祀孔子的场所。孔庙占地约2万平方米,四进院落。分布于中轴线上的建筑从自南向北顺次为先师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
1
来到大成门外,门口就是一尊孔子行教象。大成门创建于元代,清代重修,面阔五间,进深九檩,单檐歇山顶。整座建筑坐落在高大的砖石台基上,中间的御路石上高浮雕海水龙纹图样,五龙戏珠,栩栩如生。祭拜时只有皇帝才能走中间的御路,文官走右,武官走左。

2
孔子加号碑: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元武宗孛儿只斤·海山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释文:上天眷命,皇帝圣旨:盖闻先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明;后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法。所谓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仪范百王,师表万世者也。朕纂承丕绪,敬仰休风,循治古之良规,举追封之盛典。加号大成至圣文宣王,遣使阙里,祀以太牢。于戏!父子之亲,君臣之义,永惟圣教之尊;天地之大,日月之明,奚罄名言之妙?尚资神化,祚我皇元!

3
大成殿是第二进院落的主体建筑,也是整座孔庙的中心建筑,是孔庙内最神圣的殿堂,上悬康熙皇帝御书“万世师表”。大成殿始建于元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后毁于战火,明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重建,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将大成殿由7阔3进扩建为9阔5进,使孔子尊享“九五之尊”。

4
大成殿内金砖铺地,内顶施团龙井口天花,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最高建筑等级,堪与故宫太和殿媲美。明嘉靖皇帝命将神像改为神牌,上书“至圣先师孔子神位”,以示恭敬,神像则移到了国子监祭孔堂。神位前置祭案,上设尊、爵、卣、笾、豆等祭器均为清乾隆时的御制真品。殿内高悬10匾,分别是清朝9位皇帝和民国大总统黎元洪所写。正中原为康熙御笔“万世师表”,民国五年由教育总长范源濂改挂黎元洪大总统手书“道洽大同”,康熙御匾移到了大门上方。其它有:雍正帝御书“生民未有”,乾隆帝御书“与天地参”,嘉庆帝御书“圣集大成”,道光帝御书“圣协时中”,咸丰帝御书“德齐帱载”,同治帝御书“圣神天纵”,光绪帝御书“斯文在兹”,宣统帝御书“中和位育”。
5
神位两侧分立有颜回、孔伋、曾参、孟轲四大弟子的配享牌位,称“四配”。
6
前厅两边还置有十二位哲人的牌位,供奉闵损、冉耕、冉雍、宰予、端木赐、冉求、仲由、言偃、卜商、颛孙师、有若、朱熹等人,称“十二哲”。

7
殿内礼器、祭器、乐器为清朝旧物。

8

9
状元桥:国子监辟雍北侧的桥,也叫状元桥。身穿汉服的人们向孔子行教像行三鞠躬

10
状元桥北的“孔子行教像”,四周坠满红彤彤的许愿牌,很多都题写有“金榜题名”、“独占鳌头”及考生的姓名、心愿等。
11
祈福者可到“祭孔堂”内许愿,求得一块许愿牌和一块玉石,写上祈福者的姓名、心愿等,玉石戴在祈福者身上,许愿牌相当于祈福者敬奉的香火,挂在孔子像附近。与“金榜题名”和“独占鳌头”这两种许愿牌相配的玉石有两种,品质好的180元,品质稍差的100元。

12 孔庙内有碑亭14座,有重修文庙的纪事碑、平定战功的功德碑、祭孔赞颂的赞礼碑。
13 其中御制功德碑就有11座,分别竖于大成门院内东西两侧的碑亭内,为清朝帝王的记事碑。如康熙平定噶尔丹,雍正平定青海告成太学御制文碑等,以记述有关历史事件及所取得的功绩。

14
柏上桑:相传此柏植于元代,后树干中心空,尘土积于其中,飞鸟衔桑葚于树上不慎落入空心中,又长出桑树,因此得名“柏上桑”。位于碑林西侧通往国子监处。

15 孔庙和国子监广植槐树,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在周朝的时候,槐树代表三公,可以位列高官、飞煌腾达

16
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得到圣人的保佑。在大成殿大门前左侧,有一棵触奸柏,为元代国子监祭酒许衡所植,已近七百年的历史。
17
相传明朝奸相严嵩代嘉靖皇帝祭孔时,行至树下,被树枝揭掉了梁冠,人们便认为柏树有知,能辨别忠奸。

18
就是这根树枝,厉害吧!
10
几年后,树上又长出了一个树瘤,横看似一个龙爪抓住了一个人头。
20
转过来看是一个惊恐扭曲的面部,一脸奸相。因此,此柏被称之为“触奸柏”或“辨奸柏”。看来千万不要做小人哦!

|